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民李女士最近收到一张1.5万元的燃气欠费单,燃气公司甩锅“系统漏传数据”,没打招呼就停了气。
郫都区一用户更离谱,入住半年没人抄表,突然被通知欠费上千元。
燃气费账单像噩梦,市民叫苦不迭:“表转得比心跳快,账单比房价涨得凶!”这“天价燃气费”,到底谁在“宰”人?
乱象背后,矛头指向燃气公司。
2024年,成都燃气投诉超1996件,估抄虚报、计费混乱、补录不透明成了老大难。网友怒了:“燃气公司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霸王条款没人管,市民只能当冤大头?”

一、新规核心:企业犯错,市民不买单
“多收必退”定了调
四川新规一锤定音:燃气计费出错多收钱,企业得全额退款,还不许收违约金。以后再拿“系统问题”当挡箭牌,行不通了!
检测透明化
市民不服账单?可以申请第三方检测,误差超标,费用企业掏腰包,还得换新表。这招让“糊涂账”无处遁形。
服务监管升级
燃气公司得公开服务标准,24小时抢修电话必须接通,政府还设社会监督员盯着,管理不能再“摆烂”。

二、新旧对比:从“踢皮球”到“动真格”
案例看变化
新规前,龙泉驿一用户被系统漏洞多收1.5万,燃气公司退了钱就完事,没人担责。现在呢?企业得主动退费,还得自掏腰包检测,敷衍不了。
责任压实
估抄瞎写、计费乱套这些老毛病,直接列入政府年检重点。违法成本飙升,燃气公司再不敢“踢皮球”。
三、乱收费的黑洞:管理、技术、监管全拉胯
管理乱象
抄表员随手估数据,1065吨写成1160吨,差价谁掏?用户掏!补录账单不通知,市民稀里糊涂背锅。
技术漏洞
老旧系统只回传后三位数,一用户67个月漏抄5025立方米,账单一出吓死人。技术不升级,坑的还是老百姓。
监管缺位
燃气公司自定规则、自查问题,市民投诉像对牛弹琴。“既当选手又当裁判”的日子,咋能不乱?

行动呼吁
新规来了,“燃气费玄学”能彻底完蛋吗?企业会不会“换汤不换药”,还得盯着看。市民别光生气,新规是武器,得会用!
每月拍表留证据,缴费单留好,账单不对马上申请检测。
想根治乱象?得公开燃气公司成本和利润,引入第三方审计,把“灰色漏洞”堵死。
你咋看?新规够力吗?评论区聊聊吧!
声明: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并融合个人观点精心撰写。我们确保信息准确可靠,同时保持观点客观公正。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