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中,丢下学生逃跑的北大才子“范跑跑”,15年后怎么样了

惟梦闲人不梦君 2023-08-24 16:14:42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爆发后,都江堰光亚学校一位名叫“范美忠”的教师,被推向了舆论浪潮顶端。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在地震来临之际,丝毫不顾学生们的性命安危,独自一人率先跑到学校的足球场。

一时间,范美忠被全国网友口诛笔伐,他也自此落下一个“范跑跑”的绰号。

(范美忠)

然而,他本人并不觉得有错,甚至多次与网友据理力争。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究竟过得怎么样,是否还会为当年的行为后悔呢?

一、青年时的个人主义

地震暂时平息之后,范美忠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博文,以此解释他的行为。

在文章中,他大致说道:“我是一个崇尚自由和公正之人,而非舍命为人之人,在生死之际,除了女儿,再没有任何人可以让我主动做出牺牲。”

正如文中的思想,在他年轻时期,人生所奉行的是个人主义。

(范美忠)

范美忠是一名北大高材生,在大学里就读历史系。刚进北大时,校园里人才济济,许多历史系的学生对中外通史都能高谈论阔,这让农村出身的他,曾产生过一丝自卑。

不过虽然自卑,但范美忠并非服输之人。大学四年时间,他一直埋于图书馆内,在丰富多元的书海里,范美忠被西方平等自由民主思想所吸引,最终成为西式思想的拥护者。

那时的范美忠,意气风发,他认为国内教育过于刻板枯燥,无法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毕业那年,他曾逐一点评历史系的教授,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当时还在北大校园内掀起一阵风波。

(范美忠点评北大历史系教授)

后来到四川自贡蜀光中学担任老师时,范美忠依旧“离经叛道”。在高三语文课堂上,时常从诸子百家讲到西方哲学,从孟子讲到卢梭。

虽然这对高三学生来说很新奇,但如此紧张时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一些学生家长向校方举报他,不肯改过的范美忠,最终也被学校辞退。

失去工作后,范美忠开始进军文坛,发表过多篇文章,观点鲜明,却也十分激进。

如同所有正值青年的志士一般,范美忠想要“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不过,由于个人主义太过强烈,引来诸多人的批判。

(演讲中的范美忠)

没过多久,范美忠被迫回到老家,在都江堰光亚学校重新做起了老师。

对于范美忠来说,这所学校很特殊,它所奉行的个性化培养,与他个人理念不谋而合。但最为深刻的是,在这所学校,他成为了“范跑跑”。

提起那段往事,范美忠并不觉得自己有错。他认为,自己性格怯弱,在危险来临瞬间,根本无法思考,本能反应便是逃跑。

对此,一些网友表示理解,但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关键时刻的反应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性,范美忠身为老师,如此自私自利,是不合格的。

(都江堰光亚学校)

面对网友们的谴责,范美忠并没有低头,而是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以笔代刀地与网友针锋相对。最终,彻底惹怒了众多网友。

一时间,范美忠被网友推至风口浪尖之上,他的母校北大不得不出来表明立场,称北大以范美忠为耻。

与此同时,迫于外界和学生家长的压力,光亚中学的校长最终只得将范美忠辞退,教育部也撤销了他的教师从业资格证。

不仅如此,对于范美忠一直以来崇尚的人权与平等,也有网友作出反驳:“在美国,若是教师不顾学生健康和安全,也是会被开除资格的。”

(北大点评范美忠)

范美忠对于西方思想的了解并不深刻,西方所崇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这和个人主义是有区别的。

前者是以个人力量,达到个人、社会、国家利益最大化,是崇高的精神;而后者却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

面对这一“提点”,范美忠终于无话可说。

二、多年后的“田园野夫”

在谴责讨伐的浪潮声中,范美忠渐渐隐去,他受尽了批判,也无法找到工作,人生似乎就这样进入低潮。

(回归家乡的范美忠)

不过,范美忠富有想法,也从未放弃人生选择浑浑噩噩,在老家的山林深处,他和妻子创办了一所学校。

他让子女从当地的学校退学,亲自为他们授课。因为他坚信以他的能力,能够让子女得到更多宝贵知识的熏陶。

当然,虽然有很多网友并不认可他,但也有一些人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进这所学校。

在明朗的教室内,窗外绿树摇曳,阳光一如既往的明媚。范美忠经常在这里,与学生们长谈阔论,有时学生是孩子,有时学生是大人。

(范美忠给学生授课)

回到家中,范美忠又钻入老庄哲学之中,似乎受庄子的影响,他的性格也开始变得平和了许多。

不过,与老庄出世的思想不同,范美忠也在网上开设国学培训,期间还曾出过一些书。只不过因为他的“名气”,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与他合作。

后来,范美忠出现在一档节目中,从他的言语中,能明显感觉到他变了很多,不再那么犀利和激烈,取而代之地是一种坦然和平静。

尽管如此,当提及对教育的看法时,范美忠依然觉得,自己曾经的观点并没有问题。

(范美忠与《庄子》)

至于人们最关心的,“如果回到当年,是否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范美忠会用一种玩笑的方式回答:“我肯定会坐在教室里不动,也不会喊学生跑,毕竟教室是木质结构,本身没有危险。”

每个人心中的标准不同,他不会关心,更不会在意,他只知道,用自己的方式活着足矣。

(汶川大地震)

结语

有人认为,范美忠虽然得到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却遗漏了人性中的真善美。不过,这么说虽然逻辑自洽,但也免不了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得出的结论。

范美忠的行为虽然不耻,却也是人性本能。生死之际的行为,其实很难去评判对与错。毕竟,每个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谁能确定自己一定会做得很完美。

2 阅读:1320

惟梦闲人不梦君

简介:思君如百草,缭乱逐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