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甜味战争

浩雄聊时尚 2024-08-02 12:44:45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化妆品CRO服务站

人类对于甜味的嗜好几乎是与生俱来。

公元前8000年,在大平洋第一大岛屿新几内亚岛上,土著人将原生甘蔗培育成了农作物。随后的数千年间,航海冒险者们沉醉于这种自带甜蜜的作物的魔力,将它带到了东南亚和南亚广泛种植。印度人将提取的蔗糖加工成了结晶糖,又经伊斯兰教徒传至中亚、北非和欧洲。因为稀缺性强但需求旺盛,一时间,糖成为了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工业革命时期,为了更好地适应大生产模式对体力劳动热量的需求,以蔗糖为首的糖类被应用于更加多样化的方便食品当中。它们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饮食结构,也让糖从奢侈品真正成为了生活必需品。进入20世纪后,发达的资本主义消费市场将糖的应用开发到了极致,市民阶层的崛起使得糖的消费拥有了更多的使用场景和消费时间。甜味,几乎直接与消费主义完美地挂钩。

但如今,糖正在被年轻一代消费者所抛弃。

抗老先抗糖的美容风尚让糖在今时今日成为了尴尬的存在。当糖成为了抗衰的致命敌人,甜味所带来的多巴胺愉悦也就更像是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01

糖分如何影响人体皮肤

想要厘清糖在今天的特殊地位,就要首先理解糖分是如何影响人体皮肤的,而这一切都与糖化反应有关。

糖化反应的全称叫做非酶糖基化反应,又被称为美拉德反应、梅纳反应、羰氨反应,它是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卡米拉·美拉德于1912年发现的一种非酶褐变反应,首次用于描述食物加热过程中褐变现象的一种化学反应。

图:AGEs对皮肤代谢的作用图示

通俗来说,糖化反应就是在没有酶作用的情况下,人体内没有被消耗掉的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发生的一连串反应,从而产生一种叫晚期糖化终产物(AGEs)的物质。

AGEs是一种蛋白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生成和积聚在血清、组织中。AGEs会让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纤维功能障碍,充盈度减少、弹性下降,细胞外基质合成也减少,皮肤就会缺乏弹性和皱纹加速出现。

另一方面,AGEs可以引起表皮角质细胞更新速度减慢,增加细胞凋亡,废除角质细胞不能及时代谢,让皮肤看起来粗糙。除此之外,AGEs是一种黄褐色的物质,随着年龄的增长,AGEs的在体内不断的堆积,将会在皮肤直观地表现出暗黄、斑点、松弛、粗糙等问题。

02

皮肤外植体模型评价抗糖化功效

目前,在人类的皮肤组织中已检测到十几种AGEs,根据其生化性质可以分为三类:

1)交联荧光AGEs,如戊糖丁、乙二醛-赖氨酸二聚体等;

2)交联非荧光AGEs,如甲基乙二醛-赖氨酸二聚体(MOLD)、烷基甲酰糖基吡咯(AFGP)交联、精氨酸-赖氨酸咪唑(ALI)等;

3)非交联AGEs,如N(ε)-羧甲基赖氨酸(CML)、N(ε)-(1-羧乙基)赖氨酸(CEL)、MGO衍生的氢化咪唑酮(MG-H1)、GO衍生的氢化咪唑酮(G-H1)和吡咯啉等。

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O)是人体代谢中产生的非酶促副产物,可诱导蛋白质和核酸的不可逆糖基化,促进AGEs的产生。

氨基胍硫酸盐和氨基胍盐酸盐,可通过氨基胍结构(具有亲核作用的肼化合物)与缺乏电子的羰基基团起反应,从而抑制糖基化反应。氨基胍因为可以作用羰基基团,常被用作AGEs的抑制剂,可用来合成临床药物。

环特生物将获取的皮肤外植体进行无菌培养后暴露于MGO进行糖基化造模,然后分别建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样品对照组,并通过免疫荧光或免疫组化检测AGEs的产生,以此评价待测样品的抗糖化功效。

评价指标

皮肤外植体组织中AGEs

实验结果

根据观察结果显示,若皮肤外植体组织中AGEs的含量减少,则证明检测样品具有皮肤抗糖化功效。

03

抗糖≠戒糖

翻阅微博,关于抗糖的话题词条讨论总量超过千万,阅读量更是以亿为单位;在小红书上,抗糖相关的用户笔记已多达48万+,商品总数近5000款。

各大头部美妆品牌也正在以天然植物提取物或新原料为卖点,为抗糖化功能产品的研发提供新质竞争力。社交媒体似乎正在达成这样一种共识:糖分带来的多巴胺满足是杀死青春的毒药,彻底远离糖才能做到真正的驻颜有术。

图:《2023抗糖护肤趋势研究》

抗糖真的等同于戒糖吗?我们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一篇文章中得到了解答。

“在看到抗糖的概念时,很多人理所当然地会将其理解为控糖、限糖、减糖甚至戒糖。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我们所谓的戒糖,戒的主要是食品中的单糖和二糖,通常指添加糖或者游离糖,而不是碳水化合物。添加糖是指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单糖或者二糖,比如蔗糖、麦芽糖、果葡糖浆等。游离糖所涵盖的范围更广,除了上述的添加糖,还包括食品中天然存在、跟添加糖一样会被快速吸收的糖,比如果糖、蜂蜜等。

而商家提出的抗糖,抗的是糖化反应的最终产物AGEs。所以说,两者针对的对象都完全不同,故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概念。

那戒糖会能减少体内糖化反应的发生吗?事实上,戒糖对体内糖化反应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就算我们戒糖,人体内依然会进行糖化反应。因为我们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比如淀粉,进入人体后一样会转化成葡萄糖,体内的糖化反应依然会不停地进行着,这是生命的必然。”

——《抗糖=戒糖?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误会...》

阮光锋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小结

今天,90后和00后已经成为抗初老产品的主力大军,这些新兴的抗衰消费者对于抗衰美妆产品的期待已经向多个细分的赛道上逐渐延伸,过去只注重肌肤养护而不具备功效性质的美妆产品早已淡出他们的选择圈中。有用、有颜、有卖点才可能成为现今抗衰界的弄潮儿。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皮肤衰老的机制是一个多方作用的复杂结果,过度的抗糖并不能引起抗衰效果质的变化,相反还容易引起身体的负面反馈,造成更大的健康损失。毕竟,美丽和健康相辅相成,最好的抗糖过程是需要和自己的身体通力合作,并非对抗和排斥。

0 阅读:3

浩雄聊时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