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越来越多人感慨“现在的男人养家越来越难了”?这话就像一记重锤,敲开了很多人的伤疤。
一打开朋友圈,抱怨声此起彼伏:“失业了”“没钱了”“吃不起猪肉”“房贷车贷”“孩子教育费”……
这些声音背后,是一个个普通家庭在经济重压下的挣扎。
有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负债率一路飙升,住房贷款占家庭债务大头。可人均可支配收入看着在涨,实际购买力却增长缓慢。
“收入大于支出”成了很多家庭的痛点。
而传统观念里,男人是家庭经济顶梁柱。可如今,这种角色定位却成了沉重的枷锁。
“你连家都养不起?”这类质问,是对男性经济能力的单一评判,也是性别角色的刻板偏见。
但养不起家,真就只是男人不够努力吗?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而真相就是....
真相一:经济结构在改革当下的社会正处在一个经济大变局的时代,很多事跟以前不一样了。
就说找工作吧,十年前,大学生毕业后能进银行、国企或者外企,那可是让人羡慕的事,工作稳定,收入不错,生活也挺体面。
可现在,这些曾经让人挤破头的“铁饭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银行被金融科技冲击,国企在改革,外企在中国市场也不好混了,好多中产阶级家庭的收入都变得不稳定了。
那些新兴行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等,虽然创造了好多财富,但这些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少数顶尖人才赚得盆满钵满,可大多数从业者,到了35岁就可能面临失业危机,职业上升空间也有限。
另外,资产价格上涨得比工资快多了。过去十年,一线城市房价涨了好几倍,可人均可支配收入才涨了两倍左右。
这就导致,就算工资涨了,买房还是越来越难。
其实,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全球性的,好多国家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我们国人现在经历的,只是全球性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罢了。
以前咱们父母那辈,养家就想着吃饱穿暖,孩子教育也大多是“放养”,压力没那么大。
可现在“养家”的内涵完全变了。先说住房,以前有个地方住就行,现在得追求好房子,成本直接翻几番。
好多二三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都超国际警戒线了,买房压力山大。
教育投入也越来越多,从公立学校到各种课外辅导、兴趣班、国际教育,教育就像一场军备竞赛,家庭负担重得不行。
还有医疗养老,人口老龄化加上医疗技术进步,家庭在这方面的支出压力越来越大,一场大病就能拖垮一个家庭。
另外,消费也升级了,社交媒体和消费主义让家庭生活标准提高,出国旅游、高端电子产品、品牌消费等,以前觉得奢侈的,现在成了很多家庭的“必需品”。
即便现在家庭收入比上一代高,经济压力反而可能更大,因为“养家”标准从温饱变成中产生活了,压力自然呈几何级数增长。
再回到这个问题来:“为啥现在好多男人都养不起家了?”
这不是简单的个人能力问题,而是经济在转型、社会在变迁、文化在重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时代变化太快了,“养家”的概念应该要被重新定义了。
真正的家庭责任,不是一个人把所有经济压力都扛在肩上,而是家庭成员一起面对挑战,相互扶持。家庭经济安全,也不能只靠某个人累死累活,得有更系统的社会支持。
如果不用“能不能一个人养家”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男人就能从这种焦虑里解脱出来,家庭也能找到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活法。
这不仅是男人的解放,也是女人的解放,更是社会往更平等、更包容方向发展的必经之路。
所以,“男人养不起家”的焦虑,说不定能成为咱们反思传统性别角色、重建平等家庭关系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