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套房子,过户到小然名下,这车钱我就出了。”林建业低头不语,指尖轻敲着茶几的神情,似是一番深思,又似一副无奈。这一句话,成了她再也无法忍耐的引火点。多年来的积累情绪,在瞬间突破了内心的界限。
这个叫小雪的女人,经历了两段婚姻的波折,人生的起起伏伏在她的内心刻下了深深的皱痕。从第一段婚姻中,她失去了信任的避风港;而在第二段婚姻中,她却开始重新审视“家”的意义。
第一段婚姻的黯然收场小雪六年前与前夫王志明结束了婚姻。那时,她的女儿小然刚满6岁。王志明经营着一家塑料厂,事业不断攀升,但归家次数却逐渐减少。她本以为这些是事业成功的代价,直到某天发现厂里一位年轻会计怀孕了。王志明选择了离婚。
为了女儿,小雪坚持提出两项条件:每月抚养费按时支付,以及留下教育基金。王志明答应了部分,掏出了20万作为教育保障金。这笔钱,她一直未曾触动。
离婚后,她带着小然住进一间单位分配的廉租房,依靠自己的工作和抚养费,努力维持生活。小然从未提出超出能力范围的要求,让小雪既心疼又自责。小然懂事地安慰她,称“我们会过得更好”。
与林建业的二次婚姻命运在她孤单时,带来了林建业。这名单亲父亲,带着比小然大五岁的儿子林浩闯入了她的生活。他无微不至,擅于沟通,甚至能让小然感受到久违的父爱。当这些缺失情感回归时,她在爱与家庭的愿景中再次动摇。
但,美好的生活久而久之开始暴露现实的裂缝。林浩的学业成绩堪忧,林建业便不惜动用家里的存款供他读私立高中,但并未见成效。后来,林浩放弃学业,声称要开奶茶店。这已让她开始埋下不安的种子。
剧烈冲突后的离别自从奶茶店赔钱,林建业竟又瞄准了小然的教育基金,提出“暂借给林浩买车”的请求。在一次激烈争吵中,小雪提议将林建业郊区的房子过户到小然名下作为交换保障,但却遭到对方强烈反对。
这场争吵打开了她深埋的疑问:“家”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林建业眼里只有林浩,而母女俩却像次要配角。这一晚,她终于说出了积压良久的话:“建业,我想清楚了,这婚,我们还是离了吧。”
离婚后的独立重拾小雪带着小然重新开始,简朴却平静的生活,反而让她感觉找回了自己的节奏。她用工作之余学起手工活,增加额外的收入,储蓄未来对小然的更多支持。虽然日子苦些,但心中踏实。每每看着懂事的小然,她暗自下决心:拼尽全力都是为了女儿能够拥有选择的权利。
半年后,林建业找到了她,递来一个信封,里面装满了整齐的百元大钞。他低头说道:“以前是我错了,现在想通了,钱拿去给小然吧。”
小雪愣住了,再未言语,只是接过信封。那一瞬,她眼眶微湿,内心却仿佛卸下了一块巨石。
小雪的成长感悟经历两段不完美的关系后,小雪慢慢学会了直面挫折。“生活本就不完美,但只要心里有光,就能找到一条新的路。”如今的小然也开始用她稚嫩的话安慰妈妈:“别担心,我们以后会更好的。”
是的,她懂得了,人生中会有无数选择,无论如何,只要不忘初心,生活总会走向更多的希望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