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记录 “中国居里夫人” 何泽慧传奇人生的上色老照片,泛黄的岁月痕迹被色彩唤醒,带我们穿越时光,见证这位科学巨匠的风采。
这张摄于 1905 年的老照片,画面里是一位名叫谢长达的老太太,她是我们中国版居里夫人何泽慧的外祖母。令人称奇的是,照片中竟出现了两个她,一个跪着行礼,一个端坐受礼。
细看之下,便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谢长达身着两套截然不同的服装,分别摆出两种姿势,让摄影师分两次拍摄后,再将两张照片巧妙拼合。如此独特的创作手法,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谢长达正是通过这样别出心裁的画面,向世人传达一个朴素而永恒的道理:与其寄望他人,不如依靠自己,求人不如求己 。
这是何泽慧的父族与母族大合照,王、何两家于灌木楼前的合影(中坐者为王谢长达;前排左起为何泽慧、王季山、何泽庆、王守瓈、王季常;前排右起为何泽瑛、何泽诚、何泽源、王守融、何泽涌;中排右起为何怡贞、何澄、王季绪、王明贞;后排左起王季玉、王季昭、王守觉;后排右起何泽明、王季点、王季同、王季烈)
何泽慧儿时和兄弟姐妹合照,这是当时典型的中国上层社会家庭
这张照片定格下一段温暖的旧时光。幼年的何泽慧,与右首的大姐何怡贞、居中的大哥何泽明,一同站在自家花园中。那时的他们,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身后是葱郁的花草与明媚的日光,温馨又美好。
这是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学系的毕业照,前排温婉的长辫姑娘,就是22岁的何泽慧,她是清华大学物理系最早的女生之一。后排最左边的,是23岁的钱三强,那个时候,他们被同学们称作“金童玉女”。多年后,他们不仅在学术领域成就卓著,更成为携手一生的伴侣,而这张毕业照,正是这段传奇故事的珍贵开端。
1937年,年仅27岁的何怡贞,凭借着自身的卓越才华与不懈努力,成功斩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自此成为迄今有据可查的中国首位女物理学博士。在结束学业即将归国之际,何怡贞特地取道欧洲。在这片古老的大陆上,她满怀思念与牵挂,探望了正在德国留学的妹妹何泽慧。姐妹俩在异国他乡重逢,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岁月与距离的磨砺下,愈发深沉醇厚 。
1946 年,巴黎的法兰西学院实验室里,科研的氛围浓厚而热烈。钱三强与何泽慧并肩站在云雾室设备前,全神贯注地开展三分裂和四分裂实验。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紧盯着仪器上的细微变化,手中不时调整着实验参数。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而精准,在满是精密仪器的实验台上,二人默契协作,共同探索着原子物理的奥秘。
1946 年,巴黎的阳光温柔地洒落在居里夫人的居所。庭院之中,绿植繁茂,生机勃勃。何泽慧在左侧,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东方女性独有的温婉与坚毅。伊雷娜・约里奥 - 居里夫人在她身旁,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
1947年,英国剑桥,出席国际基本粒子与低温会议何泽慧与钱三强夫妇的合影。这对曾经的清华同窗,在各自的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后,终于在法国相聚。何泽慧从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来到法国,与钱三强携手,一同投身于原子核物理研究的浩瀚领域,而后结为令人称羡的科学伉俪。
在科研的漫漫长路上,他们于难以计数的裂变径迹中,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合作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现象和四分裂现象,这一发现宛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当时科学界的固有认知,在国际科学界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涟漪。也正因如此,西方许多报刊纷纷赞誉他俩为 “中国的居里夫妇”,他们的名字和成就自此在国际科学舞台上熠熠生辉。
1948年4月,卢森堡公园内,日光温柔。这段时间,钱三强与何泽慧即将告别法国,启程归国。他们目光中满是对祖国的深切牵挂和热忱期待。何泽慧轻轻抱起女儿钱祖玄,钱三强侧身亲昵贴近,一家三口的身影,被定格在这一帧留影中。
1948年,一艘远洋巨轮劈开海面,在无垠的波涛间破浪前行。甲板之上,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并肩而立,海风轻轻拂动他们的衣衫。女儿乖巧在钱三强怀中,眼中满是对远方故土的好奇与期待。此刻,他们正踏上归国的旅途,即将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将自己的学识与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深爱的土地 ,为新中国的科研事业添砖加瓦。
1948 年,苏州老家的庭院里,阳光轻柔地洒下。何泽慧与左旁的何泽瑛静静伫立,何泽瑛怀中抱着钱祖玄,三人的身影在暖煦日光下被勾勒出柔和轮廓,背后是古旧的屋舍与葱郁草木,承载着家族独有的温情与岁月的故事。
1962年,北京,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映照在何怡贞、何泽慧、何泽瑛三姐妹的笑脸上。她们相聚于此,一时间,欢声笑语,满是温馨。
何家小妹何泽瑛,一生醉心于植物学研究,在种子规划与植物形态解剖领域,她潜心钻研、成果斐然,凭借着深厚的学术造诣与卓越的科研能力,成为我国植物学界的佼佼者,为推动植物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何怡贞,更是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物理学的无限热爱,冲破重重阻碍,成为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她在物理学领域不断探索,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是无数女性投身科研事业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