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时期,白银是重要的货币之一。如果把这些银锭放在当代的话,它们将是非常珍贵的古董。
但奇怪的是,以前在民间随处可见的白银,如今却难得一见,甚至一些银器也很少见。这是为什么呢?曾经在市场上那么普遍的白银都去哪里了呢?考古学家给出了答案。
白银作为一种贵金属,早在夏朝就已经被人们使用,但在当时它并不是被拿来作为货币,更多被用于装饰品或礼品。
春秋时期,楚国开始生产一种银币。但是,它的流通范围很小,不被其他诸侯国所接受。秦朝统一货币,以秦半两为主,白银仍然只是贵金属,不作为货币使用。
唐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白银的开采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白银逐渐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
明朝时期,朱元璋曾经下令禁止使用白银作为私人交易的货币。然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一些商人暗中进行白银交易。
再加上官方发行的纸币不断贬值,老百姓的信任度一步步丧失,而白银在市场上的价值比较稳定,使得白银更加受到民间追捧。
一、白银从哪儿来
明朝中后期,随着丝绸、瓷器、棉布、茶叶等中国商品的高价值,让外国商人蜂拥而至。
正是因为中国的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而且由于它们物美价廉,让许多外国商人争相购买。贸易发展成为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世界上有两个盛产白银的国家。一个是日本,另一个在美洲有白银产地的西班牙。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这两个地方生产的白银,大部分都流入了中国。
因为当时国内的商人,只认可白银作为货币,外国商人想要做生意不得不携带大量白银来中国。
这样,明清两代对白银的巨大需求,加上白银的大量流入,让白银成为市场上主要的流通货币。
二、白银到哪儿去
清朝时期基本延续了明朝的银钱制度,按理当年涌入的白银数量来说,现代生活中白银应该随处可见,但为何却成为稀罕物呢?
1、使用中磨损消耗
在古装剧中,经常有主角买个小物件便拿出银锭使用,但其实,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行为。
因为在那时,即使是一两银子,它的购买力也不是一般铜钱可以比得上的。
而且由于携带不便,人们在生活中更多使用的是碎银。在使用中,为了鉴别真假,常常会用牙咬,很容易造成碎银磨损。
2、作为陪葬品埋于地下
由于古人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认为人死后仍然可以在另一个世界享受生前荣耀,所以在他们去世时,会将大量金银珠宝作为陪葬品,与他们一起埋进地下,以供不时之需。
据说,慈禧太后当年下葬时,不算珍珠、玛瑙等物品在内,光是陪葬的白银就有几百万两。不只是她,历代皇帝、贵族在去世后,陪葬的白银数量也难以估量。
3、割地赔款让白银外流
中国近代以来,从《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再到《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赔款白银接近10亿两。
这些条约的签订,不仅让国内的白银大量流失,而且给人民造成了严重负担。而这些流失的白银,鲜少能够再次流回中国。
4、美国颁布《白银收购法案》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颁布的《白银收购法案》在全球范围内收购白银,让中国商品的价格变得昂贵起来,导致中国对外出口量急剧下降,让国内对外贸易难以维持。最终让白银逐步退出外贸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