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3月,以汪精卫为首脑的伪国民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作为一个纯粹的政客,半路出家的汉奸,尽管他有着国民党二号人物的身价,但在日军的控制区域内,他和在蒋介石身边时一样,依然处于“无将可用、无兵可调”的尴尬境地。
汪精卫嫡系部队
为了建立自己掌握的武装力量,汪精卫决定效仿孙中山那样从零开始,先建立一支学生军。于是,伪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应运而生,汪氏靠此培训了大批军官,又通过改编地方武装、收拢被日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士兵等方式,迅速组建起了3个警卫师。
这3个警卫师长期驻扎南京及江浙地区,就守在汪精卫身边,武器装备、弹药粮饷、新兵补充等方方面面都优先供应,加上伪军官学校对各级军官的定期培训,使得这支部队成为伪军中的上上之选。抗战胜利后,其中数千官兵甚至被国民政府编入头号王牌军——第74军。
原西北军系
汪精卫麾下比较正规的伪军中,就属从原西北军系中叛变投敌的部队数量最多。孙良诚的第2方面军、吴化文的第3方面军、张岚峰的第4方面军、庞炳勋的第5方面军、郝鹏举的第8方面军都属其中。这些人在冯玉祥的西北军时代互为同僚,抗战时期又先后投敌,但由于过去的恩怨过节,这些人基本自行其是,互不相干,没有形成强大的派系合力。
原东北军系统
伪国民政府军建军初期,大量东北讲武堂毕业生进入其军事训练部任职,并长期把持军训系统,但该系统长期不掌握实际兵权。1943年,在汪伪军事委员会任委员的老汉奸荣臻说动了儿子荣子恒,让其带领东北军第112师主力投敌,该部迅速被改编为第10军;次年豫东会战期间,又扩编两个军,成为东北军系的中坚力量。
直鲁军系
第6方面军孙殿英所部土匪出身,后来投奔原山东督军张宗昌,在张宗昌改编“直鲁联军”时被委为第4师师长,下辖两个旅近6千人,靠着在军阀混战中当墙头草而不断壮大、后来因为挖掘慈禧、乾隆陵墓盗宝而闻名全国。1943年投敌后,被日军委任为新5军军长,长期掌控豫北地盘。
任援道自成一系
在汪伪部队的众多将领中,这任援道算是最早当汉奸的一批。早在全面抗战爆发那一年年底,庞炳勋等大多数汉奸将领还在与日寇交战的时候,任援道就利用权术收编了镇江鱼雷学校的3艘炮艇及部分官兵,收编了太湖里的部分游击部队和散兵游勇,凑集了万余人马,投靠到当时在南京的伪政府头子梁鸿志帐下,后任“苏浙皖三省绥靖军”总司令,整合了3省的保安部队,共7个师加1个独立团,很快成为伪政权中的实力派人物。
小山头林立
除了这几支较大的派系外,伪军中还有第1集团军李长江的“苏北游击系”、第2集团军杨仲华的“江苏保安系”、武汉行营叶蓬的鄂军系、广州绥靖公署陈耀祖的粤军系、皖南方面军张昌德的川军系、第2军徐朴成的太湖系、第13军李宝琏的桂鄂系及熊剑东的黄卫系等等。
综上所述,汪伪军虽然是一个拥有数十万部队的庞大武装力量,总兵力甚至超过侵略军。但其中汪精卫实际能控制的仅南京及江浙部分地区部队,其余各部虽然名义上服从,实际上自行其是,只是依附于各地日军而生存,很多时候还要看八路军、新四军甚至国民党军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