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26年,洛阳皇宫内火光冲天,一位身中数箭的帝王倒在血泊中。临死前,他身边没有忠臣猛将,只有一个伶人用乐器盖住他的尸体,点火焚烧。
这位帝王,正是曾以一己之力统一中原的“五代战神”李存勖。他一生杀伐果决,却因沉迷唱戏、宠信戏子,最终被自己提拔的伶人一箭射死。从“战神”到“戏子皇帝”,他的人生为何如此荒诞?

天生将星的崛起
公元885年,李存勖出生在沙陀贵族李克用家中。沙陀族本是唐朝的雇佣兵,因骁勇善战被赐姓“李”,成了名义上的“大唐忠臣”。李存勖自幼随父征战,5岁就被唐昭宗摸头夸赞:“此子可亚其父!”从此得名“李亚子”。
12岁那年,他跟着父亲在庆功宴上听伶人唱《百年歌》。当歌词唱到“八十岁老迈昏聩”时,李克用指着儿子豪言:“二十年后,替我横扫中原的必是这小子!”。果然,24岁继承晋王之位后,李存勖仅用15年便完成父亲三大遗愿:灭后梁、平燕地、驱契丹。朱温曾咬牙切齿道:“生子当如李亚子!”。

三支箭横扫中原
李存勖的“开挂人生”始于三支箭。父亲临终前留下遗愿:灭后梁、讨契丹、诛燕王刘仁恭。他将三支箭供奉在家庙,每出征必随身携带,胜则归还,硬生生把“复仇剧本”演成了“爽文”。
灭后梁: 他率军突袭汴梁,以少胜多,逼得后梁末帝朱友贞自杀。城破时,梁臣跪地请罪,他却大手一挥:“大家官复原职!”驱契丹: 面对耶律阿保机的铁骑,他亲率精锐“鸦军”冲锋,打得契丹人十年不敢南下。平河北: 他设计断敌粮道,活捉燕王刘守光,河北全境归附。中原诸侯瑟瑟发抖:“大唐怕是要复活了!”到923年称帝时,后唐疆域横跨中原、关中、四川,是五代十国版图最大的王朝。

从“李亚子”到“李天下”
统一中原后,李存勖突然“画风突变”。他自封艺名“李天下”,天天涂脂抹粉登台唱戏,甚至因为演得太投入,被伶人当众扇耳光!对方谄媚道:“天下只能有一个‘李天下’!”他竟乐呵呵重赏了这马屁精。
更离谱的是,他把国家机密交给戏子处理。伶人景进靠打小报告当上特务头子,诬陷功臣郭崇韬谋反,导致大批将领冤死。将士们气得大骂:“老子砍人一辈子,不如戏子扭两下!”。
他甚至让戏子当刺史,派宦官监视军队。魏州兵变时,士兵妻女被抢进宫,直接引爆叛乱。史学家欧阳修痛批:“智勇多困于所溺!”——这哥们纯属自己作死。

一支箭终结的荒诞剧
公元926年,李存勖的“作死大戏”迎来高潮:
猜忌养子: 他怀疑头号功臣李嗣源谋反,派人监视。对方被逼造反,他却连平叛诏书都被伶人扣下。洛阳兵变: 亲信郭从谦(曾是郭崇韬的侄子)率叛军杀入皇宫。李存勖带禁军抵抗,被流箭射中面门。焚尸结局: 一名伶人用乐器盖住他的尸体点火焚烧,以免遭叛军羞辱。这位“戏痴皇帝”死后连全尸都没留下。讽刺的是,最终为他收尸的,正是曾被他猜忌的李嗣源。而李存勖用血泪验证了欧阳修的名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李存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他像战神般横扫天下,又像小丑般荒诞落幕。他死后,五代乱世继续上演,直到赵匡胤终结这一切。若他泉下有知,或许会苦笑:“朕这一生,真是一出好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