轧朋友:轧是一种缘分,会轧才是智慧

老胡随笔 2024-04-08 00:30:33

俗话说,花对花,柳对柳,破畚箕对折笤帚。人这一辈子,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同伴,有种人就像你的左右手,困难时帮助你,悲伤时安慰你,孤独时逗乐你,失意时支持你,这就是朋友。朋友不在多少,贵在真情相拥。正如清人张潮说的: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

如果说,上海人“吃头势结棍”,可能广东人不买帐;但如果说上海人“轧头势结棍”,绝对是天性使然。不服来“轧”,保你轧得跳黄浦。扳扳手指头:上下班急吼吼,“轧公交”;没事体,“轧闹猛”;做错事体,“吃轧头”;节假日,“人轧人”;两头不讨好,“轧扁头”;正正好好,叫“轧进轧出”。当然,花露水最浓的叫“轧朋友”。朋友热络,脱到赤膊。侬轧过伐?

网络图片

轧朋友,动宾结构。轧:结交,意指结交朋友。朋友朋友,碰着就有。轧得好,伯牙弹琴子期听,高山流水;轧得不好,老乡见老乡,背后放一枪。所以说,“轧”是一种缘分,会“轧”才是智慧。

小辰光,我们轧的是小朋友,打弹子,踢毽子,捉麻雀,摘瓜果,一起疯颠,一起捣蛋,那叫“出屁股朋友”;走上社会之后,轧的是同事朋友,蟹有蟹路,虾有虾路,闲情逸致,聚会喝酒,K个歌按个摩,捏个脚洗个澡,其乐融融,让人笑出猪叫声,这叫“朋友道里”。

在上海话里,男女之间谈情说爱也称作“轧朋友”,暗号:老地方,老辰光。话比较平实,一听就懂。香港人把谈恋爱称为:拍拖。连用两个很见肢体语言的动词,形象比喻男女恋爱时的缠绵缱绻和难舍难分。意思就是一个字:轧;二个字:会“轧!”

改开前,当时上海的青年人轧朋友,基本上都是风雨无阻地“露天作业”。那时真叫才古,住房比较紧张,很少有谈情说爱的私人空间,只能练“脚劲”,俗语:数电线木头。公园兜兜,马路荡荡,三大去处:徐家汇肇家浜路,人民公园“恋爱角”,还有外滩“情人墙”,那里最火。据报载,当年有好事者,在上海外滩的入夜时分,对北京东路到南京东路一段二百米长的岸边做过统计:约有六百对情侣在谈恋爱,平均一米内,有三对青年男女,相当于一个加强营。风情这边独好,原来母亲河是这个出处,涨姿势了不是?

当然,魔都迷人的夜晚,也少不了那些戴红袖套的纠察爷叔,他们借助手中射出来的电筒光,时不时会把目光打落在卿卿我我的那一对,然后,一本三正经:“喂,注意点!”全是四声调;而纠察阿姨一般比较温馨,会用手电筒一开一关发暗号:“嘿,文明点!”饱汉不知饿汉饥?“喂”与“嘿”,一种意思,二种腔调。这就是上海爷叔与上海阿姨的区别,你的明白?

记得九十年代初的一个热天,《庐山恋》的上演轰动全国,荧幕上张瑜在郭凯敏脸上那轻轻一“香”,也许成为很多人爱情的启蒙,原来轧朋友也能这样来一记?在上海话里,“香”作动词,如:“香额角头”“香面孔”“香嘴巴”“香鼻头”,懂劲的朋友叫打“KISS”,即:接吻。一般电影院后排靠边的位置最为抢手,是热恋中的情侣“性价比”最高的地方,也是被监控频率最强的地方,一票难求,都懂的!

上海向来是中国开风气之先的城市,街头上也出现了以“大三角”和“小三角”姿态兜马路的情侣,谓之:潮人。这“小三角”,一般是指荡马路的时候,女的勾着男的手臂那种小鸟依人;“大三角”,嘿嘿!比较刮三,辣么抄着女朋友的腰,再搭了她的肩膀。一旦出现了这种警情,基本上已拿下可以这么说。当然,荡马路呀浪打浪,费体力,要是能吃上点东西,那是会给恋情升温的。初级男语录:将欲爱之,必先“追”之,方成情痴。于是吃点心成了轧朋友的必选题。那时工资三、四十元,吃碗小馄饨算蛮高档,记得每碗一角二分。豁一记胖,我还去喝过一次咖啡,那是很了不得的,搅法搅法,咪法咪法,腔势勿要忒浓嗷。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世界上唯有时间,是不能用金钱买回来的。随着咖啡馆、音乐茶座、舞厅、卡拉ok等娱乐场所的增加,以及住房条件的改善,这种苦行僧式的轧朋友已不再是恋人们约会的首选,但将是我们这代人永远难忘的美好记忆。

常言道:人生似一张有去无回的单车票,没有彩排,每场都是现场直播。想想也是,日落不是岁月的过,风起不是树林的错,无论是伤心的泪,还是开心的醉,都因追求而可贵,只要轧过、候过、经历过,青年暮年都一样,未必事事顺心,只求事事尽心。正因为有了这些“轧”的余欢,剩下的日子才显得静好岁月。

0 阅读:0

老胡随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