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 或马兜铃 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山东、陕西。秋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干燥。以色黄绿、种子充实者为佳。生用、炒用或蜜炙用。
【性状特征】
本品呈卵圆形,长3~7cm,直径2~4cm。表面黃绿色、灰绿色或棕褐色,有纵棱线12条,由棱线分出多数橫向平行的细脉纹。顶端平钝,基部有细长果梗。果皮轻而脆,易裂为6瓣,果梗也分裂为6條。果皮內表面平滑而帶光泽,有较密的橫向脉纹。果实分6室,每室种子多数,平叠整齐排列。种子扁平而薄,钝三角形或扇形,长6~10mm,宽8~12mm,边缘有翅,淡棕色。本品气特异,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
苦,微寒;归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用于肺热咳喘,痰热带血,肠热痔血,痔疮肿痛。
【效用分析】
马兜铃味苦而性寒,归肺经,能清肃肺热、泄降肺气,又略有化痰作用。咳嗽痰喘属肺热者皆可用之。
肺与大肠相表里,马兜铃既入肺经,亦入大肠经,能清泄大肠实热,用治大肠壅热所致的痔疮、肿痛出血。
马兜铃苦寒泄降,亦可用于肝阳上亢头晕、面赤者。
【配伍应用】
马兜铃配黄芩
马兜铃辛开苦寒泄降,善清肺热痰火,止咳平喘;黄芩苦寒燥湿,长于清泄肺火及上焦实热。两药伍用,相得益彰,可增强清肺热、化热痰之功,适用于肺热壅遏,宣降失司之咳嗽痰黄,质黏量多等。
马兜铃配阿胶
马兜铃功在清肺降气;阿胶重在补肺益阴。两药配伍,阿胶针对阴虚,以治其本,又能止血,得马兜铃清肺热,降肺气,止咳平喘以治其标。适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喘急,痰中带血,共奏清金补肺之功。
马兜铃配桑白皮
马兜铃苦寒泄降,善清肺热痰火,止咳平喘;桑白皮甘寒性降,专泻肺中水饮及痰火而平喘咳。两药配伍,相须为用,共奏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痰热壅肺,宣降失司之咳喘胸满,痰黄质黏等。
马兜铃配地榆、槐花
马兜铃入大肠经能清泄大肠之热;地榆、槐花凉血止血,其性下行,善治下部血热出血证。三者配伍,清泄大肠实热,凉血止血之力增强,适用于大肠邪热壅滞,便血、痔血,痔疮肿痛。
【鉴别应用】
生马兜铃与蜜马兜铃 二者为马兜铃的不同炮制品种。生马兜铃味苦性微寒,具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能,可用于肺热咳嗽或喘逆,痔疮肿痛;肝阳上亢之头昏、头痛。蜜马兜铃形表面棕红色,略有光泽,带有粘性,味微甜;本品偏于润肺止咳,能缓和苦寒之性增强润肺止咳的功效;并可矫味,减少呕吐的副作用;多用于肺虚有热的咳嗽。
【方剂举隅】
补肺阿胶散(《小儿药证直诀》)
药物组成:阿胶、杏仁、马兜铃、甘草、粳米、牛蒡子。
功能与主治:补肺清火。适用于肺虚久咳,喘促,久咳少痰,咽喉干燥,咳嗽痰中带血。
补肺汤(《张氏医通》)
药物组成:黄芪、牛蒡子、阿胶、马兜铃、甘草、杏仁、桔梗、糯米。
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清肺止咳。适用于气虚,痘毒乘肺,咳嗽不已。
八仙汤(《圣济总录》)
药物组成:马兜铃、桑根白皮、桔梗、麻黄、白茯苓、柴胡、陈橘皮、杏仁。
功能与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久患气嗽,发则奔喘,坐卧不安,喉中气欲绝。
【成药例证】
1、喘息灵胶囊
药物组成:何首乌、甘草、马兜铃、五味子、知母、盐酸克仑特罗、马来酸氯苯那敏(两者为西药成分)。
功能与主治:平喘、止咳、祛痰。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润肺化痰丸(鸡鸣丸)
药物组成:知母、阿胶、款冬花、五味子、马兜铃、麻黄、旋覆花、陈皮、甘草、桔梗、葶苈子、苦杏仁、清半夏、党参。
功能与主治:润肺止咳,化痰定喘。用于肺经燥热引起的咳嗽痰黏,痰中带血,气喘胸满,口燥咽干。
【注意事项】
1、服用马兜铃30~90g可引起机体中毒,临床表现为频繁恶心、呕吐、心烦、头晕、气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蛋白尿、血尿、肾衰竭、出血性下痢、知觉麻痹、嗜睡、瞳孔散大、呼吸困难。中毒主要原因是马兜铃所含的马兜铃酸是一种有肾毒性的化学成分;所含木兰花碱对神经节有阻断作用,并具有箭毒样作用。
2、本品含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3、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吐。
作者/编排:东莞市企石医院 主管药师 香雪芳
马兜铃酸,应该禁用。直接损害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