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语,大智慧,《庄子·盗跖》里的成语

寒珊课程 2024-03-02 06:45:45

“盗跖”为一人名,指称一个名叫跖的大盗,本篇以人物之名为篇名。《盗跖》内容的中心是抨击儒家,指斥儒家观点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主张返归原始,顺其自然。

本篇写了三个寓言故事,自然地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写盗跖与孔子的对话,孔子规劝盗跖,反被盗跖严加指斥,称为“巧伪”之人。盗跖用大量古往今来的事例,证明儒家圣君、贤士、忠臣的观念都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儒家的主张是行不通的,就连孔子自己也“不容身于天下”,因为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第二部分写子张和满苟得的对话,一个立足于名,一个立足于利,通过其间的辩论更进一步揭示出儒家说教的虚伪性,并且明确提出了“反殉而天”、“与道徘徊”的主张,与其追求虚假的仁义,不如“从天之理,顺其自然。

余下为第三部分,写无足和知和的对话,一个尊崇权势与富有,一个反对探求、抨击权贵,通过其间的讨论进一步明确提出“不以美害生”、“不以事害己”的主张。

以下是《庄子·盗跖》里的成语的整理和解析:

1、怒发冲冠/令人发指

【解释】: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 《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翻译】:盗跖听说孔子来的通告,大怒,眼睛瞪得像明星,头发把帽子都顶起来了。

【举例造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宋·岳飞《满江红》词

【近义词】: 大发雷霆、怒形于色、怒火中烧

【反义词】: 喜不自胜、欣喜若狂、喜形于色

2、作言造语/造谣生事

【解释】: 指编造虚诞的言辞。

【出处】: 《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技术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悌,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

【翻译】:盗跖对手下转化说,孔丘你花言巧语,妄称文、武,高冠博带,利用死牛肋骨算卦骗人,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已经骗了许多天下君主,让天下的文人学士们再也找不到人生的价值了,你妄作孝悌,而实际上不过是侥幸于想封侯与富贵罢了。

3、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解释】: 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不种田却有饭吃,不织布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出处】:《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技术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悌,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

【翻译】:见上条。

【近义词】: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4、摇唇鼓舌

【解释】: 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 《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技术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悌,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

【翻译】:见上条。

【举例造句】: 我正在这里指授进兵的方略,胆敢摇唇鼓舌,煽惑军心!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

【近义词】: 拨是弄非、花言巧语、巧舌如簧

【反义词】: 哑口无言、沉默寡言、默不作声

5、案剑瞋目

【解释】: 案:同“按”,握住;瞋:瞪眼。握住宝剑,瞪大双眼。

【出处】: 《庄子·盗跖》: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瞋目,声如乳虎案剑瞋目,声如乳虎。曰:“丘来前。若所言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翻译】:盗跖大怒,叉开两腿,按着剑柄圆睁双目,声音宛如哺乳的母虎,说:“孔丘你上前来。如果你所说的话合于我的心意就活,违逆我的心思就死。”

【近义词】: 瞋目案剑

6、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解释】: 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出处】: 《庄子·盗跖》: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翻译】:顺从我的意思则可以让你生存,违背我的心意则就让你死。

【举例造句】: 在她控制的文艺阵地,疯狂地实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法西斯统治。 周立波《一个伟大文献的诞生》

【近义词】: 顺昌逆亡、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7、南面称孤

【解释】: 南面:面朝南;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出处】: 《庄子·盗跖》孔子曰:“丘闻之,凡天下人有三德:生而长大,美好无双,少长贵贱见而皆说之,此上德也;知维天地,能辩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众率兵,此下德也。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而名曰盗跖,丘窃为将军耻不取焉。”

【翻译】:孔子说:“我听说,天下人有三种美德:身材魁梧高大,面目美好无双,无论少小年长高贵卑贱的人见到他都很喜欢,这是上等的德行;才智包罗天地,能够辨别诸多事物,这是中等的德行;勇猛凶悍果决勇敢,能够聚合众人统率士兵,这是下等的德行。但凡人们有此一种美德,就足够南面称王了。现在将军同时具备这三种美德,你生高八尺二寸,面目炯炯有光,嘴唇鲜红如涂朱砂,牙齿整洁犹如珠贝,声音洪亮合于黄钟,然而却被人叫做盗跖,我暗暗为将军感到羞耻并认为将军不应该获此恶名啊。”

【举例造句】: 将军降曹,欲安所归呼?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近义词】: 南面称王、南面称尊

8、贫无置锥/置锥之地/立锥之地/无置锥之地

【解释】: 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

【出处】: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汤、武立为天下,而后世绝灭;非以其利大故邪?”

【翻译】:姚栓不是曾经有过天下吗?他们的子孙现在则无立锥之地;汤、武不是曾经归为天子吗?可他们的后代还不是灭绝了?这后果难道不救市因为他们生前所获得的利益太大了吗?

【近义词】: 立锥之地

9、以强凌弱/倚强凌弱/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解释】: 凌:欺侮。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出处】: 《庄子·盗跖》: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舜作,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

【翻译】:然而到了黄帝时代,人们不再致力于道德关爱,却跟着皇帝和蚩尤在逐鹿开始了野蛮的战争,死伤无数,流血百里。到了尧舜的时代,他们开始建立统治制度,设立君臣关系,结果就是商汤放逐了它的君主,武王杀死了他的主子殷纣王。从此之后,这个世界就开始倚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的人,都是跟着他们学坏了。你现在还修什么文、武之道,通过花言巧语妄想拯救后世,你们缝衣浅带,矫言伪行,迷惑了天下多少的君主。这一切,难道不都是为了得到富贵吗?其实,天下没有比你们更大的强盗了。

【举例造句】: 于是一乡自为一国,一姓自为一群,以众暴寡,以强凌弱,牵邻之牛,割邻之禾,视为固然。 ★清·康有为《大同书》甲部

【近义词】: 倚势凌人、弱肉强食、倚强凌弱

【反义词】: 除暴安良、抑强扶弱

10、缝衣浅带

【解释】: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出处】:《庄子·盗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

【翻译】:见上条。

【举例造句】: 贤豪毕萃,升降有序,缝衣浅带,十有五人。 ★唐·李白《冬夜裴郎中薛侍御宴集序》

【近义词】: 逢衣浅带

11、止暴禁非

【解释】: 止、禁:罅;暴、非:指种种坏事。制止种种坏事。

【出处】: 《庄子·盗跖》:子用甘辞说子路,而使从之。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

【翻译】:你用几句好话就让子路成了随从,让子路摘去他高大的冠冕,解下他锋利的宝剑,甘心接受你的教育。天下人都说你能“止暴禁非”。

12、尾生抱柱/尾生之信/尾生丧身

【解释】: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

【出处】: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翻译】: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那女子却没有来,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

【举例造句】: 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二出

【近义词】: 尾生丧身

13、无病自炙

【解释】: 灸:灼,多指中医用艾叶等灼烧身体某一部分的医疗方法。比喻自找苦吃或自寻烦恼。

【出处】: 《庄子·盗跖》:柳下季曰:‘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炙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翻译】:柳下季说:“我那个弟弟没有让你不高兴吧?”孔子说:“没有,是我自己没事找事,自找的没趣。幸亏我跑得快,一边给老虎上食,一边给老虎溜须,这才幸免于虎口之险啊。”

【近义词】: 自找苦吃

14、虎口余生虎口逃生

【解释】: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出处】: 《庄子·盗跖》:“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翻译】:孔子说:“没有,是我自己没事找事,自找的没趣。幸亏我跑得快,一边给老虎上食,一边给老虎溜须,这才幸免于虎口之险啊。”

【举例造句】: 况我本是虎口余生,诸事久已看破。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七回

【近义词】: 绝处逢生、死里逃生

(本章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