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种过水稻的都知道,有几种物种非常令人讨厌,比如水蛭、黄鳝、泥鳅,水蛭栽秧、除草时都可能会叮咬大腿;黄鳝、泥鳅常常在田坎到处打洞,使得水田漏水,防不胜防。虽然,水田里的水蛭虽然令人讨厌,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生态环境的良好。黄鳝和泥鳅更是数量众多,它们在水田里穿梭游动,为农村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孩子们常常在水田里捉黄鳝和泥鳅,这成为了他们童年时光中最难忘的回忆之一。
一到夏天,孩子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来到水田里。他们有的拿着小桶,有的拿着自制的工具,在水田里寻找着黄鳝和泥鳅的踪迹。黄鳝滑溜溜的,很难抓住,但孩子们却乐此不疲。泥鳅则比较灵活,常常在孩子们的手指间溜走,但这丝毫不会减少他们的热情。
有时候,孩子们会比赛看谁捉的黄鳝和泥鳅多。赢的孩子会感到无比自豪,而输的孩子也不会气馁,他们会继续努力,期待下一次的胜利。这些小小的比赛不仅增加了孩子们的乐趣,也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除了孩子们,大人们也会在农闲时捉一些黄鳝和泥鳅来改善生活。黄鳝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泥鳅则可以煮汤或者红烧。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为什么现在这些玩意除了人工养殖,自然生长的越来越少了呢?
(一)农药化肥之影响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被大量使用。然而,这却给水田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化肥中的化学物质会改变土质,使得土壤的结构发生变化,不再适合水蛭、黄鳝和泥鳅等生物生存。同时,农药的使用不仅会污染土壤,还会随着雨水等流入水田,使水体含有有毒物质。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每年有3000多万吨的化肥会白白流失,进而对土壤、水质造成严重影响。像泥鳅鱼体内含有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如果不正确处理或烹制,会导致食物中毒,而这些亚硝酸盐等物质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被化肥农药污染的水体。黄鳝作为底栖性鱼类,对水质要求较高,在被污染的水体中,其体表的粘液会减少甚至完全脱落,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内脏充血,皮肤腐烂。水蛭同样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
(二)过度捕捞之危害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人们过度捕捞水蛭、黄鳝和泥鳅。采用电鱼、用药等方式,对它们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电鱼会使水里的各种水生生物,哪怕是还没孵化的鱼卵,多半死亡。220V 的电压就会造成半径 20 米内的水体真空,而那些缺氧而死以及电击死亡的水生生物大部分都会沉积水底,然后腐烂,严重甚至会导致某一水域食物链断裂。用药捕捞同样危害巨大,药物会使泥鳅、黄鳝等生物从泥巴里面钻出来,被人们轻易捕获,但同时也会对它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过度捕捞使得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一些河流中栖息的无脊椎动物也受到严重伤害,鱼的饵料减少,间接影响渔业资源的恢复。
(三)水源变化之困境
河流、水渠的干涸使得鱼籽来源减少,影响了水田中泥鳅、黄鳝的孵化和生存。老话说 “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籽”,鱼籽能保存很长一段时间,曾经即便水田里的泥鳅、黄鳝今年没有了,但是到了每年又会孵化出很多。然而,现在很多的水渠、河流干涸了,水田中的泥鳅、黄鳝都是从水源进来的,水源中不仅有泥鳅、黄鳝,还有鱼籽,如今水源干涸,鱼的来源没有了,自然就少了。这进一步破坏了水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得水蛭、黄鳝和泥鳅等生物难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