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沙棘

淳点沙棘生态 2021-02-05 08:57:34

沙棘是一种胡颓子科、属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中国西北部大量种植沙棘,用于沙漠绿化。

沙棘不择栖地, 傲迎风霜雨雪,在水土保持、治理砒砂岩地貌时,作为“先锋树种”起到了很好的生态作用,而在近年来,深入开发沙棘产业后,沙棘的经济效应也逐渐凸显。

曾几何时,广袤的鄂尔多斯就是荒漠、沟壑、砒砂岩地貌的代名词,尤其是梁外地区,干旱少雨,贫瘠荒芜。在颜色发红、号称是“地球生态癌症”的砒砂岩上更是寸草难生,看似坚硬的砒砂岩,一旦遇到风便成砂,遇到水便成泥,水土流失严重。多年来,砒砂岩地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高达3000吨/平方公里,每年向黄河输送泥沙高达1亿吨,是黄河流域粗沙主要来源区之一,也是黄河下游河床淤积抬高酿成洪水灾害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但非常难得的是:从“乡土植物”——沙棘的生长表现来看,沙棘可作为砒砂岩区生物治理的突破口,尤其适宜在水土流失严重的裸露砒砂岩上推广种植,可以充分发挥其优良的防护效能。

1985年,原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向中央提出了“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赞同。

1998年,经水利部批准,由(水利部)沙棘中心作为项目主体实施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计划用13年时间,新建沙棘林3000万亩,治理砒砂岩区水土流失面积2.0万平方公里。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1.7亿吨。

2008年,晋陕蒙砒砂岩区窟野河流域沙棘生态减沙工程实施,计划5年内种植沙棘217.5万亩。

2013年,晋陕蒙砒砂岩区十大孔兑沙棘生态减沙工程实施,计划5年内种植沙棘149.8万亩,其中生态林140.94万亩,经济林8.74万亩。

2013年,黄甫川等五条支流沙棘生态减沙工程启动,建设期5年,全市种植沙棘面积78.55万亩,其中生态林74.8万亩,经济林3.75万亩。

……

通过沙棘种植项目的实施,我市沙棘种植面积已达到630万亩左右,保存面积也达到了430万亩,起到了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经过了20余年的沙棘“试验、示范”到“大面积种植”直至现在的“产业化发展”的历程,走出了一条以沙棘生态建设带动沙棘产业发展、帮助农牧民致富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世界沙棘看中国,中国沙棘看内蒙,内蒙沙棘看鄂尔多斯。沙棘遍布我的家乡,它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故乡人民的自豪和骄傲。我爱故乡的沙棘。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