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重视开工大吉,经济发达的地区更是如此。蛇年新春开工第一天,苏南重镇常州,以企业发展为主题召开全市新春第一会,顶格礼遇企业家、尊重企业家,把常商们请上最前排。
城市级的礼遇,常商担得起。近年来,常州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城市明星,大步跨进“万亿城市”行列,新能源之都声名鹊起。2024年,常州更是拼出好成绩,地区生产总值10813.6亿元,增长6.1%、苏南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6%,税收占比连续两年江苏省第一。这背后,常商们是主力军,是操盘手,是常州华丽转身、涅槃蜕变最活跃因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4ec1e9de21fc44f60ed42018949b9e.jpg)
常州召开新春第一会。图源:常州发布
1常商有什么底气站到最前排?数据是最直观的凭证。
在《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制造业500强榜单》中,常州9家企业入围民营企业500强,11家企业入围制造业500强,入围企业数量位列全省第三。其中,中天钢铁、天合光能、东方润安、金峰水泥、德龙金属、万邦金之星、国强镀锌、上上电缆等众多企业都已做到行业内的头部。
理想汽车作为常商的杰出代表,去年10月14日,迎来了第1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中国首家达成百万辆里程碑的新势力车企,2024年上半年,理想汽车产量占江苏省汽车产量的35.4%,成为江苏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的车企。而与理想比肩的比亚迪,则是常州最快速跨入百亿级俱乐部的工业企业,一年为常州新能源乘用车贡献了近50%的产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2880a58e298e3f31f56b25562d8744f.jpg)
理想第100万辆车下线。图源:常州发布
除了大众熟悉的行业“顶流”,一些身居幕后的零部件企业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去年4月,全球最大的江海直达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首航,这艘万吨级纯电动力集装箱船,搭载的正是由中创新航研发的36只可更换船用集装箱式电池产品,相当于800多辆新能源汽车的载电量,预计全年减排废气2472吨;前年5月,国产大型客机C919开启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常州启赋安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C919改进型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的研发设计及批产配套工作,这也是国产大飞机至关重要的“尾翼骨架”。
企业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城市兴。仍然以理想和比亚迪为例,2024年新能源整车产量约80万辆、占全省产量的70%,其所带动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超4500亿元。将二者的案例映射到全局,常州全市上市企业突破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5400家,高新技术产值占比59.1%,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居于全国第三,投资热度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工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度江苏省第一。
2能站在最前排,除了实力带来的底气,还需要一些敢为人先的魄力。近两年,“勇争第一、耻为二手”的常商在很多未来产业方面都跑在了全国甚至是全球的前头。
比如合成生物。去年10月,由常州百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二代RFect V2 siRNA转染试剂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意味着在转染试剂这个合成生物的细分赛道,常州已拥有媲美国际水平的技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401858eeecb9778b39466c3cefbddea.jpg)
百代生物研发人员在工作。图源:常州科教城
合成生物学,又被誉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之一”,其核心在于人工可设计和编写基因组,让细胞为人类活动生产想要的物资,可以说,掌握了合成生物技术和方法,就等于可间接管理未来基因库。
这个2024年才逐渐活跃于大众视野的未来热词,常商们早已躬身入局了十余载。2010年,常州生化制药龙头千红制药与在生物技术领域颇有建树的华子春教授团队进行合成生物相关领域的研究,并获得了首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
自那以后,常州便开始从顶层设计、人才引育、社会治理等方面,“全链式”培育合成生物相关企业,如今,常州生物领域的主要企业已有72家,其中高企32家、规上企业31家、“专精特新”企业22家,上市公司2家,潜在独角兽2家,汇集了创健医疗、药物研究所、常茂生物、康润生物、三高生物等一批重点生物企业,成为常州做大做强合成生物产业的宝贵资源。
与合成生物的发展轨迹相似的还有另一个未来产业——低空经济。早在2015年,我国低空空域管制放松后的第二年,商业神经敏感的常商们便嗅到了市场的风向,他们先是在天目湖建设了首个通用机场,然后借着建机场的契机,超前规划了溧阳无人机产业园和无人机特色小镇的建设,并配备了当时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无人机试飞跑道和试飞基地,同时获批全国唯一真高500米、半径3公里无人机训练空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6d3f002d1d662d2a570fe85faf5b8f0.jpg)
溧阳无人机产业园。图源:常州发布
短短几年时间,溧阳就形成了以无人机系统研发及关键零部件和整机高端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集群,单是溧阳无人机产业园就拥有近20家无人机整机制造、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企业。目前,常州正常经营的无人机相关企业共250家左右,虽然这些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并不高,但其产品市场份额却能在行业里独占鳌头。
3常州这座城市,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务实。这表现在对实体经济的长期主义,也表现对企业家的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最近一段时间,常州因为一份超绝的税收占比成功出圈,84.1%的税收占比,一举超越了经济体量更大的苏州、无锡等新一线城市,连续两年居江苏省第一名。但当仔细分析这份成绩单就会发现,其中最大的亮点并不是税占比全省第一,而是常州落实支持创新和制造业优惠占比在江苏遥遥领先,换句话说,常州的财政收入明明可以更高,明明有轻松跨过700亿门槛的实力,但政府却尽可能地减免了企业税收,最终把钱让利给了企业。
这种不图一时爽、为画长久利的“做减法”行为,便是常州一直坚持的耐心资本和长期主义。再举几个例子,为了最大规模扩建“人才池”,常州连续8年实施两轮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累计培训人员超5.4万人次;为了提升民营企业话语权,常州连续多年出台《关于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而不论是日渐强大的新能源产业,还是横空出世的合成生物,常州都是几十年初心不改,从顶层设计,到企业招引,再到“政—产—学—研”各个环节,用保姆式的服务为企业爬坡过坎铺路,为常商提振信心架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5a047dc3da2b8dabf80032f53d3ad48.jpg)
常州比亚迪基地车间。图源:常州发布
如今,无数创新创业的故事已被传为佳话:中创新航凤凰涅槃,李想携“三页PPT”在常州实现“理想”;星星充电让中国充电桩走向世界;星宇车灯让央视春晚跳动赛博光芒……
企业也与城市相互成全。截至目前,常州共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9家,全国同类城市领先;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75家,数量均处于江苏省第一方阵。
进入2025年,常州回馈企业的力度只会更大。常州将拿出力度空前的政策“组合拳”“加油包”,出台一揽子政策,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回应企业关心关切,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全力当好“店小二”“急郎中”,推动更多惠企政策“非申即享”“直达快享”,加强绿电、算力等新型要素供给,以一城之力度,让企业家满满当当感受到“获得感”。
懂得产业、舍得投入、方能等得花开。常州和常商,生动诠释了城市与企业之间最好的关系,也为中国面向更高端前沿产业的突围提供了思路。双向奔赴的二者,一定能走得更远。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首席记者 吕华)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