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一部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使前苏联著名导演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成为中苏文化交流的新的使者。这部影片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20年来在中国引起反响最强烈、最受欢迎的苏联影片。导演罗斯托茨基给人的印象是,精神矍铄而稳健有力,开座谈会时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常使周围的笑声此起彼伏。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罗斯托茨基1922年4月21日出生于雅罗斯拉夫尔州的第二大城市雷宾斯克。他当过骑兵,受过重伤,九死一生,还曾给斯大林献过花,见过赫鲁晓夫、高尔基、勃列日涅夫等人,他还曾因导演电影而被打成过九个月的反革命分子。

罗斯托茨基
但是罗斯托茨基却固执地认为:一个艺术家应该出于他自己对艺术的热爱而创作,不应该按计划的指定去反映什么,比如说按主题规定去表现某一题材。他拒绝各级机构派给他的任务,努力寻找能在银幕上表现出他的信念的题材。
上个世纪70年代,他把目光盯在了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上。罗斯托茨基深深地被这个故事吸引了,他找来作家瓦西里耶夫,决定把他的小说搬上银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拍摄完成后,罗斯托茨基较为满意,但是上面审片时却不满意,要求罗斯托茨基剪去影片中姑娘洗澡的30秒戏。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为了展现女主人公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勇敢面对残酷战争的强烈反差,罗斯托茨基安排了一场女兵洗澡的戏。这组镜头是在澡堂里拍摄的。拍摄现场除了导演、灯光和摄影,其他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入内。罗斯托茨基曾问过每一位姑娘,是否愿拍这组裸体洗澡的镜头?回答是一致的,既然剧情需要,谁也都愿意留下自己青春的身影。浴池外特意罩了层塑料薄膜,摄影机只拍下朦朦胧胧的姑娘裸体。总共拍摄了3000尺胶片,后来剪辑时只保留了30秒钟。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得知上面让剪掉这30秒镜头,罗斯托茨基大为愤怒,直接去找文化部长据理力争。“主张剪这段戏的都是笨蛋!这部片子是讴歌女战士的,她们都是姑娘,虽然是战争,但她们首先是女人。要让人们知道,这些姑娘有多美!全片3小时30分,洗澡只有30秒钟,这是美的升华,我不相信人们看了这组镜头就会变坏。”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但部长却耸起肩膀问:“难道您就真相信我们会允许一个男人进女浴室么?“
“如果您认为这段戏是黄色的,那就该将大卫、维纳斯的塑像全扒掉!”
部长表示爱莫能助,坚持要他把这段戏剪掉,否则不准公映。
罗斯托茨基坚持不剪,后来他把这部片子直接送到苏共中央,并申诉自己的理由。
三个月后的一天,文化部长找来罗斯托茨基,要他立即交出拷贝,影片立即要在全国公映,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不许动。

战争中的勃列日涅夫
原来勃列日涅夫看了这部片子后,激动得热泪盈眶。勃列日涅夫是战争中走过来的人,他跟罗斯托茨基一样都打过仗,对卫国战争中发生的事件、体验都很相似。
勃列日涅夫曾对罗斯托茨基说:“谢谢你,让我看了一部这么好的片子…”
几经波折,这部电影终于与苏联观众见面了。但令罗斯托茨基感到遗憾的是,这部影片在中国放映时,这30秒的戏还是被剪掉了。
我看的时候没有减
佳作[点赞]
好像女兵们最后都牺牲了!
非常经典的电影,最著名的是导演拍摄姑娘们的美好回忆时,用的是彩色胶卷,而拍摄战争时用的黑白色,以强调战争的残酷[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当年买了连环画,0.41元,买过最贵的一本连环画,结果看不懂[大笑]
看过
袁腾飞提到勃列日涅夫的诸多头衔中还有一个是人民艺术家,他用夸张的语气说:“这哥们儿成了人民艺术家了!(京片子)”
我看到的也没剪[呲牙笑]
拍的太好了!
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最经典的小说和改编后的电影!
女兵漂亮!战争残酷!电影好看!
这部电影我感受最深的,是女兵阵地被炸,最后的镜头有一只👠,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为了赶走纳粹,这群女兵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一部抗德神剧而已
现在世界上有一个名字叫苏联的国家吗[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不太喜欢看这部片子,因为战争太残酷,它真不应该发生在这么一帮青春焕发的女孩身上。
女孩子爱干净啊!
最经典的场面就是女兵跳河里洗澡
现在大批乌克兰女兵又上战场了...
是部好电影
苏联上世纪一二十年代的年轻人基本打光了,那些年轻人都是真正的苏联人,然后苏联断代了,在位置上的都是老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