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平台上对“‘道’能不能被定义”这个问题争论得不亦乐乎。这个问题需要争论吗?《道德经》本身就有答案,为什么要外求?
关于概念和定义,《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讲的就是概念和定义的问题——“道”是可以“道”的,但“道”的方法、道的途径和道的结果并非恒定;而“道可道”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名可名”,即对包括“道”在内的所有事物进行概念和定义。
注:有人对“名可名”理解为单纯地“命名”,这是狭隘和错误的。“名可名”包括命名在内,但不仅仅只是命名。
人类出现以后,其主要任务就是对宇宙自然的万事万物进行概念和定义,赋予自然的物质世界以“逻辑外壳”,“自古及今,其名不去”揭示的就是人类赋予万事万物以“认知逻辑”的伟大实践——在人类出现以前,宇宙自然是“无名”的;人类出现以后,人类赋予物质世界以“认知逻辑”,万事万物才得以“有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讲的就是这个过程。诸多解读者将这句话理解为“实体万物的由来、演化和生发”,是典型的望文生义,离题万里而不得要领。
“无中生有”的方法——名,不仅仅是命名,换成现代的哲学和逻辑术语,就是“概念和定义”:名可名,就是对事物进行概念和定义。凡认知,就绕不过概念和定义;只要是对某种事物进行认知,就必须对之进行概念和定义,这是认知的基本规律。
问道华夏朋友认为“道”不可被定义
有的朋友认为一般事物可以概念和定义,唯有“道”,不可概念和定义,这是对概念和定义以及“道”的严重误解。
概念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简单来说,概念是人们对事物以及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它反映了事物的特有属性。例如,“猫”是一个概念,它包含了所有猫的共同特征,如毛皮、尾巴、四条腿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中的这些表述,都是在阐述“概念”生成的原理和过程,几乎所有的解读者将之理解为“宇宙和万物生成论”,这是《道德经》两千多年来不被理解的总原因。
定义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简单来说,定义就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或符号,描述一个概念所包括的本质特征或属性,以便人们准确理解和把握该概念。
概念、定义和名,基本上是等同的含义
无论是“概念”,还是“定义”,本质上都是主观产物,都不可能对认知对象进行全息反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人把“道可道,非常道”翻译为“道是可以道的,但所道之道并非恒道本身”,是非常正确的。但是这句话却千万不可如此理解,因为这样虽然非常正确、接近真理,但在逻辑上却是悖论,且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道是可以被道的,但可道之道不是原来的恒道】既千真万确,又是逻辑悖论
《道德经》的底层逻辑和立论基础就是“道可道、名可名”,对事物进行逻辑构建(概念和定义),从而“无中生有”产生认知逻辑和文明成果;然而,“道可道、名可名”又是主观的,所以“无中生有”而产生的认知逻辑、文明成果(概念和定义)又是相对的、片面的和局限的。人类的社会实践,就是围绕解决这一矛盾而展开,这就是《道德经》“无为”思想、“不争”思想、“反弱”思想,“玄德”思想、“常无欲和常有欲”思想、“冲气以为和”思想、“遵道贵德”思想、“知不知”思想……的理论根基。如果学习《道德经》参悟不透其中这些概念的根本联系,可以说《道德经》就是白读了。
明白了以上原理,我们再来看,老子对“道”的概念和定义首先需要说明:老子的《道德经》不是学术论文,不可能对“道”进行学术意义上的概念和定义。但是草蛇灰线、蛛丝马迹,“道”的概念和定义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文字上的逻辑勾连整理和提炼出来。我认为,“道”有非常明显的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宇宙自然本然、天然、自然的运行逻辑。这个运行逻辑是什么?其实我们人类是不完全知道、也不可能完全掌握的,在第14章中,老子描写道:
这段文字描写的就是人类认知产生前,我们所面对的认知对象——宇宙自然,在认知主体视角下“无名”时——即没有赋予任何认知逻辑的情况。注意我以上的表述:这是认知主体(人类)视角下的主观描述,并非是宇宙自然本身是“惚恍”的、“无物”的。有的学习者在文章中口口声声认为“道是惚恍的”,这样严重缺乏哲学思维和头脑的文字表达其实不适合学习《道德经》,所以解出来的《道德经》经不起推敲。
“道”是非常明确的真实存在,但是对于人类有限的认知来说,它是“惚恍、无名”的,这个“道”就是先天之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对我们人类来说:如果人类是盲人,它就是我们所摸的“大象”。我们可设想一下,“大象”在“盲人”的眼中是什么样子,那么“先天之道”在我们“人类”心中也是什么样子。
其实,对于这个“先天之道”,我们知道它是我们的“无穷无尽的认知对象”就足够了,这就是第一个道的概念和定义。除此之外,多说无益。
所以,如果你见到有人在文章中说什么“道如何如何”的表述,基本可以断定是在胡说。比如:道是宇宙的本源,道生养了万物却不私有,道辅助万物不干预,道是万物的总根源,道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道以弱的方式发挥作用……这些表述全是臆想加猜想,都是望文生义,曲解老子,生搬硬套。
第二层含义:可道之道(动),即对“先天之道”进行探索、发现和遵循的过程。“先天之道”对于人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剥离了所有认知逻辑后的“根”和“常”(参照第16章),它只负责呈现,不负责表达。人们要遵循先天之道,首先需要通过主观的能动性对它产生认知逻辑,即“由得而德”,否则它就是“惚兮恍兮、寂兮寥兮”的存在。许多解读者只承认有“先天之道”,在学习《道德经》时坚持“一道到底”,这是典型的认知障碍。
第二层含义的“道”是在第21章中进行阐述的:
试着给第二个“道”下个定义,就是:通过“名可名”的认知实践,对有物混成的“先天之道”中的“象物精信”进行认知逻辑构建的思维实践活动。
第三层含义:即通过“道可道、名可名”的人类实践活动,产生的种类繁多、与时俱进的文明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四大文明成果是:道、天、地、人。这层含义是在第25章进行阐述的:
这一段的脉络很清楚,主题也非常明白,就是人类如何从先天之道中“道可道,名可名”,从而形成“四大认知逻辑”。“强字之曰道”是给先天之道命名,是概念和定义的一部分;“强为之名曰大”是赋予先天之道以认知逻辑,即“名可名”。而被赋予“大”这个认知逻辑的文明成果有四个,那就是:道、天、地、人,这里的天地人不是“实体”,而是“概念”,缺乏哲学思维的读者是很难理解的。所以,通过这一段的学习理解,我们可以给第三层含义的“道”也下个定义:通过“道可道、名可名”的人类实践活动,从宇宙自然先天、本然的运行逻辑中,总结、提炼出的包罗万象的人类文明成果。
好多学习者对“道法自然”不理解。如果理解了“道的三层含义”,道法自然就不在话下:
道:包罗万象的人类文明成果(有、有名、认知逻辑、世界观、学科知识、后天之道……)
法:认知实践(取法、来自于、源于、产生于……)
自然:宇宙自然本然、天然、自然的运行逻辑(先天之道、无、无名、象物精信……)
文章最后再次强调:“一道到底”是解不出《道德经》的,只能将《道德经》搞成一锅咖喱饭。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第41章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这句话中的三个“道”是所谓的“恒道(先天之道)”吗?如果你是上士,你从哪里可以听闻到那个所谓的“恒道”,按照华夏论道老师的说法,这个“道”连定义都不可能,你怎么去“闻道”?“道”的标准是什么?需要遵守的条款在哪里可以见到、闻到?有几款几条?所以“一道到底”是经不起追问的。那么这里的所闻之“道”是什么?很简单,就是人类长期总结、提炼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后天之道”,这些“道”是长期实践经验和总结,我们采取拿来主义,照着学就可以了。还有“道隐无名”,“道”难道不是它的名吗?怎么又成“无名”了?同学们、朋友们,如果理解错了,你就不得不去挖空心思自圆其说呀,何必呢!
道=路
这是从认知逻辑角度解构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应该符合老子的本意或本义,但是否是全部尚可探讨。
道生一,一是起源,一生二,二是变化,二生三,三是规律,三生万物,万物是有起源、变化和规律的东西。但是,道并非一二三,也不是万物。为什么要有一二三?为什么要有万物?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才是道。道就一个字,包括了无和有,也包括了已知和未知。一件事物在出现之前需要什么?理由,动机,目的,道。
模糊不清的韵味只能够意想,相信科学认清现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个人组成社会,和谐共生就是目的,对于个人追求的是个人长久。对于社会追求的是众生长久。长久对应的层面不同那个要求不同。天有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何长久,从失去考虑。那个能走的长一点,久一点
故意说的神乎其神,其实极其简单的事,就是太阳。生地球天地,天地生万物。画下来一个圆形,就是太极。简单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