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30年,造车21年,敢在哪里?

新能源观察者 2024-11-21 10:33:19

敢,王传福一字总结比亚迪30年。

11月18日,比亚迪集团举办公司成立30周年庆典,同时下线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Z9。

此时此刻,比亚迪的成就,当然应该大书特书。

见微知著,庆典活动的举办地点,比亚迪深汕工厂,就很值得说道。这里是比亚迪新建的工程,未来将要建设4期,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深圳为这座新工厂,专门配建运输汽车的港口:小漠港。

深圳成就比亚迪,比亚迪没有辜负深圳。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说:“如果不是来了深圳,我就不可能有创业的念头,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比亚迪。”

比亚迪将汽车生产资质迁到深汕合作区,再买8艘船,就为干一件事:向全球出口汽车。

在当地人眼中,没有比亚迪,深汕合作区没有活力。而有了比亚迪,深汕合作区就是汽车之城,未来有机会与德国沃尔夫斯堡齐名。

一家企业撑起一座城,是世界顶流公司的标志。

从1994年至2024年,从小厂房到撑起一座城,比亚迪30年的成就,王传福总结,就是因为“敢想敢干”的精神。

那么回到汽车这条业务线上,比亚迪的敢,又敢在哪里?

01

被叫“比三万”,不误技术研发

时间拉回到2002年7月31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是对电池公司比亚迪的褒奖,但上市不是王传福的终极目标。

他的思考是:“当我们把电池,做到了世界领先,我开始思考更长远的未来,开始寻找一个与电池相关的、更大的产业。”

汽车被王传福选中,并不是偶然。

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是,王传福在决定做汽车之时,并没有驾照。但王传福与汽车结缘,比大多数人所了解的要早。

1998年,广东省政府组建了“电动车协调小组”,比亚迪因为造电池很出名,被邀请加入。

1997年,比亚迪把镍电池,装到试验车上。

2002年,比亚迪把锂离子电池,装到试验车上。

这些与汽车结缘的故事,促使王传福思考电池与汽车的关系:

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未来汽车市场规模肯定很大,而中国的能源特点是 “煤多油少”;

煤可以用来发电,电可以存储在电池中,给电机供电驱动汽车;

中国自主品牌绕不开的汽车三大件,要想赶上很难,绕道超车、发展新能源,才是唯一出路。

因此比亚迪公司上市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03年,王传福就决定收购秦川汽车,比亚迪正式开始造车。

关于王传福如何孤独一掷、力排众议收购秦川汽车,江湖上不乏各种传说。现在可以100%确定,王传福当初高价买造车入场券的决定,毫无疑问是对的。

2004年比亚迪首车316进行内部展示,经销商看车后,大家觉得没戏。而光是316车型的模具费用,比亚迪已经砸进去几个亿,在当时可以买下一幢深圳福田商务区的办公楼。

王传福纠结一个晚上,还是决定推倒重来。

在连续买了十几辆车拆解学习之后,比亚迪的首款量产车F3上市, 短短14个月就达到10万销量,创下中国自主品牌的销售记录。凭借F3的热销,王传福甚至短暂成为中国富豪排行榜的榜一大哥。

F3热销之后,比亚迪终于能潜心发展新能源车:

2008年,比亚迪第一辆插电混动轿车F3DM上市。

2010年,比亚迪第一辆纯电动轿车e6上市。

2013年,比亚迪第二代DM技术轿车秦上市。

2015年,比亚迪542战略首发车唐上市。

可惜的是,新能源车的上市没有为比亚迪带来质的改变,甚至销量达到顶峰后还有所下滑,月销量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在3万辆左右,比亚迪被戏称为 “比三万”。

2019年是比亚迪的至暗时刻,当年比亚迪汽车销量不到50万辆,利润仅仅2亿多元。王传福谈及这段历史,也曾潸然落泪,可见彼时之艰难。

但就是在这样的至暗时刻,比亚迪也没有放弃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上的投入,才有了后来的辉煌进程:

2020年装载刀片电池的汉EV上市。

2021年采用DM-i技术的秦PLUS、宋PLUS上市。

刀片电池,DM-i插电混动技术,促成了比亚迪的腾飞。

保持技术战略定力,敢于坚持发展磷酸铁锂电池,敢于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技术两条腿走路,是比亚迪30年,造车21年,汽车业务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02

坚持技术长期主义

从造车开始,比亚迪就坚持发展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

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高,充放电次数多,原材料不含稀有元素,成本更可控。至于劣势,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比不如三元锂电池。

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车,创造出多项记录。比如2010年发布的初代e6车型,就实现30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是同年纯电动汽车平均水平的3倍。

但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在2017年遇到挑战。

汽车续航里程和动力电池包能量密度比,成为领取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技术标准。磷酸铁锂电池汽车,达不到技术标准,没有补贴,也就没有市场。三元电池能达到标准领补贴,迅速占领市场。

比亚迪因此跌入至暗时刻。

刀片电池

直到2020年,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才让磷酸铁锂电池回归市场主流。

刀片电池依旧采用磷酸铁锂材料,但外观大变样,从“铁砖头”模样,改成形如刀片的封装形式,再将多个刀片电池组成电池包,大幅提升成组效率。

在电池制造工艺上,也一改传统的卷绕工艺,改为叠片工艺,提升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

在技术改进之后,装配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汽车,能够实现与三元电池车同样的性能,但安全性更高。

刀片电池能够通过动力电池单体的穿刺试验,钢针穿过动力电池后,不会引发明火。但三元电池在被穿刺后,会立刻起火爆炸。

首发车型汉EV上市后一车难求 ,后续汉车型已经发展成为中级和中大级轿车市场的销冠。现在比亚迪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全部搭载磷酸铁锂电池,月销量已经突破50万辆。

比亚迪敢于坚定发展磷酸铁锂电池,背后原因是刻在骨子里的技术信仰。

比亚迪中央研究部合影

早在比亚迪集团成立之初的90年代,王传福就组织成立“中央研究部”,招聘顶尖人才,研究锂离子电池最底层的机理,在年收入千万级别之时,斥资370多万购买昂贵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用于研究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技术。

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上路线上坚持18年,才换得刀片电池的一朝成功。

比亚迪的敢,就敢在坚持技术长期主义。

03

技术战略不妥协

2022年电动汽车百人会上,王传福提出建议: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

彼时纯电动汽车备受追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否能被算成新能源车,出现争议。

时间能证明,王传福技术战略的成功。

今年10月,比亚迪插电混动车销量突破31万辆,同比增长62.23%,增速大幅超越纯电动汽车。

竞争对手,也证明比亚迪技术战略的成功。

时至2024年,只造纯电动车的企业,所剩无几。

曾经专攻纯电动车的企业,纷纷调转车头,“电改油”重新发展插电混动技术,其中插电增程技术成为各家发展重点。

比亚迪的插电混动技术发展到第五代,增程是该技术的一种工况。低速用电驱动,发动机只发电。高速时则由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前进,效率更高。

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秦L DM-i

今年5月上市的秦L DM-i,满油满电的续航里程超过2000公里,这意味着加满油从西安出发,可以向东跑到黑龙江,向西跑到新疆,向南跑到广东,一箱油跑全国成为可能。

从2008年F3DM上市,到2024年第五代DM量产装车,比亚迪在插电混动技术研发上,坚持了17年,终于被市场证明,插电混动技术路线是对的。

比亚迪的敢,正在于敢用技术满足市场需求,而技术向资本妥协,迎合资本需求。

04

敢想敢干,再战智能化

比亚迪对于技术的坚持,已经深入骨髓。

这当然离不开王传福本人对技术的执着,他本人就是一个工程师的角色。巴菲特曾用爱迪生来形容王传福,而王传福在做重要决策之时,确实会向工程师一样,分析技术。

王传福曾说:“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我能这么坚定造新能源车,本质上还是因为我们在做战略决策时,首先分析的是技术,技术能让我们看到更清晰,能看得更长远。”

今日的比亚迪,已经无可阻挡,但并不是没有危机。

智能化,智能驾驶,汽车智能生态大潮波涛汹涌而至,比亚迪赢下电动化的上半场,但在智能化的下半场,还没有确立领先优势。如何用上半场的经验,赢得下半场,是留给王传福和比亚迪的新课题。

就在30周年庆典上,王传福宣布将人工智能和汽车的结合定为重点发力方向,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智能化技术。

近日传出比亚迪在智驾领域的新动作,以及比亚迪在半导体领域的先发优势,外加比亚迪对于技术的执着,对技术长期主义的坚持,让人们对比亚迪的智能化下半场,充满期待。

不该被遗忘的事实是,王传福高考时的第一志愿,是无线电专业。对80年代的人来说,无线电收音机的别称,就是半导体。

如今,那个期望学习无线电半导体,热爱技术,敢想敢干的男孩,要在智能化上发力了。

0 阅读:0

新能源观察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