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河南乡下,孩子出点意外是常事,可像我这样摔坏了眼睛的却不多见。
小时候我顽皮,总是东奔西跑,结果哪天一下没注意,摔伤了眼睛。
父母急忙带我去郑州的大医院,但手术最终没能保住我的右眼,从此我便戴上了义眼,成了“独眼龙”。
小孩子们总爱取笑我,喊我“妖怪”,朝我丢东西。
因为这个,我变得敏感又自卑。
念到初中毕业,我没心思继续读书,就早早走上了社会。
一次次的工作尝试,一次次的失败,直到我快30岁了也没什么成就。
到老挝开店的计划被打乱转机是朋友的一句话。
他在老挝做餐饮,告诉我那边机会多,叫我过去试试。
在他的鼓励下,我很快做了决定,踏上了去老挝的旅程。
到了老挝,我满怀希望准备开一家餐饮店。
但谁也没想到,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我的全部计划。
餐饮店的梦想破灭了,我只能在朋友的店里帮忙。
在那里,我结识了一位比我小7岁的老挝女孩,程程。
程程的家庭条件不好,父亲早逝,她很早就出来打工。
她的勤奋和质朴打动了我,我开始关心她,帮助她,我们也渐渐走近。
程程接受了我的爱意,我们自然而然地成了恋人。
与小7岁程程的邂逅没想到我的爱情来得如此意外。
程程的家在当地算是极穷的了,我第一次去她家提亲时,看到家徒四壁的光景,心里五味杂陈。
程程的母亲对我的态度很友好,就要了30000元人民币的彩礼和两条金项链,这门亲事便算定了。
按照他们的风俗,定亲后我需要住在女方家一段时间。
疫情期间,我就在程程家住了两年,这段时间让我更了解老挝的民生百态。
老挝以山区为主,交通极不方便,很多村庄间隔甚远,很难找到好的工作机会。
大多数人都在香蕉园打工,工资却非常低。
与程程共同面对疫情生活疫情让我徒劳地留在老挝,我便想出了改善程程家生活状况的种种办法。
我拿出积蓄买了电视、饮水机、空调扇等设备,为家里增添了一些舒适感。
虽然老挝的生活节奏慢,但经济状况差,我的这些小改动也尽力让他们生活得好一点。
同样的生活,差异也是极大的。
一开始我对他们的饮食习惯很不习惯,比如他们喜欢把案板放在地上切菜,经常食材随意处理,做饭不讲究卫生。
慢慢地,我试着接受,并偶尔给他们做些中国菜,大家也都觉得好吃。
我们共同走过的日子,有笑有泪,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
终于等到疫情稍缓,我带着程程和我们的孩子回到了河南老家。
村里人都很惊讶我能拖家带口回来,父母也高兴得不得了。
程程刚到中国时,有些不适应气候和饮食,特别是冬天对她来说非常冷。
在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下,程程慢慢适应了新的环境。
我们继续拍摄视频,记录我们的生活,这也成为了我们的一项收入来源,虽然视频收入逐渐减少,但我们依然乐观面对未来。
生活总会有起有伏,关键是要心怀希望,坚持前行。
结尾回首这一段旅程,从河南到老挝,我的人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原以为是一次事业的失败,却收获了意外的幸福。
如果没有那次的决定,我就不会遇到程程,也不会有如今的一家人。
有时候,生活中的意外反而会带来新的机遇,走出去,才会有路。
未来或许仍不确定,但只要我们坚守信念,脚踏实地,生活就会充满希望和可能性。
每个人的故事都有独特的价值,关键在于如何用心去书写和感受这种生命的轨迹。
*这篇文章根据口述记录整理,为了自然地呈现故事,未使用过多背景资料和专业术语,希望能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普通人朴实且真挚的生活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