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天全思经坝附近受伤后乘周副主席的担架翻越夹金山
王 中 军
我出生在江西吉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井冈山革命的烈火迅速燃烧,我的家乡也很快被点燃,在革命形势的影响下,我光荣地参加了红军。在红军中接受战斗的洗礼与考验,逐步成长起来。

1932 年 1 月,我奉调到红军总部一局机要科任机要参谋。直至长征中,我都工作在首长身边。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 60 年了,我亲身经历了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性壮举。虽然岁月流逝,但对这段难忘的历史,我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现撷取这段历史中我最难忘的一段经历,以志纪念。
1935 年 5 月下旬,红军通过彝族区,到达大渡河边,抢占了安顺场渡口,英勇机智地攀越铁索泸定桥,强渡天险大渡河,进入川康边界,歼灭了妄图阻止红军前进的大批敌军,敌人连连失败,恼羞成怒,变本加厉地对我军进行空中袭击,实施轰炸。
红军准备取道天全,过雪山(夹金山)。红军总部第一梯队已经先行,直取天全。
我们总部机关通过狮金坝镇(思经坝),再经过镇北山坡前进,这时,两架敌机凌空而来,我军立即发出防空警报。
同志们迅速隐蔽在山坡道路两侧小沟里。我们机要科的同志视机要设备的安全比个人安全更重要,隐蔽后,将身体伏于电台设备上,保护着电台设备。
我密切注视着敌机一次次俯冲、轰炸,只见敌机疯狂向我们扫射、投弹,不一会,我们完全被置于弥漫的硝烟中,只能听见敌机的嗡嗡声和炸弹的爆炸声,恰有一颗炸弹在我身旁炸响,我只觉得左腿被重重地击了一下,马上动弹不得……。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敌机终于飞走了。同志们发现我没站起来,躺在血泊中,马上围拢过来,医生和卫生员急忙跑过来给我包扎止血。同志们又想办法抬上我,继续跟随部队机关向天全进军,我的伤口一阵阵剧痛……。
上级决定在天全休息两天,准备过雪山(夹金山)。其时,四川已进入酷暑,天气炎热,我的伤愈加严重,部队机关很快要继续前进了,我非常着急。组织对我很关怀,由于我伤势重,组织全面考虑后提出两种意见:一是我担负的机要参谋工作极为重要,不能留下来,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使我跟随部队前进。
二是在部队机关前进途中的山区,把我安置在可靠的老百姓家中养伤,待伤好后再归队(实际我心里清楚,脱队后是很难再找到部队的)。
这两个方案,由机要科毛庭芳科长和军委刘少文秘书向我转告,并征求我的意见。当时我想,我当然愿意继续跟随部队,继续战斗,继续革命;可是,我伤成这样,必然拖累同志们,走与留还是听从组织的安排吧!我回答:“感谢组织、领导对我的关怀,我完全听从组织的决定。”
不知这事怎么让周恩来副主席知道了。
周副主席不同意把我安置在老百姓家中养伤,指示设法把我抬上,并说,如果沿途雇请担架确有困难,就用他那副担架把我抬上……”当毛庭芳科长把周副主席的指示转告我时,我喜悦、兴奋、激动,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我热泪盈眶,浑身充满了力量。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咬紧牙关,不怕苦、不怕痛,尽早站起来,就是爬也要跟上总部,跟上战友们。
总部在天全城休息了两天,就要向四川宝兴县境雪山——夹金山开进,翻过雪山同红四方面军会师。
从天全县城出发前,我身边来了一副担架,我知道,这就是敬爱的周副主席派来的。由于周副主席昼夜工作、繁忙劳累,这副担架就是组织上考虑周副主席的身体,在江西出发时专门为他配备的。
现在这副担架来到我的身边,要抬上我,触此情景,我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情感,我泪流满面,苦苦向同志们请求:“我不能坐这副担架,拖累同志们已使我很不安,怎么能拖累首长,更不能拖累周副主席啊。我无论如何不能坐这副担架啊!请求同志们还是把我留下吧!”总长、作战局长张云逸、科长毛庭芳都来给我做工作,可是怎么也做不通。领导便把这情况报告给周副主席,周副主席亲自来到我身边,慈祥和善地对我说:“你腿负重伤,不能行动,组织上安排你坐我的担架,我骑马走不是很好吗?……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同志负责,我们的同志是革命的力量,只有千千万万的同志,我们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你要听从组织安排,安心坐我的担架,尽快伤愈,和同志们一起工作、战斗……”我沉默了,只有感动的泪水和发自内心的崇敬。
我躺在担架上由同志们抬着翻山越岭。时值盛夏,我的伤口已发炎。又由于高山峻岭,气候变化无常,致使伤口严重化脓,并引发了我持续高烧。当时实在没有什么办法,只是宿营时,卫生员烧点开水,再把盐放在开水里稍煮,用这种“药水”为我清洗伤口,挤排脓液,换纱布。由于当时盐缺得很,所以这种“药水”都是从同志们的食用盐中挤出来的,已使我倍感不安。无情的剧痛时常使我昏厥过去。当我想到周副主席的关怀,就使我振作,我一定要用顽强的革命意志去战胜伤痛。
在过去,中央苏区在我党正确路线指导下,打了许多胜仗。前后方军民奋勇作战,英勇杀敌,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后方人民都积极踊跃支前,前方部队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而在长征途中,吃尽了没有根据地的苦头,雇请一副担架运送伤员都非常困难啊!我们怎能不为失掉了的根据地而感到惋惜和痛心啊!
我一直躺在周副主席的担架上翻越了夹金山。不久我的伤势经治疗也逐渐好转了。我终于站起来了,又和同志们一起工作、战斗了。我仍然担任机要参谋,工作在周副主席和各位首长的身边,还亲手完成了周副主席交给的“创建新的机要底本”的任务。
我自从参加革命以来,可以说一生戎马生涯。万里长征是我军旅生涯中最难忘、最宝贵的一页。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教育了我,磨炼了我,长征使我成长壮大,长征使我更加坚强。长征中周副主席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终生难忘,成为永恒的怀念。
(郭建民 林安民 整理)
注释:
- 人物:
- 王中军:本文作者,江西吉水县人,1925年参加革命,历任副军长、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旅大警备区离休干部,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长征中任红军总部一局机要参谋。
- 周恩来副主席: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长征时期担任红军领导职务,文中体现了其对同志的关怀。
- 地点:
- 江西吉水:王中军的家乡,地处江西中部,土地革命时期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影响,革命烈火燃烧至此。
- 夹金山:位于四川宝兴县境,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地势险峻,气候恶劣,红军翻山后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 天全:四川西部县城,红军长征途经此地,在此休整并准备翻越夹金山。
- 大渡河边(安顺场渡口、泸定桥):红军长征重要地点,在此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突破敌军封锁。
- “创建新的机要底本”任务:
机要底本是机要工作中用于密码编译等核心内容的重要资料。长征途中,因环境变化和工作需要,周恩来副主席交给王中军创建新的机要底本任务。这一任务是机要参谋工作的关键部分,直接关系军事通信安全,既体现了组织对王中军的信任,也反映了长征中机要工作的艰巨性与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