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太原闹市之中的千年古刹·崇善寺

星之旅说 2024-04-09 16:29:50

穿过喧闹的太原五一广场,隐于闹市之中有一座千年古刹崇善寺,虽经岁月的兴衰,但一怀风骨却不改当年。崇善寺掩映在一条长长的红墙弄堂里,隔壁即是有名的太原文庙。寺庙开着小小的侧门,不走到跟前几乎分不清究竟有没有开门。

在很多有历史底蕴的古城,寺庙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文旅游目的地,太原当然也不例外,回顾太原的历史,明清时期,太原是重要的边镇,晋商又非常发达,自然也是非常富庶的地方,这样的城市得到皇家的青睐是必然的。

据传崇善寺最早是隋炀帝杨广巡幸太原时的一处行宫,到唐代时改成了佛家寺院,初名白马寺,宋、元均称延寿寺,其最早记载见于残存的《元一统志:“延寿寺在本县(阳曲县)东二里,宋大中祥符三年额。对绝壑,宛若山林间……久废,今有重建寺宇。”

明洪武十五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之妻孝慈高皇后去世,晋藩的晋恭王朱桐为了表达孝心,于明洪武十六年向朱元璋申请在白马寺的原址上扩建新寺。于是在延寿寺的基础上动工扩建,历时八年,方告竣工。

建成后,晋王赐额祟善禅寺。当年祟善寺的盛景,可以从一幅现仍保存在寺内的《崇善寺建筑全图》中看到。明代的崇善寺是完全按照标准的宫殿式建筑的格式修建的。中轴线上的金刚殿、天王殿、大雄殿、毗卢殿、大悲殿、金灵殿,由南往北一字排开。在各大殿的左、右,又整齐的排列着一系列的小院落。这种格局,与北京故宫中轴线上的主殿和东西六官的布局极为相似。

当年的祟善寺之所以嘱目,最重要的是为它是朱家王朝的一座祖庙。中轴线上的最一座大殿“金灵殿”,就是一座没有帝座的祖庙。这在中国佛教寺院的修建中是罕见的。自明代设僧纲司以来,又是掌管山西省佛教事的机关,至今仍是山西省佛教协会的所在地。故祟善寺有着“三晋名刹”“晋源神景”“会城第一从林”等美誉。

岁月如梭,改朝换代,到了清同治三年(1864年),崇善寺大部分建筑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仅留大悲殿见证着大明的遗风。现在看到的崇善寺,只是原来寺庙的四十六分之一,我们只能在大悲殿和现存明代绘制的《崇善寺建筑全图》中借以神游,感受崇善寺曾经的雄伟与壮阔。

光绪八年(1882年),时任山西巡抚的张之洞奏请朝廷批准,在原崇善寺废墟上复建了因汾河决堤而冲毁的太原文庙。至此,崇善寺劫后余生,以其所独具的典雅、和谐、古朴的艺术、充实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登门造访。

崇善寺一直是太原人祈福的首选之地,太原人广为熟知的香火最旺的寺庙。位于太原市迎泽区狄梁公街中段以东,转进小巷山门前的一对明代铁狮映入眼帘,寺院不大,但还是依然值得驻足,或是静静的坐着发呆。古碑和假山水景,佛场传来经文唱诵,充满了烟火味的敬畏与神圣感。

祟善寺现存建筑主要有照壁、山门、钟、鼓楼、东西厢房和主体建筑大悲殿。其中崇善寺山门前有蟠龙琉璃照壁,系明代遗存。崇善寺面阔三间,辟三门,中门额书“大悲胜境”,道明其佛教圣地、胜景非常的地位;左门额书“宗唐遗址”,寓其历史渊源,有唐一代始建,一脉相承;右门额书“晋源神景”,意指此系晋阳第一佛家寺庙、气韵非凡。

山门前两边各有一只古朴典雅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铸造的铁狮。走进山门,面前这座大殿就是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大悲殿。大悲殿台基不高,但月台却很大,几乎占了整个大院的三分之二,这也许是整个大院并不因其建筑高大而显得拥塞的主要原因。

为使平旷的月台变化有致,聪明的古代建筑师在月台两侧增添了两个小巧的六角亭子,左为鼓亭,右为钟亭,一律琉璃瓦盖顶,砖镶围栏,玲珑剔透,极有风致,也是珍贵的明初建筑。寺院内遗存有富丽典雅的石碑,印记着千年古禅寺的崇高地位和壮阔历程。

钟楼亦为明代创建,楼上悬挂着一口正德元年(1506年)铸造的大铁钟,通高2米,外径1.8米,号称总重9999斤,实际上超过万斤,主要是为了避讳皇帝万岁的“万”字,故将名义重量“缩水”。大钟的音域宽广,轻击圆润深沉,重击则浑厚有力。每遇庆典,那浑厚悠扬的钟声,全城可闻。

明代,汉人重新登上了政治舞台,并且实现了大一统的天下,他们极力想把那些丢失了近一个世纪的唐宋风雅全部找回来,建筑也不外乎。于是,大悲殿在柱网分布和外观造型上趋于“中规中矩”的宋制。

大悲殿坐北朝南,巍峨雄壮屹立在宽阔的月台上,通高约20米,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顶为重檐歇山式顶,黄绿琉璃瓦覆盖,显得外观宏大而沉稳。面阔七间的重檐歇山立面,除尽间窄小,其余开间均显开阔,木装修尚存《营造法式》中四直方格眼门的古朴做法。重檐正中间悬“大悲殿”檀底金字雕花边框竖向匾额,殿门正上方挂“琅函宝相”黑底金字横向匾额。

在外檐斗栱的处理上更能体现出这个时代在建筑风格上最突出的蜕变,同样重檐歇山、面阔七间,同样为上檐七踩单翘重昂(六铺作单杪双昂)、下檐五踩重昂(五铺作双昂),与晋祠圣母殿相比这里的斗栱摒弃的是力量之美,宣扬的是绮丽之美。

大殿内部屋顶用了六字真言井口天花遮挡草架,又一律加以彩绘,使殿内气氛更加富丽和庄严。且依内外槽梁架与柱网的高低组合关系做两层布置,在增加了装饰效果的前提下巧妙地烘托出礼佛空间的层次感。饱经600余年的自然侵蚀和地震的考验,依然无损地屹立在寺中,是明代现存最标准、最完整木构建筑之一。

(大悲殿的天花板上绘有吉祥图案的天棚,也是明代的作品,但在它的西中部可以看到有几块是后补的。抗战时期日本飞机往大殿里投了两颗炸弹,但万幸的是炸弹都没有爆炸,只是把房顶面打破了。屋顶被穿透的天花板是在1957年重新补修上去的。)

走进大殿内,中间的佛像高高的塑于月台之上,殿内尚有旷阔的供奉和诵经的空间,在结构上属于金箱斗底槽,与五台山的唐代佛光寺如出一辙。殿内中央神台上供奉着千手观音、千钵文殊和普贤菩萨三尊泥塑贴金菩萨立像,约在明洪武十六年至二十四年塑造成功,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三尊立像均高八米左右,身姿秀美,面慈目善,雍容华贵,给人可亲可敬的感觉。其雕塑风格基本继承了唐代饱满丰硕的风格,同时又具有纤细工丽的时代特色。立像造型奇特,比例匀称,金箔覆身,金光熠熠。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居中,左右两侧分别是等高的千手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和千轮千华子普贤菩萨立像。这三尊佛像造型奇特,雕工细腻,实为我国雕塑艺术的珍品。

文殊菩萨以智慧和能言善辩著称,故其名号为“大智菩萨”,道场在山西五台山。而塑于崇善寺大悲殿内的这尊文殊立像,只有三头六臂,之所以称千手千钵,是因为她身后的相轮是由一圈圈手臂组成,而每只手都托着一个金钵,每个金钵中都端坐着一尊雕刻精细、玲珑剔透的释迦佛,根据佛经《大乘瑜伽》的解释,这一形象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变相之一。

普贤菩萨同文殊菩萨一样,是娑婆世界释迦摩尼佛的右、左胁持,被称为华严三圣。文殊执掌佛的智慧宝藏,普贤推展佛的广大行愿。所谓文殊述德,普贤启行。更加通俗的讲,普贤菩萨是知行合一的菩萨,他重在应用和实践。特别是要落实在我们穿衣吃饭、学习工作、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中。大悲殿里的普贤菩萨面慈目善、雍容华贵。

普贤菩萨右下方的韦驮立像,是一件形神兼具的木雕珍品。大小与真人相仿,铠甲齐整,体稍前倾,眉宇、眼神和嘴角之间,流露出一种坚毅、英武的气质,此塑像已完全摆脱了宗教塑像类型化束缚。此外还有一尊铜佛,一尊缅甸玉佛,十几尊高不盈尺的小铜佛,它们别具一格,各臻其妙。

在这三尊泥塑贴金菩萨立像中,最负盛名的便是居中位置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左右各有20只手臂,每个手中心各有一眼,40只手、40只眼分别乘以佛家的“二十五有”,就构成了千手千眼。手持各种法器及高托日、月,表现了佛教文化艺术的丰富想象力和高超的象征意义。这座佛像不仅是珍贵的宗教艺术品,而且也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更值得一提的是,享誉海内外的舞剧《千手观音》的创作源泉和灵感正是来源于此。在创作《千手观音》过程中,山西籍导演张继刚多次到采风地——千年古刹太原崇善寺采音,舞剧开场前那清静而悠远、穿透天宇似的一声声磬音正是采制与大殿中的明代铁磬。梵音仙乐,晨钟暮鼓,崇善寺的磬音在艺术殿堂的上空回荡,翩翩舞姿、灼灼身影,传遍世界。

千手千眼形制具有藏密造像特色,尤其是主尊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十一面、千手等变化均来自密教。就崇善寺之塑像而言,观音手持之法器接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四十二手眼”的制度要求,其中骷髅杖、宝剑、钺斧、宝弓等武器看起来尤其骇人,极具藏密特色。

千手千眼菩萨实际上仅有二十只手臂,在每个手的中心都有一眼,共有四十只手和四十只眼。按照佛家的说法,四十分别乘以佛家的“二十五有”,构成了千手千眼。象征着能洞察世间好坏与灾难。这尊佛像面庞圆润,表情端庄、典雅,形态优美。

额头上那只慧眼,表明观音菩萨聪慧,说明其修行已达到了“三摩”境界。手握刀、枪、剑等器具,用于降魔伏妖。两手高高举起的日、月,寓意着主宰宇宙,佛法无边。右旁的千手千钵文殊菩萨像,三头六臂,金钵托在手里,在金钵中端坐着释迦牟尼佛,寓意着文殊菩萨智慧无穷。

出庙门时,已是傍晚,漫洒在庙门口的铁狮子上夕阳余晖,恍若1864年那天的火光。轻轻抚摸着铁狮子,指尖感受到的是圆润和温暖,这是一种历史沧桑后特有的质感,历经600多年的风刀霜剑,重重劫难,但只要有阳光照耀,依旧热爱这滚烫的人间。

崇善寺,坐落于太原府城闹市,逾越了历朝历代,慈悲的目光,注视历史变迁。梵音袅袅荡扬,风铃阵阵脆响,攀援着寺庙的斗拱飞梁,带着一份敬畏,守护在它身旁。多少个世纪,风云变迁,崇善禅寺依旧初衷不变,红墙黛瓦,精雕轩窗;铁狮守护,三宝传承;铁钟激荡,敲了数百春秋 ……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