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尸骨未寒,他却在灵堂点满蜡烛,通宵蹴鞠;权臣跪地劝谏,他反呛“不如杀了我,你自立为王”!
南吴烈祖杨渥,这位五代十国最荒唐的皇帝,如何从‘球场天才’沦为刀下亡魂?”

乱世太子的“不靠谱”童年
公元886年,杨渥生于庐州(今安徽合肥),父亲是日后威震江淮的南吴太祖杨行密。此时的杨行密还只是唐末军阀混战中的一名小军官,全家颠沛流离。杨渥从小见惯了刀光剑影,却对打仗毫无兴趣——他迷上了“蹴鞠”(古代足球),整日混迹街头,与市井少年踢得尘土飞扬。
父亲杨行密忙于征战,对这个长子疏于管教。等到杨渥十几岁时,杨行密已割据淮南,成了吴王。按惯例,长子本该学习治国带兵,但杨渥的日常却是“白天踢球,晚上喝酒”,连亲信都吐槽他“两条腿除了走路就是踢球”。
若五代有“世界杯”,杨渥绝对能带中国队夺冠——毕竟他可是连敌军压境时,都能在军营里组织球赛的“硬核玩家”!
老爹临终的“无奈选择”
公元905年,杨行密病危。这位一生杀伐果断的枭雄,面对继承人问题却愁白了头——长子杨渥是个“球痴”,次子杨隆演年仅8岁,其他儿子更是襁褓婴儿。
大臣周隐直言:“杨渥连军报都看不懂,不如让大将刘威暂代!”但权臣徐温、张颢却力挺杨渥:“少主再差,也是亲儿子!”杨行密长叹一声,将杨渥召回。
杨渥接到诏令时,正在宣州球场一脚抽射。被侍卫拽上马背的他,满脑子想的还是“刚才那球该传还是射门”。赶到父亲病榻前时,他一身泥汗,气得杨行密临终怒吼:“我儿如猪狗,钱镠之子才是麒麟儿!”
荒唐皇帝的“作死三连”
灵堂变球场,蜡烛烧掉半个国库杨行密刚咽气,杨渥便命人搬走棺椁旁的香案,在灵堂铺上草皮。为夜间踢球,他点燃碗口粗的蜡烛,一晚上烧掉数万钱。群臣跪哭劝阻,他却大笑:“先帝在天有灵,定爱看朕进球!”
禁军赶出宫,腾地建球场登基后,杨渥嫌皇宫太小,竟将数千禁军赶出宫外,腾出营地改造成“皇家足球场”。这一操作直接让禁军指挥权落入徐温、张颢之手,为日后兵变埋下伏笔。
酒后狂言:“有种杀我!”徐温、张颢多次劝他理政,杨渥反怼:“嫌我不行?你们自己当皇帝啊!”吓得二人连夜密谋:“此子不除,我等必死!”

一场球赛引发的血案
公元908年,徐温、张颢发动兵变。当夜,杨渥正与宠妃饮酒看球,刺客纪祥带人破门而入。杨渥试图收买刺客:“杀徐温,封你刺史!”纪祥冷笑:“徐公早料到这手!”一刀砍下,23岁的“球王”皇帝当场毙命。
杨渥至死不知,他腾空禁军营建的球场,成了徐温练兵造反的基地;他烧钱点的蜡烛,照亮了权臣弑君的刀光!
杨渥用23年活成了一部《五代十国反面教材大全》,他的故事堪称古代版“高开低走”的终极模板。

技能点全歪的悲剧他把蹴鞠玩到“职业选手”水准,却把治国玩成“青铜段位”。正如现代某位网友锐评:“他但凡把踢球的劲头分一半给批奏折,徐温都能给他颁个勤政奖!”
职场大忌:把同事逼成敌人面对徐温、张颢等“公司元老”,他既不懂制衡之术,更不会画饼安抚,反而天天嘲讽:“你们行你们上啊!”——直接把权臣从“打工人”激成了“夺权者”。
历史级败家操作父亲杨行密给他留下“十国最强创业公司”,他却三年败光家底:烧钱点蜡烛踢球(现金流断裂)、赶走禁军自毁安保(放弃控股权)、挑衅权臣引火烧身(主动触发破产程序)。
若把杨渥的人生拍成电影,片名应该叫《我在五代当混子》《这个少主明明超菜却过分自信》,而权臣徐温的故事完全可以命名《重生之我在南吴当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