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 三……嘿哟……”日前,在珊瑚镇张岱村秸秆集中打包点上,90后村干部丁飞正和其他几个村的党员、群众,合力用钉耙将回收的秸秆堆放到指定位置。时值上午10点多,骄阳似火,丁飞的脸被晒得通红,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流进了工作服里。
据了解,丁飞所在的这支清运队由3名村干部组成,三个人分别负责八户、木排、张岱等3个小自然村的秸秆回收。“我们每天早上大概五点半起床,六点一刻到田里,清运所有的秸秆。”丁飞介绍。
像这样的清运队伍,珊瑚镇一共成立了26个,每队由7—10人组成,各由一名村干部带队,组织对当天收割后产生的秸秆进行回拢、清运。对部分缺乏劳动力的独居老人,由镇村干部结对帮扶,限时清运,每3个自然村共设一个秸秆集中堆放点,对秸秆进行集中管理,严格杜绝秸秆在路旁、沟旁、地头、河边堆放。
“正常我们一天要十四个车次,大约有7、8吨的秸秆。虽然这个工作又热又累,但是我们不干的话,秸秆就会被堆在路边,有些事只能自己尽力而为,也为村里省一大笔开销。过几天,可能会有更多的秸秆在路上,到时候会组织一些党员或者是志愿者帮助我们一起清运秸秆。”丁飞说。
“三夏”大忙的脚步渐渐逼近,秸秆禁烧禁抛也进入了严控期。珊瑚镇组织队伍,狠抓秸秆收集管理,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
今年,珊瑚镇严把收割关,采取“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办法,要求收割机必须携带秸秆粉碎装置进行收割,实行镇村干部跟机监督,将秸秆粉碎在田间,从源头上杜绝秸秆焚烧。另外,积极发挥养牛、养羊大户秸秆用量大的优势,由镇村干部主动为养殖户和农户牵线搭桥,在集中打包后,由养殖户负责清运。
“他们送草的速度快,机器全负荷运转的话,我们完全可以一天200吨。送到安徽、山东这些电厂,50到80元钱一吨,政府再补贴一些,确保人工、车辆、机械能够正常运行。”市宏爱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建宏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