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战的主要发起国,和轴心国当中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德国一共诞生了27位元帅,其中包括1名帝国元帅、19名陆军元帅、5名空军元帅和2名海军元帅。
然而,除了这些元帅以外,还有一些将领是已经具备了晋升元帅的资历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晋升元帅,本篇文章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那些有能力封帅、却没有封帅的德国将军们。
提前声明,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与其他人无关,赞同的朋友可以点个赞,不赞同的朋友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01、戈特哈德·海因里希
在二战德军当中,若论防御作战的能力,如果海因里希排第二,那大概没人能排第一。
1886年12月25日,海因里希出生在德国东普鲁士的古姆宾年,1906年参军服役,一战的时候担任过第95步兵团第2营营长、第24后备军参谋、第203步兵师作战处参谋等职务,并和莫德尔一样获得过普鲁士冯·霍亨佐伦佩剑骑士十字勋章。
一战结束以后,海因里希留在“十万国防军”中继续服役,到二战爆发时,他已经晋升为陆军中将,并担任第16步兵师师长一职。
1941年,海因里希担任第43军军长一职参加巴巴罗萨行动,在莫斯科战役中表现出色,第二年就接克鲁格元帅的班成为了德国第4集团军司令,并于1943年初晋升为陆军上将。
在这一年,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能保证不被苏军击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海因里希卓越的防御战能力,在斯摩棱斯克进攻战役和奥尔沙防御战这两场战斗当中,海因里希都以劣势兵力挡住了苏军的猛攻,还创造了极高的战损比。
单从这两场战役来看,海因里希是当之无愧的德军“防御第一人”,同样是防御作战,莫德尔能在勒热夫挡住朱可夫的攻势靠的是坚固的防御阵地,还有中央集团军群装甲力量的大力支援,而海因里希则是在没有多少支援且装甲力量薄弱的情况下挡住了苏军的进攻,这一点十分难得。
古德里安就曾称赞海因里希:“他有对付苏联人的丰富经验,而且他们还没有战胜过他”。
1945年3月,海因里希被希特勒召回柏林,担任德国维斯瓦集团军群的司令,防守柏林。
此时,苏军对德军已经形成了绝对的优势,不过海因里希还是在泽洛高地让苏军付出了惨痛代价,约20余万人伤亡和800余辆坦克被毁。
单从战绩而言,海因里希绝对有资格晋升元帅,不过他立下战功的时间实在太晚了,无法挽救第三帝国溃败的命运,再加上希特勒自保卢斯一事以后对授予元帅一事有了抵触心理,所以海因里希直到战争结束也未能晋升元帅。
02、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德国陆军大将,和隆美尔、曼施坦因三人被称为“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也是德国在二战中最有名望的装甲兵将领。
1888年6月17日,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出生在维斯瓦河边的库尔姆,长大以后,进入德军第十汉诺威轻步营服役,后来又以骑兵军官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中,西线漫长的堑壕战让德军吃尽了苦头,于是在战争结束以后,很多将领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即:该如何让德国摆脱堑壕战的束缚?
就在这种情况下,古德里安注意到了坦克这一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并提出应当组建独立的装甲师、并把装甲师在战役层面投入使用,可以说,二战德国装甲部队之所以能横扫欧洲离不开古德里安的贡献。
而古德里安更宝贵之处在于,他不仅是一个先进战役思维的探讨者,更是一个实干家。
1939年9月1日,波兰战役爆发,古德里安亲自指挥第19装甲军参战,开战仅仅数天就在边境地区撕碎了波军的防御体系,之后又转战法国,成为德军克莱斯特装甲集群当中第一个冲到英吉利海峡的人,为德军在法国战役当中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之后,古德里安又担任德国第2装甲集群司令,率军参加了德国于1941年6月发起的巴巴罗萨计划,先后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等地重创苏军。
单从战功来说,古德里安是极有可能晋升元帅的,不过在进攻莫斯科的时候他搞砸了,第二装甲集团军(第二装甲集群改编而来)进攻莫斯科失利,被迫后撤,古德里安也因为后撤100公里过冬的主张被希特勒解除职务。
此后,古德里安虽然于1943年初重新被希特勒启用,担任装甲兵总监一职。
本来后勤人员就很难晋升元帅,再加上1943年以后德军也开始走下坡路,所以古德里安更加难以晋升元帅,直到二战结束,古德里安的军衔也只是陆军大将,算是天不遂人愿。
三、赫尔曼·霍特
德国陆军大将,曾担任第18步兵师师长、第三装甲集群司令、第四装甲集团军司令等职务,是曼施坦因的得力助手,也是德国在东线最能打的装甲兵指挥官之一。
霍特于1885年4月12日出生在德国勃兰登堡,1904年以陆军士官候补生的身份进入军校学习,毕业以后以步兵上尉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结束以后,霍特留在“十万国防军”中继续服役,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霍特已经是步兵上将,并被任命为德国第15装甲军的军长,参加了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以后霍特又担任德国第三装甲集群司令,先后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战役中给予苏军重创,之后又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率领装甲集群撕开了苏军三个方面军的防线,一举合围了40余万苏军,让莫斯科门户洞开。
此后,霍特先是被调去担任第17集团军司令,之后又被任命为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先后参加了蓝色行动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国克莱斯特元帅就曾评价过,如果第四装甲集团军不提前南下帮助德国A集团军群进攻高加索地区,霍特本可轻松地拿下斯大林格勒。
可以预见,如果霍特真是占领了斯大林格勒,那么以德国授予立下重大战功的陆军大将元帅一职的习惯,霍特极有可能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
只不过,当霍特得到希特勒的命令掉头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时候,苏军已经在斯大林格勒集结了足够挡住霍特的部队,霍特最终也未能晋升元帅。
除了上述这些人以外,还有哪些将领是可以晋升元帅但却没有得到晋升的呢?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想了解二战战略、战术、战史领域更多的知识,可以关注我!
保罗斯不配元帅
分析很到位的文章[点赞][点赞][点赞],其实感觉有3位元帅不如他们,魏克斯,屈希勒尔,利斯特!如果互换就好了!
约德尔
古德里安如果不是返回参加基辅围歼战是非常有机会攻下莫斯科的,
隆德斯太特不也是空有其名无其实么!要不是他与隆美尔意见相左,大西洋壁垒也不会会崩了这么快!
隆美尔。
没有那位帝国元帅。应该能多好多元帅
霍特拿下斯大林格勒也会被包饺子,斯大林格勒最激烈的时候德军曾经占领了90%以上的城区,但依旧未能阻止苏军的反扑,只能说明德军的动员预备役太晚和后勤补给太差……
斯大林格勒那地方就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大火力压制把每一栋房子炸平才好推进
[点赞]
古德里安虽然不是元帅,但却任职过三军总参谋长,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沙漠之狐,隆美尔,战场教科书,古德里安,海神,邓尼慈。
德国一线作战的将军们战后没追究,日本一线的指挥官全部被判战犯并绞死,说明些问题
德国无大将,为啥这么多多所谓专家都喜欢套苏联中国那套
戈尔哈特好像是个有犹太血统的25仔
古德里安没当元帅可惜了
恶魔的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