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归途廿九载春秋——哈尼族男子陈院龙的归家故事

湘潭在线 2025-04-08 10:27:59

全媒体记者 吴珊

寒风刺破湘江水雾的那个清晨,市救助站巡街车的大灯划开桥洞阴影时,没人想到这个蜷缩在废弃售楼部里的流浪汉,体内竟封存着跨越29年的光阴密码——他记忆中的名字和家乡,不过是命运抛出的第一个谜面。当湖南与云南的民政网络编织成寻亲经纬,当砖厂废墟上的鞭炮声惊醒沉睡的土砖房,一个被岁月碾碎的名字,终于在1500公里的跋涉后,重新长出血肉与温度。这场跨越山河的救赎,不仅揭开了中国版图上最温柔的守护密码,更让“回家”二字,成为了照亮所有迷途者的永恒星河。

陈院龙一家团聚后一起用餐。(图片由湘潭市救助管理站提供)

寒夜一束微光

临近春节,湘潭市最低气温跌破零摄氏度。在青少年宫附近的废弃售楼部内,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张灯和同事掀开一块发霉的木板,手电筒的光束下,蜷缩着一个瑟瑟发抖的身影——面黄肌瘦、头发板结、羽绒服破洞处露出发黑的棉絮。这是他们“寒冬送温暖”中发现的一名流浪者。

“大哥,跟我们去站里避避寒吧?”张灯蹲下身,轻声问道。男人眼神躲闪,含糊嘟囔着:“不去,你们是骗子。”连续3天的劝说均以失败告终。直到1月15日,刺骨寒风裹挟着冻雨,张灯和同事们捧着热腾腾的姜汤再次出现:“大哥,喝完这碗汤,您再决定去不去。”男人皲裂的手指触到搪瓷杯的温热,忽然红了眼眶。

回忆深锁乡关

在救助站的单间里,暖气驱散了流浪男子眉间的冰霜。工作人员送来新棉衣时,他正盯着电视里的天气预报,他忽然抓过纸笔,颤抖着写下:“杨金文,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大理村。”

“查到了!”寻亲工作组欢呼声未落,贵州公安方面的回复却如冷水浇头——查无此人。整个春节,救助站工作人员一直没有放弃,仍在反复核对信息,多次对接贵州安顺的公安、民政等部门,却仍是毫无头绪。

3月份湘潭市救助管理站的例会上,站长曾昭虎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决定:开车前往关岭县大理村,一定要帮杨金文寻到亲人!3月24日,就在准备启程赴黔的前一天下午,流浪男子突然找到工作人员,眼神前所未有的清醒,他拿起笔斩钉截铁地划掉“杨金文”,在纸上圈出“陈玉龙”三个字,并写下“元江、玉溪、安定村”。

张灯立即拨通云南民政部门电话。七旬老村长在电话中颤巍巍喊出:“阿龙啊,好多年前就失踪了,没想到人还在!”深夜11点,视频中,儿子陈陆真与从未谋面的父亲第一次连线。尘封29年的记忆如决堤洪水涌来,这名男子的真实姓名为陈院龙,哈尼族,家在“彩云之南”的玉溪市安定乡大班碧村。

长车碾碎星霜

3月25日清晨,湘潭市救助管理站的救助专车启程。一路上陈院龙的记忆越来越清晰,他记起了曾经辛酸苦楚的经历:“三百块工钱……他们用铁锹打我……”他后背的旧伤疤无声地诉说着惨痛的过去,他曾被骗到黑砖窑,日复一日地辛勤工作,不但拿不到一分钱工资,还不断地遭到黑心工头的殴打。至今他也说不清是怎么逃出来的。陈院龙的遭遇让他身上的悲情色彩更浓了一层,救助人员心中默默想着:“一定要让他有个安稳的晚年!”

当救助站的专用车辆拐进玉溪市安定乡大班碧村时,土坯房前已挤满百余人。拄拐的村长颤巍巍地拿出了最原始的仪式,在桥头迎接多年未归的游子。泛黄的户口簿仍保留着“陈院龙”的信息,蓝黑钢笔字迹旁贴着1988年的黑白照。老村长说,儿子陈陆真虽然从未见过父亲,但他坚持:“只要没见到父亲的遗体,我就坚信他仍在世上,他的户籍要一直保留。”

“阿哥!”弟弟陈院生扑上来时,陈院龙却后退半步——当年离家时还是青葱少年的弟弟,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中年人。直到辨认出对方,兄弟俩才相拥而泣。

女儿温昌艳的泪水打湿了父亲的新棉衣:“爸,这是我的结婚录像,您当外公了……”画面里,外孙女周岁宴的空椅上特意摆着碗筷。儿子陈陆真抚摸着父亲的手,慎重地表示:“房子我会找人翻新,以后您就在这里安度晚年,我和姐姐会常回来看您,今后的生活您不必担心……”

孤舟终泊归岸

清明前夕,湘潭市救助管理站与千里之外的云南省玉溪市安定乡大班碧村还保持着视频联系。陈院龙的身份证正在办理之中,老家的老砖房也在修缮,陈院龙在镜头前很开心,他表示,出村之前他是一个农民,种地是他的本分,现在他要捡起扔掉的锄头,把村里分的自留地种起来,这能保障他今后的生活无忧,儿女们很孝顺,他的生活有盼头。

这场横跨湘黔滇三省的救助行动,背后是湘潭市救助管理站的制度创新,以“温馨救助、亲情服务”为理念,以“莲心爱民”党建品牌为依托,以全国性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为契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做好、做实救助工作。“每个救助故事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和事。”站长曾昭虎指着墙上的救助数据说:“让救助对象平安顺利回家,是我们民政人努力的目标。我们将继续努力,以自身辛苦指数,标高救助对象的幸福刻度。”

这场历时76天、跨越1500公里的救助,不仅让破碎29年的家庭重聚,更见证着中国救助体系从“生存保障”到“尊严守护”的跨越。陈院龙的回家故事告诉我们:当制度设计闪耀着人性的温度,每个生命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0 阅读:9

湘潭在线

简介:湘潭市委市政府新闻信息门户网站。在这里,读懂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