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街头某汽车公司,上演了一出职场荒诞剧:员工刘某竟在同事工位上涂粪便,被公安机关拘留5天,公司顺势以“旷工”为由开除。
刘某不服,索赔29.1万,一路告到高院,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这事儿,到底谁对谁错?

故事得从2019年3月1日说起。
北京某汽车公司员工刘某,不知哪根筋搭错,把粪便涂到同事工位上。监控一查,证据确凿,涉嫌侮辱他人,当场被警方带走。
3月7日至12日,他被行政拘留5天。公司没闲着。
3月6日,刘某没来上班,公司查了打卡记录,发现他压根没露面。
3月9日,一条短信拍过来:“你旷工了,解除劳动关系!”
刘某火了,觉得自己被拘是“不可抗力”,怎么能算旷工?一纸诉状递到仲裁,讨要29.1万赔偿,官司从一审打到高院,愣是没翻盘。

刘某喊冤:“我被拘留没法上班,哪来的主观故意旷工?
公司这是违法解雇!”他觉得自己是被动的,公司得保他的饭碗。
公司冷笑:“你自找的祸。3月6日拘留前就没来,拘留期间更别提。《员工手册》写得清楚,旷工3天可开除,你还签了字。”证据一摆:打卡记录空白,违纪通知齐全。
法院咋判?高院一锤定音:“违法导致的后果,自己扛。旷工就是旷工,不管啥原因。
公司制度合法,解除没毛病。”刘某想翻案的证据呢?拿不出来,败诉到家。

这事儿揭开个硬核道理:旷工不看你故意不故意,只要没到岗就算数。
专家说,行政处罚是处罚,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两码事,别指望拘留能当挡箭牌。
职场里,这是个血淋淋的教训。涂屎一时爽,代价却是饭碗没了还赔钱。
网友调侃:“这操作,脑子进粪了吧?”企业也得长心眼,制度得签到位、条款得明白,不然也容易翻车。
法律不惯着,谁违法谁买单高院判决掷地有声:“法律不护着滥用权利的人。”
刘某的29万梦碎,违法的锅自己背到底。
你咋看?公司开除合理吗?要是你碰上职场纠纷,会咋维权?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