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大陆丢了台湾丢了高雄,国民党为何这么丢人?

黄涛涌动讲 2024-12-24 18:15:09

那片土地孕育了写过《乡愁》的诗人,几十年来,这片土地一直和大陆心连心。

咋总有一些人要捣乱呢。1949年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好些年前虽然不是故意的,但还是留下了两岸分隔这种状况的隐患。到了现在,只能看着台湾岛上民进党、民众党越来越得势,这也太丢人了。

【退守台湾,一家独大】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国民党仗着美国撑腰,公然发动内战,进攻解放区,妄图独吞人民胜利的成果,好重建蒋家王朝,独裁统治中国。

可是呢,全国人民激烈反抗,再加上人民解放军狠狠打击,它在军事上一个劲儿地往后退,政治上搞不下去了,经济也崩溃了。就这么着,才三年多的时间,就彻底完蛋了。

蒋介石没办法,只能带着剩下的那些兵将,逃出大陆,躲到台湾去了。

国民党咋败得这么快呢?

除了政治反动、腐朽之外,经济上摧残生产、压榨百姓,滥印钞票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物价疯涨,老百姓没法生活,怨气冲天,这也是促使它快速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

蒋介石退到台湾之后,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了一番,然后在国民党内部搞了一次改造。

专家觉得1950年开始的国民党改造挺成功的。这在国民党的历史上可是很少见的整党运动呢,它让经历了大败、乱成一团的国民党重新整顿了一番,还为蒋介石父子领导的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打下了基础。

1950年进行改造的时候,蒋介石着重指出,国民党差不多已经陷入灭亡的边缘了,整个命运都系于台湾,而台湾有没有前途就得看改造的情况。这就表明,蒋介石把这次改造上升到了关乎国民党生死以及台湾前途的高度。

国民党内部一直存在派系斗争这个老毛病,怎么都治不好。

在大陆的时候,国民党里就有中央派和地方派的区别,中央派还分成黄埔、CC、三清团、军统、政学系这些派别呢,各个派系之间互相倾轧,那是相当激烈。

蒋介石把整肃派系当作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他借着追究失败的由头,将一些党政元老、军事将领、派系头目当作整肃的目标;把旧的党政军体系整个替换掉;整治党内原来的各个派系,像黄埔系、中统、CC系、政学系以及亲美英系等,全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国民党自从退到台湾地区,一直到1972年,蒋介石都在搞个人独裁那一套。在岛内呢,等级分得特别清楚,对外统治得也很严,这一时期就是妥妥的威权一党专制体制。

这种状况一直到蒋经国当上台湾地区的“行政院长”之后,才开始有了改变。

西方那些关于政党政治的政治社会学研究,普遍觉得现代政党就是社会分歧的代表。因为社会……

分歧的结构比较稳固,政党体系也渐渐稳定下来了。

总的来讲,在台湾社会,阶级矛盾和认同矛盾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但在台湾政治转型的初期,国民党威权统治时的社会分配问题不怎么明显。这就直接导致在“民主化”时期,阶级问题没有变成政治问题,反而是一系列围绕认同展开的斗争、竞争和“民主化”相关的课题,一同成了台湾政治转型中的主流,这就是原因所在。

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从大陆来的人以及他们的后代,在全台湾人口里占了大概13%。这些人大多是军人、公职人员、教师还有他们的家属。这里面有些比较优秀的人,因为受过国民党的栽培,而且会说“国语”,所以很容易就能进到国民党掌控的“中央机关”或者公营单位工作。

层级越高,“本省(台湾本土)”和“外省(非台湾本土)”在结构上就越失衡,这种人口与权力分配方面的结构性省籍矛盾,正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台湾地区政治变迁的根源。

1971年的时候,国民党当局被赶出联合国了,打这以后,台湾在国际上就越来越孤立,内部的“法统”危机也跟着加重了。

从20世纪80年代起,台湾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了。民众参与政治的意识一天比一天强,新一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对国民党的威权统治也越来越不满了。

这些党外的人老是突破“戒严令”去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还成立一些团体、组织啥的来跟国民党对着干,这都让国民党当局感到特别大的社会压力。

蒋经国没办法,只能提出“本土化”政策,把本省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精英吸收进政权里,好化解执政危机。

在这个时候,“党外”运动变得越来越活跃了。

1986年3月,蒋经国为应对新的形势,提出了“政治革新”的构想。

这里面包含了“解除戒严”、“开放政治性结社”、“充实中央民意机构”、“地方自治法制化”、“党务革新”、“改善社会风气与社会治安”这六项政治方面的议题。决议提出“用党的革新来带动全面革新”,还说“要把今年当作党务革新的起始点”,并且在1987年7月15日正式开始施行。

台湾的政治转型之路慢慢开启了。

与此同时,党外势力也很活跃,随着“后援会”“公政会”这些建党尝试一步步开展,党外势力不断发展,建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了。

民进党毫无疑问是第一个成功抢滩并建立起来的政党。

1986年起,台湾的政治转型是沿着“民主化”和“本土化”这条主线展开的。以台湾社会里存在的认同问题为核心,像省籍、族群、统“独”这些矛盾斗争就成了主轴,慢慢地就形成了国民党和民进党这两个党为主的蓝绿两大阵营对峙的政治格局。

到这时候,民进党冒出来了,打破了国民党在台湾四十多年来完全把持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的传统局面。这就表明,台湾开始从非竞争性政党政治时期慢慢进入到竞争性政党政治时期了。

民进党从成立起,就积极筹备选举,想靠选举跟国民党竞争,慢慢扩大自身影响力。

我们可以看到,国民党长期执政,攒下了不少政治资源,所以在选举的时候,它的实力可不能小瞧了,在组织动员、人力物力上,还是有着绝对的优势呢。

总体来讲,国民党还是占着大多数的议席,那些刚选上的新一任国大代表和委员还没开始起主导作用呢,不会马上对现在的政权有很大影响。

在这个阶段,民进党这股新生力量虽然势头很猛,发展得比较快。

新政治集体刚成立的时候,发展速度特别快,可根基并不牢固,制度建设方面也有不少漏洞,不过这些问题想要解决的话还是能解决的。民进党能有发展的机会,更多的是因为国民党的容忍。

【一枝难秀,被迫两党制】

你的说法存在严重错误,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并没有所谓“总统”一说。是按照正确内容进行的改写:在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期间,国民党高层出现分化。

当时国民党主席李登辉包庇“黑金”政治,民众普遍不满。

要求变革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了。

2000年的“总统”大选,民进党打败国民党,一下子就成了新的执政党。这是台湾历史上首次政党轮替,也开启了政党竞争的新时代。

国民党在台湾再也没有一家独大的权力了。

民进党从1986年开始,抗争打拼了十四年,才冲破旧体制,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台湾民主化进程又曲折又艰难。

同时,还有源源不断的新势力逐渐产生。

宋楚瑜以前是国民党成员,他过去政绩不错,人格魅力也挺强,在台湾的政坛和民间都很有声望。在他的牵头下,第三个政党亲民党成立了。

你存在错误信息,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没有“总统”一说。是按照正确内容改写的句子:2003年,国民党和亲民党宣布共同推举连战与宋楚瑜作为一组人选,参加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大选,但是最终败给了民进党参选的陈水扁和吕秀莲。

亲民党刚成立的时候,社会上支持它的人很多,这和宋楚瑜的人格魅力有很大关系。

但政党制度的制度化和人格魅力是相对的,如果一个政党光靠党领袖的人格魅力来提升组织的凝聚力,那这个政党的生命力不会太长。

总的来讲,亲民党跟国民党、新党在意识形态方面比较接近。

在国会议席方面,国民党依旧是第一大党。

于是,随着2004年“总统”大选临近,这些意识形态相近的政党势力就开始整合,组成了泛蓝阵营(也叫蓝军、蓝营,是台湾所有跟国民党政治理念相似团体的统称),想着联合起来赢得选举,重新获取政治资源。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给台湾的两党政治打了个基础。

2008年初的“立委”选举和“总统”大选,国民党都以极大优势赢得选举,重新成为执政党。

而民进党呢,它落选惨败就像是早就注定了的。

2008年之后,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带来的冲击,让台湾出现了新的经济乃至社会问题,这使得国、民两党的社会动员论述和策略发生了改变。

陈水扁执政那会,在经济和民生上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可能是想转移老百姓的注意力,减轻自身压力,就一个劲地抛出很激进的“台独”言论。这么做,让岛内支持统一和支持“台独”的人对立得更厉害,还不停地挑动本省籍和其他族群之间的矛盾,想挽回泛绿阵营支持者的信任,可老百姓早就烦透民进党这套说法了。

国民党这边呢,蛰伏了八年以后,又在选举里赢了,再次登上阔别许久的执政党的位子,这可真不容易啊。

国民党在2000年丢了政权之后就明白了,败选就像是改革之母啊。国民党之前光想着解决台湾生产力水平和民众物质需求之间的矛盾,却把过去一党专制的统治方式和民众民主意识、诉求之间的矛盾给忽略了,这在现在这个时代可不行。尤其是国民党在政治上那种僵化的统治,还有官员腐败的问题,都被社会批判,老百姓也都特别不满。

连战时期搞了党务改革,在党内一个劲儿地提倡清廉政治,坚决抵制贪污腐败,国民党的形象就变好了些,效果还挺不错的。

另外,党员的组成这一块呢,会更看重吸纳本省籍的精英人士,在推动国民党“本土化”上成果也比较大。

2008年的时候,党内本省籍的人已经超过了八成。这种变化让党内的族群意识慢慢变淡了,全党凝聚力也在逐步增强。好多举措把党内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了,这样好的形象也更有助于国民党在台湾政坛上有效地开展工作。

最后民进党输了,因为丢了大部分选票。

就像马英九在大选之后说的那样,“我向大家保证,执政后的国民党会怀着感恩之心,秉持谦卑的态度行事”。

台湾经过二十多年的民主化发展,在2008年有了第二次政党轮替。种种迹象显示,台湾的政治生态正慢慢朝着西方民主法治的方向发展,呈现出正常的政党轮替规律。

自2008年开始,台湾的两党制政局大体上比较稳定,之后就不断交替轮替。

【发展乏力,失守高雄】

2008年国民党胜选之后,没过多久,它的优势就又慢慢没了。

从实际情况来讲,国民党2008年赢得选举后,有着“全面执政”的优势,可短短8年就把这政治优势全弄丢了,到了2016年,蓝绿阵营的格局完全颠倒过来了。

2016年民进党竞选获胜,又一次上台执政,还取得了“全面执政”的地位,这表明台湾历经30年的政治转型进入到了新阶段。

2018年底,国民党的韩国瑜当选高雄市长,到了2020年6月就被罢免了。

更逗的是,2022年台湾的《联合报》发布了一项最新的民调数据,表明国民党的支持率排在第三位。

现在难道连两党制其中一方的身份都快保不住了吗?

受访民众里,有多达60%的人说反感国民党。在男性、新北市民和台北市民、30到39岁的人、大学以上学历的这些人群当中,反感国民党的超过了65%。

现在国民党搞政党运作还是得靠传统地方派系。它内部有不少难题,像理念路线有分歧、体制太僵化、形象很老化、经费不够,跟青年脱节、人才短缺这些,短期内都不好解决。所以国民党想要革新党务,转变政党形象,还得花不少时间。

自从丢掉大陆之后,国民党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不停地失去。

在台湾,国民党失去了大陆,又丢了台湾的执政权,高雄市长的位子也没保住,这一路下来不断失利。这里面呢,固然有外部竞争对手的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国民党自己内部没什么力量。

国民党真丢人,大陆丢了,台湾也快保不住了,高雄也没了,难道最后就只能武力统一了?这个问题,还是让时间来回答吧。

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徐家勇写了一篇名为《台湾政党政治演变特征与趋势观察》的文章,登在2018年第5期的《现代台湾研究》上,页码是37 - 43页。

[2] 快消息!台湾高雄市长韩国瑜被罢免了,他发文说:请大家坦然接受这个结果。北晚在线,2020 - 06 - 06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