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春第一会|大V“博浪财经社”:四大原因,解读山东新春第一会为什么聚焦“改革创新”?

半岛都市报 2025-02-06 12:11:10

2月5日,蛇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新春第一会”聚焦改革创新,山东传递出怎样的发展信号?风口财经邀请知名财经大V“博浪财经社”主编祝利升进行深度解读。

今年,山东新春第一会的主题是: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画一下关键词——改革创新。山东的新春第一会为什么聚焦“改革创新”?

现在来看看山东2024年的成绩单。2024年,山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6万亿元、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蓬勃脉动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转型密码。当传统产业贡献率下降3.8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投资增速却高达22.7%;当重化工业利润总额缩水1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却逆势增长18.9%。没有人比山东更明白,改革创新对山东来说,意义有多重大。

2025年,山东为什么用“改革创新”来破局?至少有四方面原因。

第一,相比于其他经济强省,山东产业转型更需要改革创新。

山东产业经济强大,是典型的工业强省。近年来,山东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7家,居全国第一位;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数量,山东位居全国第二位。

2024年7月2日,一艘轮船抵达山东港口日照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没有被动的成功,只有主动冲击的精彩。山东为什么长时间能够位居全国经济强省前列?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山东从来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省份,她恰恰是一个最谦卑,最愿意学习,永远在改革创新中寻求突破的省份。

在产业经济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低空经济赛道全面布局的时刻,山东在2025年率先提出改革创新,可以说,恰逢其时。

第二,相对于其他经济强省,山东的都市圈建设更需要改革创新。

在国务院给山东的国土空间规划批复中,山东被委以重任。山东的定位是,山东省是促进南北联动、东西陆海统筹,联通东北亚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是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工业基地。

不过,在山东内部,都市圈有效突围的强大路径依然正在进行。

山东几乎拥有全国最多的“全国百强市”,拥有相对均衡发展的经济优势。但是作为全国第三大经济强省,山东没有一个一线城市、没有一个全国经济总量十强城市。

山东不能只有高原没有高峰。如何实现省内区域协同发展,联动给力,让山东的都市发展破局?关键词依然是“改革创新”。

第三,营商环境做标杆,山东需要改革创新。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拿地即开工"的审批改革试点,折射出山东制度创新的努力。2024年全省营商环境排名跃升至全国第八,但微观主体的感受仍有温差:企业开办平均用时仍比浙江多1.2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数量多出15项。在临沂商贸物流城,跨境电商企业仍在为跨部门数据共享问题头疼;在菏泽生物医药产业园,初创企业为获取临床批件需要跑7个部门。

2024年6月9日,端午假期,游客在山东省青岛市栈桥景区观光游览。新华社发

山东有山东的优势,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山东成为北方营商环境的标杆、成为全国营商环境的优等生?恐怕要像浙江当年“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样,也要拿出强大的改革决心、创新行动。

改革,改的是传统的旧思维;创新,创的是有利于新时代发展的新思维。现在山东提出“改革创新”,可以说对于山东营商环境的持续走在前,也是恰逢其时。

第四,面对10万亿关口,山东高质量发展更需要改革创新。

经济发展为了什么?强国富民。站在10万亿关口的山东,比任何时候更从容和清楚GDP含金量的意义。

高质量发展,一是产业结构上有更强竞争力,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经济发展中的有更健康的含税量,在老百姓富裕的蛋糕分享上,有更好的获得感。

2024年12月24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康庄村“鱼菜共生”智慧大棚内,管理人员在投食喂养锦鲤。新华社发

近年来,广东深度实施改革强省、推动科技创新,形成了比亚迪、大疆无人机、华为等一批领跑企业;浙江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老百姓收入持续提升,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前十强城市中,有3个来自浙江;江苏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苏大强也在推动苏大富。

山东经济总量即将突破10万亿大关,关键的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时候突破10万亿,而是如何高质量突破10万亿。让山东整体焕然一新,让山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山东经济发展在新阶段、新起点再加速。这一系列山东梦想,都需要用改革创新这把钥匙。

不抓改革创新,没有出路。紧抓改革创新,没有退路。作为尖子生省份,山东如果只是学习别人,那是远远不够的。国家对山东的期待,就是改革创新,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山东路径”!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吕华)

编辑:刘建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