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教主是反派人物,这可真不是我说的!

笑书神侠的快意江湖 2025-02-14 15:53:37

小编在春节期间看了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闲来无事写了篇观后感发布在自媒体平台。结果是引来一片吐槽,在众多不知出于何种居心的留言中,又引发了本人对于通天教主这位神仙人物的思考,于是就又发表了一篇题为《为通天教主洗白,请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的网文。昨日收到一位称得上确有真知灼见的网友留言,交流过程中又有所启发,颇感上篇文字的确论据不足分,同时我也要承认的是部分网友确实以自己的角度出发,是觉得通天教主是有些冤的,但也觉不排除某些键盘侠的起哄心理。那为详述本人见解,此番再来做一些补充说明,愿与有识之士共同交流探讨。

首先,我简述一下反对者的声音,概况总结为两点:一是天命论,二是无谓正反。天命论就是说在原著小说《封神演义》的故事里,一切都是上天注定好的,就如小说里第一回女娲娘娘了解到纣王对她的不敬,飞抵朝歌上空向下一望,掐指一算殷商还有二十八年的气运。这可以说为整部小说定了基调,也就是说这其间发生的所有事都是走个过场,最终结果已经由天定了,所有人的命数就都只能用天命来解释。而无谓正反呢,也基本是在全书维天命论的基调下,阐教和截教就是分工不同,阐教做的不全是无可争议的好事,截教做得也不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事,尤其是通天教主品行上更是可圈可点,甚至是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小编要肯定的是这些说法都不无道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再有,小编的观点只限于原著小说《封神演义》,可没有跟你探讨历史。历史上确有武王伐纣,如果以历史的角度去衡量,商周之间的政权交替,可理解为是阶级统治者之间的斗争。推翻了商建立了周,依旧是奴隶制社会,没有实质性改变。如果是讨论历史,小编也绝不会以正派和反派去评述。在小编看来历代的君主之中,就没有正反派之分,最多也就是个明君暴君之说。尤其是在改朝换代时期,就是前朝君主再残暴,起来反抗一方都说是要救万民于水火,但也决不能掩饰其自立为王的私心。

现在说回《封神演义》,原著小说是作者许仲琳根据民间传说同时加入个人思想编著成书。所谓演义,那么谁来写就一定会带有自己的主观倾向性,三国亦是如此。书中描写的纣王暴殄天物、荒淫无道、不辨忠奸、滥杀无辜,作者这样写,小编认为这就已经给他定义为是书中反派人物了。反之如书中所叙,西伯侯姬昌宽厚仁慈、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爱民如子,西岐更是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国泰民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就奠定了他正派人物的定位。小编认为这不是谁的理解,而是作者明确无误给出的定位。如果说其他人物尚存在争议,那么纣王帝辛与对应的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在小编看来就绝无再争论的意义。

也许会有网友说纣王是被女娲娘娘设下了圈套,在千年狐妖妲己的魅惑下做出了种种恶行。但不要忘了在原著第一回中,他可是对大地之母垂涎三尺,还不知廉耻的题写了一首淫诗,这可是其本性的暴露。即便受妖人迷惑,试问如果是一位有道明君可能会照单全收吗?甚至于杀妻诛子吗?没办法,这就是作者对人物的设定。

再说通天教主,前文中表述过,他截教门下徒众鱼龙混杂、禽兽各异,且不辨是非、良莠不齐,在小编理解这就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暗示了。这里也有网友会提出,截教的教义是“有教无类”,让万物都有一线生机。对此小编的看法是,截教给的不是生机,而是让其弟子在修习后可以延续生命活上个千万年,同时又教授了生存技能也就是法力。那他门下的徒子徒孙们在拥有了超能力后又做了什么呢?助纣为虐,站到了反派人物殷纣一方。所谓的挑唆,不服气要与阐教争长短,小编认为这些都不是理由,结果就是截教众人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通天教主虽对门人有过郑重警示:“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但他起码也得落个监管不力的责任吧。再说回收徒一事,有网友会认为通天教主怀着一种博爱的授业思想,就是说万物生灵,这要有向道之心,皆可修行。小编要肯定的是这种观点,可以说他有包容百兽的胸怀,那么他的博爱和胸怀结下的是什么因果呢?收徒时海纳百川,却忘记了政审环节,以至于众门徒大多品行不端,没将学来的技能用上正路。小编的理解,正是因为他的一视同“人”,而种下了恶果。

网上还有一种声音,是通天教主从不护短复活门下弟子,也没以大欺小对付过晚辈弟子,是受了多宝道人和金灵圣母挑唆才出山摆下诛仙阵和万仙阵。小编想说的是,

无论怎样他也是站队到了反派殷商阵营,或许有人会说他是冲冠一怒选择了激进的做法,他初心也本不是为助纣,但我要说的是他起码在变相助纣。仙界的事先说道这里,接下来咱们分析一下凡间的状态。

回到书中,假想置身于商朝末年的现实社会。纣王无道以至于兵戈四起,百姓民不聊生,而西岐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十足的一幅和谐社会景象。推翻殷商,西周治天下,人间处处如西岐,百姓安居乐业将迎来一个太平盛世。那么站队殷商是否就等于是与人民为敌?是在阻碍凡间走向正道。通天教主虽本无意助纣,但他毕竟还是用行动参与到了对抗正义一方的搏杀之中吧,他无论如何也是出来设阵与西岐为敌了吧?并且还造成了对方不小的伤亡。小编理解,他这就是在阻碍神州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而古往今来,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所有受百姓敬仰世代传颂的正面形象、英雄人物,又有哪个不是为黎民百姓着想呢?

最后小编想说,文学作品对于人物的描写塑造,都是由作者的个人好恶所决定。而在创作过程中,通常又会将正派人物描写的更近于完美化,将反派人物塑造的更趋于妖魔化。虽没悉心研究过史实中的武王伐纣,但我想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应该不至于像书中那样恶贯满盈,而周文王也未见得就会如此的仁德贤明。而在《封神演义》中,一切都由著书者许仲琳所定。同理,阐教门下个个道骨仙风亦是在完美化,截教徒众尽是飞禽走兽既是在妖魔化。而书中所谓的天命论,等于是作者对通篇小说的命题,截教与阐教的争锋对立,是通过故事的推进在进行论述。简言之,就是作者动笔著书前,先明确了商周分别为正反两派,又拟定了题纲,再以此展开来讲故事。否则小说也就写不出一百回了,一句“武王伐纣打赢了”七个字就全说明白了。

所以小编认为,尽管通天教主貌似很委屈,但在书中他就是一个反派人物,这不是区区在下的观点,而是作者给他的人物设定。

1 阅读:101
评论列表

笑书神侠的快意江湖

简介:80后,爱看电影、爱体育、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