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隐士的陶渊明:超脱生死的洒脱性

旺尚聊历史 2023-04-25 14:17:08
引言:

当回顾历史之上种种文化瑰宝的时候,那些或优美或华丽或朴实的文字之间无不传达着作者的种种情感和触动,这些来自于文人内心深处的力量在长久的岁月之中流传着。

在面对人生困境,被种种忧愁所烦恼的时候,大多数人可能会感到伤感和寥落,在古代这些无法得志的人便成为山林中的隐士。

而东晋时期陶渊明却在隐士的路径上慢慢找到了人生的豁达之境,将人生的生死和荣华放在身外之处,在乡野之间找到了本我,人生境界中达到了超我。

洒落的生命境界,悠然看尽世间繁华

在东晋时期,很多文人在面对世 间的纷扰之后,选择了隐居山林,从而不问世事,专心于自己的人生境界之中,陶渊明便是隐居的其中一员。

但是陶渊明却与普通的隐士不同,旁人常常因为无奈于世间的黑暗选择隐居避世,陶渊明却在身居官位时,对官场之事丝毫不感兴趣。

在为官之时,面对种种繁琐之事,他心中对官场的厌烦和乡野的向往两者相互交织缠绕在陶渊明的心中,使其生活在矛盾纠结困顿之中。

最终对于山林的向往打破了陶渊明心中最后一道防线使其下定决心,陶渊明抛弃了来自外在给予的浮华和名利,将所谓的地位、面子抛之脑后。

几番痛苦的选择之后,陶渊明彻底告别官场,回到了乡野之中,每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夕阳之中静静地看着云起云落。

在历史之中,陶渊明这一决定几乎是开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他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原本传统社会价值下规范下的生活方式,而是将自身的境界提升放置在第一位。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提出陶渊明是历史之上唯一达到“静穆”这一古典美学特点的,给予了极高的赞美和评价。

而陶渊明并不追求外在社会给予的物质价值,而是追求一种超脱淡泊的人生境界,远离于繁华的尘世,追寻内心的情感价值。

这种洒落的生命境界在人人追求封官进爵的古代是具有开创性的,启发了后代的种种文人志士,给予其不一样的人生参考。

同时,陶渊明在作为隐士之时与其他的隐士也有所不同,在古代常常有很多隐士在山林中进行隐居,并且做出一些惊世骇俗之举,在社会引起广泛的讨论。

而这种隐居常常是带有目的性和媚俗性,企图获得一些外在的名声,满足自身的虚荣心,但是陶渊明的隐居却大大不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在闹市之中隐居,将自己隐藏在人间浮华地,但是却感知不到闹市中的吵闹,提出当精神状态达到一种宁静时,便能够独立于喧嚣之外。

在儒家价值观主导下的世俗化认可占据人生主要方向的古代,不追求整个社会的承认,仅仅只关注内在境界的提高和满足,将“心”放置在浮华的世界之外。

这种不在乎外在条件,只追求自身内心的静穆打开了古代文人对于隐居的新视角,彻底抛弃了外在的俗,将人生理想从世俗社会之中剥离出来。

陶渊明澄明、淡泊、旷远的人生境界成为后世很多人所追寻的一种精神状态,但是却无法达到,也慢慢变成了文学史上符号化的象征代表。

这种思想在后世浸润着很多人,其中苏轼就曾经愧叹比不上陶渊明,认为“世事缠绕之”,无法达到和他一样的境界和状态。

同时,陶渊明也成为隐士的代名词,文人潜意识地将陶渊明看成隐士的典范,并且希望学习到他旷达洒落的人生观,彻底改变了以往的隐士观念,将隐居落到了真正的实处。

随着时代发展,陶渊明也赋予了真正隐士不一样的精神内涵,引导着文人追寻精神境界的提高,而不是累于外在名利的烦恼,形成旷达高远的人生境界。

当面对官场沉浮时,很多人也正是受到了陶渊明思想中美好自然人生境界的吸引,抛弃以往的陈旧观念,开始选择不一样的人生历程。

洒落豁达的人生观成为陶渊明最为杰出的思想之一,并且一直延续到悠久的历史之中,在世俗社会中成为理想化的人格追求。

超越贫与富的交战,摆脱穷与达的烦扰

陶渊明在做官与回归田园之间的犹豫纠结,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便是世俗社会中对于身外之物的追寻,面对人性生来对财富的欲,陶渊明在经历千帆之后做出了自己选择。

而陶渊明作为一个家境并不富裕的读书人,在面对贫穷时自然会生发出和普通人一样的畏惧之心,“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便写出了他在困顿时的失意和迷茫。

但是出世做官却又不是他心中所愿,只会为其平添烦恼,难以使其达到真正的浩然之境,于是这种烦扰便成为了陶渊明是否做官的最大难题。

这也不仅仅是陶渊明一个人的难题,更是来自古代千万文人心中最大的忧愁,而很多人最终却屈服于世俗之下,选择成为浩渺人烟中的一瓢。

可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陶渊明也只是沧海一粟,达到洒落的人生境界需要面对许多的烦恼,但是他却在有限的生命坚定不移地追求自身的价值。

《论语》中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

但是却很少有人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君子,大部分文人心中保留着对于君子高洁品行的向往,但是面对世俗之物的诱惑却无法置之度外,于是便长期陷入精神的困顿中。

但是陶渊明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他没有决断地选择其中的一方,而是在真正有所体会之后追寻自己的内心,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在面对内心的天人交战,事多烦忧以及世俗社会的认可时,对人格的坚守无疑是对陶渊明的一次挑战。

而当他抛弃外在的物质赋予其的价值时,他便真正成为超脱于世俗之外的隐士了。

贫与富几乎困扰着每一个在世俗社会生活的人,来自他人的比较是无穷无尽的,究其一生也很难摆脱。

陶渊明也是耗费了多年才彻底摆脱来自他人所带来的精神负担,并且他的本性是非常积极进取的,而不是在山野中迷失了斗志。

同时来自他人的比较自然会激发着人不断向上,但是陶渊明却摆脱了世俗之欲,将对志的追求内化在心底,达到豁达淡泊的人生境界。

传统儒家思想倡导通过现世形成的功德,从而达到成就并且确立自身价值,这也是自古以来所有文人志存高远的文化投影,更是造成心中困顿的根源。

而陶渊明年少时分和古代的所有人一样曾经立下匡济天下的大志,但是在仕途中无法得到真正的乐趣,本性中对于山林的向往和精神中的文化传统一直相互交织和纠缠。

在多年的选择中,陶渊明最终选择了完善自身生命境界的隐居方式,摆脱心中的矛盾和痛苦,重新考虑人生的意义、价值,进行了发自内心的地深层次抉择。

所以当陶渊明放弃了世俗社会的认可,不再追求在官场上的成就,不以贫贱为耻,便真正形成了洒落超脱的人生境界。

陶渊明实现了“守拙归园田”,并且形成了“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的人生观念,致力于了朴实真诚的性格追求,只想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真人”。

这种思想将传统世俗中文化的投影彻底挣脱开,只追求自身的价值取向,并不盲目地随和大众走向,并且真理也传达后世,一直浸润着古代文人。

虽然陶渊明本人也非常看重对于个体生命价值中对于自由的追寻,而庄子的著名学说“齐物论”,便是认为世间万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差别,更没有是非、美丑之分。

陶渊明的思想与其有重合的地方,但是也有着很多的差别和不同,“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便展现了他的铮铮风骨。

这种思想并不是如同庄子一样超离于万物之上,或者抛弃自己的价值观,而是通过对道德的自我要求和规范和对“欲”的克己。

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正是对于儒家思想的诠释,展现出“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的人格典范,达到了真正的中庸之境。

陶渊明处于世人眼中穷困潦倒、困顿失意的境界时,他并不会如同世人所想一般感到难受失意,而是在这种人生状态找到快乐。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夏天在乡野中找到田园野趣,与山中清风一起在空旷的田地间找到清新的感受,将世俗的眼光抛之脑后。

在乡野中间,晨起观朝露,闲来抚琴赋诗,偶与友人把酒言欢,在平淡朴实中找到生活的真谛和快乐,坚守自我,保持本真。

陶渊明认为人生的乐趣是有限的,并不强行追求追寻多余的喜乐,而是在自己的生命路程中专注于自身所得,并且常年保持知足常乐的人生境界。

只有不因为富贵而有所动,不因为贫贱而臣于外,人生才能感受到“真复乐”,而不是在外在世俗的乐趣中渐渐成为浮华的傀儡。

无论外界发生什么纷扰繁杂,陶渊明始终将生活的重心放在身边琐碎之事上,在保持一定关心的同时,专注于自己内心的境界提高。

这种思想理念在以士农工商为主要阶级划分,儒家思想理念为主导价值观下的社会是具有开创性的,给予了世代文人很多启发。

同时,这也并不是一些官员在受到挫折之后,产生畏惧担忧心理,逃避般地躲避来自外界的评价和看法,而是真正从内心出发选择生活方式。

这种思想成为后世对于真正隐士的最高赞美,正所谓“大隐隐于市”,陶渊明能够在吵闹中找寻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并且一直坚守内心,不顾外界的纷扰。

而在今天,对于贫与富的超越和穷与达的超脱,正是很多人在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在灯红酒绿之下发自内心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求的人生理想。

而陶渊明思想中所浸润的价值观念也正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地方,摆脱社会大众对于在声望、名利上的认可和烦恼,从而找寻真正的自我。

对生与死的超越,成就淡泊的人格

抛却外在贫富的困扰是非常难得的,将金钱、地位看成身外之物,而将生死也置之度外是极其不易的,这是身为人类自然天性中所携带的恐惧和烦恼。

陶渊明身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早期自然也如同普通人一般对于生死有着天生的恐惧感,并且经历了漫长的心理历程才将生死看淡。

《形影神》中便详尽描绘了陶渊明在面对生死时的想法和烦恼,“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指出草木可以荣枯相互交换,但是人老了之后却很难再次变得年轻。

这其中展现出了陶渊明面对人生生来便注定会面对死亡的无奈,并且透露出在目睹了身边之人的死亡时发自内心的害怕和担忧。

但是死亡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很多人对于死亡会困顿一生,最终也无法淡然地对待死亡,只能在惶惶中等待其到来。

在古代很多圣人其实在面对生死问题时,都将最终的希望寄托在死亡之后的极乐世界中,所以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畏惧死亡,甚至将死亡看成对于尘世中的解脱。

而陶渊明并不相信古代佛教和神话之中的来世之说,认为人生只活在当下,任何关于死亡之后的传说都是虚假的,人一旦死亡之后便彻底和世间万物断开了联系。

在陶渊明岁月尚小时便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并且进行了深刻地思想斗争,“我无腾化术,比尔不复疑”提出既然死亡时不可避免的。

当时的陶渊明认为超越死亡是一件难以达到的事情,唯一的办法便是喝酒,选择在短暂的人生中自在潇洒地生活,自在地生活下去。

在多次想到死亡问题时,陶渊明始终找不到一种解法,最终甚至陷入了一种绝望的人生困境,他无法想到破解该问题的办法,只能在仿徨中渐渐回避该问题。

而对于生死的超越,陶渊明最终形成了一种应对死亡的精神境界,自然地看待人生中必然要面对的死亡,平静地接受自然规律在人类身上的应验。

在他的诗中“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指出人的形体和精神是相互依存的,并且提出古代种种拥有智慧的伟人最终也会面临死亡,这是不可避免的。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而最高明人生态度便是自然地看待生死,认为人有生并一定会有死,这是人生必然要面对的历程。

将人生需要经历的全部经历之后,不要考虑不属于那些还未降临的事情,并且在生命的宇宙中不畏惧死亡的到来,不喜亦不悲。

苏格拉底曾经提出——

人类对于死亡的畏惧是由于天性中的自私,是对于人生中的财富、情感、权力等存有眷恋,担心这些事物消失,如果一个人畏惧死亡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世界上的东西存在不舍。

这也代表着害怕死亡其实并不是害怕死亡自身,而是害怕失去已经占有的东西,其中也包括常年累月形成的记忆、个性、情感等,是彻底地舍弃来自俗世赋予的一切。

于是超越生死便在一定程度上便代表着对天性的超越,是人生来便需要面对的考验,彻底抛弃来一切在世间中带有个人化记忆的事物。

陶渊明对于生死的超越融合了老子、庄子、儒家等众多思想,集齐精华并对其进行凝练,提出让人回归自然之中,更是回归自然的本然状态,回归非价值、非功利的本我之中。

但是人与自然的合一常常是以放弃人性为代价的,对于普通人而言,难以彻底摆脱世俗社会所带来的功利诱惑,这也就是悠久历史中像陶渊明一样的人寥寥的原因。

结语:

陶渊明作为东晋时期的隐士,在做官时犹豫纠结,决心找到真正的自己,并且形成了和常人不一样的隐居之路,在喧嚣闹市中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抛弃外在事物的烦忧。

而他对于贫与富、穷与达的摆脱,更是展现出了高远的生命境界,将人类天性中对于生死的畏惧看淡,在回归自然中追求自在宁静,养成旷达高远的人生境界。

而这种境界在现代更是非常难得的。

在快节奏化生活的今天,想要真正摆脱琐碎事物的烦恼,仅仅追寻内心所求变成难以达到的人生理想,所以更应该将陶渊明的人生观放在心间,抛却尘世的烦恼。

参考资料:

《礼记》

《论语》

《晋书》

《史记》

0 阅读:43

旺尚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