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证券投资的朋友,尤其是职业投资者,几乎都认为“知行合一”是一个最高层次。想到做到,人剑合一、游刃有余,这的确非常难。尤其是对超短线投资者来说,这种状态几乎是梦寐以求的。
既然这么难以达到,犹如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者于是乎就改变了策略,那就是尽量少交易,以减少“知行合一”的难度。这不愧为是一个高明的策略,正因为如此,胜算就相对高了很多。
但问题是,“知”本身就很难,无论是超短线还是价值投资者,即便阁下已经达到了“知”的层次,而在关键押注的那一刻,无论是价值投资者还是超短线投资者,都有可能会出现“犹豫”,毕竟,市场的波动并非都是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价值投资者,准备下注的时候,股价已经飙涨了,犹豫可能会令你错过一次重大机会。
一直以来,闲闲财经喜欢用“无我”来描述这种最高的境界,一旦无我,自然就可以做到知行合一。“无我”说起来简单,做到非常难,毕竟大家都是血肉之躯,做决策时,都会受到各种情绪影响。
有幸翻动了一下《黄帝内经》,有了不同的感悟。
岐伯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最终落脚在了“智”,思考后决定处理事务的方法。
如果用中医角度来解读,“知行合一”中的“行”,实际上是由以上一系列活动触发后才付诸行动的。
“无我”的状态,实际上是以上各个环节都保持完美畅通,才不会出现问题,做事就容易达到“知行合一”。而事实上,活在当下社会,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并不足为奇,也就是说,一旦以上生理环节存在问题,在付诸行动的时候自然也会有问题。
换句话来说,闲闲财经想要表达的一个意思是,虽然阁下终日都在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即便遇到“事与愿违”的事情发生时,长久以来只关注问题本身,而却没有思考自己身心是否出了问题。
造成问题的根源,《黄帝内经》中早有论述了。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肝悲哀动中则伤魂,肺喜乐无极则伤魄,肾盛怒而不止则伤智。
又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魂,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
我们不难发现,脾与肾,出问题时,都可能引起“五脏不安”,原因无它,只因脾乃后天之本,肾乃先天之本也。
《黄帝内经》中对五脏虚实症候论述,大家可以对号入座,就容易发现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养生之道,贵在“自觉”,自我发现,善与调理,善之又善,属于治“未病”的范畴,用当代所谓的尖端科学仪器是查不出毛病的。
当然了,如果阁下身心属于一个最佳状态,在操作过程中依然没有达到“知行合一”,根本原因是“知”不够,需要加强对认知上的提升。如果认知能力非常高了,甚至已经傲视群雄了,而在实操的时候依然存在问题,甚至是总在执行层面出问题,那就要考虑是否是身心上出现问题了,要从养生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