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杭州7家科技新贵:谁是下一个AI时代的领跑者?

信息舟 2025-03-03 13:02:31

春节过后,杭州的热闹非凡与西湖的平静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座城市涌入了形形色色的访客:投资人、供应商、产业基金代表、政府官员……他们都渴望在这个AI热土上分一杯羹。

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又是什么让杭州从“电商之城”一跃成为“AI之城”?

Rokid的员工橘子,至今仍对春节后的盛况记忆犹新。

每天,公司展厅都挤满了媒体、参观团和考察团,长枪短炮对着AI+AR眼镜一阵猛拍,展品上的指纹清晰可见。

Rokid的产品还没正式上线,就吸引了数千名预备用户,各种代理咨询纷至沓来。

同样受到热烈追捧的还有宇树科技。

春晚上,穿着大花袄的机器狗随着音乐舞动,公司销售的电话也随之被打爆。

从工厂应用到餐饮接待,甚至有人想买回去欣赏舞蹈表演,各种购买需求层出不穷。

DeepSeek的母公司幻方量化的员工,则被反复追问同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见到创始人?

这股热潮的背后,是DeepSeek带来的变革。

它用不到ChatGPT三分之一的算力,降低了大模型训练成本,为中国AI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投资人们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曾经对AI创业公司持观望态度的林简,如今所在的资本已经明确表示,今年要重点关注AI领域。

那些扬言不看大模型的投资人,也纷纷“打脸”,争相抢夺DeepSeek的份额。

就连去年公开表示不会投资大模型的朱啸虎,今年也高呼“肯定会投”。

DeepSeek、宇树科技、Rokid、强脑科技、云深处科技、群核科技和游戏科学,这七家公司被并称为“杭州七龙珠”,他们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着科技版图。

这七家公司并非偶然聚集于此。

在地图上标注它们的位置,会发现恰好围成了一个环绕西湖的圈。

更有意思的是,其中四家公司都位于杭州地铁5号线上。

这条线路串联起多个城区,被称为“换乘之王”,也象征着“七龙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除了地理位置上的巧合,“七龙珠”的创始人之间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

DeepSeek的梁文锋、云深处科技的朱秋国、群核科技的黄晓煌和Rokid的祝铭明,都毕业于浙江大学。

这所大学不仅重视学术研究,也鼓励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落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

阿里巴巴也对杭州的创业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七龙珠”的创始人都曾在阿里巴巴工作,例如祝铭明就曾掌舵阿里巴巴的神秘部门——M工作室。

阿里巴巴不仅输送了大量人才,也为杭州注入了创业的基因和资本的支持。

杭州的创业氛围如同茶香般弥漫,渗透到每个角落。

咖啡馆里,人们热烈讨论着创业、流量和商业模式;餐厅里,人们谈论着余杭区的人才创业保险,一项为创业失败者提供最高1000万元赔偿的政策。

杭州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也是“七龙珠”崛起的重要原因。

政府不仅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还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指导。

强脑科技的合伙人何熙昱锦回忆,当年余杭区政府远赴美国波士顿考察他们的公司,并承诺提供一系列支持,最终促使他们回国创业。

政府的支持不仅体现在资金上,更体现在对产业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扶持上。

阿里GR秦真曾参加余杭区的一个数字经济产业会议,会上政府提出的政策补贴方案,让她感到十分惊喜。

政府的专业性和对产业痛点的精准把握,赢得了企业的尊重和信任。

杭州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从2016年开始,杭州政府就开始积极招商引资,寻找科技创业公司。

他们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宇树科技的办公室选址。

杭州的崛起也引发了其他城市的反思和竞争。

深圳、上海、重庆等城市纷纷推出各种政策,加入了这场人才和企业的争夺战。

热闹的背后也隐藏着挑战。

“七龙珠”的商业化之路仍然充满未知。

阳霁,一位专注于硬科技的投资人,对宇树科技和云深处科技的市场前景表示担忧。

他认为,这两家机器人公司的产品应用场景有限,市场规模难以扩大。

即使是DeepSeek,也面临着商业化难题。

尽管日活用户超过3000万,但如何将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AI产品的商业化闭环,仍然是摆在所有科技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杭州的未来,是持续繁荣,还是昙花一现?

“七龙珠”能否引领AI新浪潮,创造新的商业奇迹?

这些问题,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1 阅读:14

信息舟

简介:信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