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问界M8的立场,我很同情BBA,但BBA真的在走下坡路!

少数派报告Report 2025-04-30 07:11:08

前两天,身边一个开奥迪Q5的朋友,订了台问界M8。

问我买什么配置,我的经验是固定的,配置够用就行,不用买高配,所以推荐了最基本的Max版,没选大电池包,也没选太复杂的选装。

算上税、保险,落地不到40万。

这位朋友当年买的奥迪Q5,也是40万左右,预算是完全能接受的,用他的方式来回答,就是买车的预算是恒定的,不会特别多,当然也要买当下最好的产品。

之所以没有花更多的预算买上百万级的产品,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个是,其本人非常克制,目前住的还是普通的89平米小三室,买车更不会投入太多的预算,但其收入远远可以买更大的房子。

其会进行合理的消费,而不是盲目的追高。

另一个,过去的奥迪Q5,现在的问界M8,在他的用车生活中已经足够用,“合适”比“最好”更重要,其选择问界M8,也是试驾之后才选择的,并非盲目。

其实非常佩服这种消费逻辑。按照需求消费,而且从来不盲目追高,这种理性消费者是符合问界M8用户画像的。

问界M8上市4天的订单量便突破了5万台,截止到目前为止,其大定量已经超过了6万台,按照这一速度推进,BBA的核心市场还会被削减,宝马X3、奥迪Q5L以及奔驰GLC,三款车型作为曾经的中产标配,有很大的风险市场份额会继续走低。

一直以来,豪华市场每年都有300万的用户新增,其中有新购用户群体,也有大量的换购群体,问界M8吸引的一定是换购群体。

买过BBA的人,会被问界M8给吸引,第一次预算达到30多万去买车的用户,大概率会买BBA。

理性分析,BBA更多的是兜售品牌价值,是一部分人群完成人生见证的重要选择,毕竟总要有一台好车来证明自己的努力。

但证明过一次之后,更多的消费者就会理性分析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问界M8身上有很多核心竞争力,是这个时代赋予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产品力:

1、新能源动力系统,问界M8是非常典型的增程技术路线,一台1.5T内燃机、前后双电机、大电池包,内燃机的任务是发电,供给大电池包。

前后双电机组成的四驱系统,加速能力5秒左右,可控性高、加速快,而且平顺、安静。

这些是同价位油车的确给不了的,开过传统BBA的用户群体,深切的感知还是油车文化,但给内燃机配上电池包,体验感完全不一样。

2、经济性能,当然不否认预算到这个级别,对经济性能不是那么看重。

但客观角度来看,前200km用电行驶,低成本的出行生活也不能否认,亏电之后的油耗也只有7L左右,这也是客观事实。

3、科技表现力更好一些,大电池包的出现解锁了科技座舱,和华为手机搭配使用的鸿蒙座舱,玩法更多、便利性更好。

驾驶辅助系统需要的电量,大电池包也能提供,这些都是油车给不了的。

在以上几个核心点的支撑下,必然会推动BBA用户群体的换购浪潮,去年,BBA三家品牌虽然累计销量还在200万量级。

但客观的事实是,BBA的均价在疯狂下调,比如说宝马X3刚上市,经销商就给出了超过5万的价格降幅,足以说明市场的疲软。

不降价真的卖不动。

我不同意消费力减弱的说法,根本原因是竞争者增多,不少人减少了对BBA的购买欲,尤其是像问界M8这样的产品登场,将会再一次瓜分BBA的产品销量。

毕竟定价基本上一致,但问界M8在科技、动力、舒适和体验感上,多方面超过了BBA的同价位车型。

作为曾经的BBA车主,我很认可其优秀的机械产品力,但在今天的国内市场中,BBA的价格和品质已经无法对等,因为不少人看到了比BBA更好的产品。

大概率,今年BBA的价格、销量还会有大的震荡。

0 阅读:170
评论列表
  • 2025-04-30 11:46

    对于原理bba这样的用户来说,省钱只是一个小的方面,车子的性能更关键!不管是问界的M8,还是理想的L8,在传统意义上的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油车中的高端车,这是代际的区别,没办法。就像当年苹果和诺基亚的较量,诺基亚再好,塞班再改进也没办法比得上新一代的技术。

  • 2025-05-01 17:30

    真会扯淡

少数派报告Report

简介:懂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