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14亿人口大国,为何印度无法成为“下一个中国”?

藏剑游侠儿 2025-02-08 10:43:29

长久以来,有关“印度超越中国”之类的话题,在国内外互联网上层出不穷。

当然其中不免有很多是西方的煽动性言论,其实只要是对印度和中国有所了解的,都应该知道,印度永远无法超越中国,甚至连和中国并肩站的资格都没有。

这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有生产力,发展理念,社会结构等一系列因素制约,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讨论一下。

印度人口总数已经超越中国,成为了全世界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网上有很多言论说,印度靠着人口红利,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温床。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人口红利,人口数量虽然是重要因素,但关键因素还是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我们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现在的中国制造,不是因为人口的增加,而是因为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升。

开始的时候,我们以环境为代价,做着最低端的代加工产业,拿着微薄的利润,在全球产业链并没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唯一优势就是用人成本低。

那个时候,我们想要进口一架飞机,需要用生产1亿件衬衫出口换外汇,现在我们自己能生产C919大飞机了。

如果没有义务教育的普及,我们的人口再多,也只能给人加工鞋服、组装手机。

另一方面,我们的经商环境和发展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的。

我们的工业起步较晚,发展落后,但是我们积极改革开放,吸引外资企业入驻,让中国的企业家见识到世界先进企业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

正是这种表率作用和中国人的斗争精神,催生了各行业的中国企业崛起,并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直到形成今天的局面。

并且,我们并没有因为工业起步晚,就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的将该走的路都走了一遍,基础扎实,才有了近20年中国工业火箭式的发展。

以上特点,印度非但都不具备,甚至还朝着相反的方向努力。

先说人口方面,印度14多亿人,据《印度教徒报》报道,15岁到29岁青年群体约占印度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很多人都认为,人口结构年轻化就是生产力,其实不然。

印度的文盲率高达25%,并且在印度,只要能用官方语言的其中任何一种文字写出来自己的名字,就不算文盲,这么低的标准还能有25%的文盲率,这些人口真的能转化成劳动力吗?

另外,印度社会并不像我们一样,人人都有就业的权利,宗教限制了女性的就业权利,地主限制了佃农后代的就业选择,种姓制度固化了印度社会阶层流通,这些都在制约着印度生产力的发展。

如果不解放生产力,如何发展工业?不提高受教育水平,普工、技工、管理型人才要从哪来?研发型人才要从哪来?

再说说印度被称为“外企坟场”的经商环境,印度政府在这个环境中,充当了强盗的角色。

印度本土制造业不发达,商品竞争力不强,但是还想引进外资,他们就设置了很多保护本土企业的政策。

并且在印度建厂的企业,印度政府都会要求企业将印度境内的公司高管换成印度人,你是既要留下技术,又不能带走利润,中外很多企业都被印度坑的很惨。

说几个例子吧,我们说熟知的小米公司,先不说产品怎么样,这个公司的经营是合法合规的,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但是到了印度,现是在2021年12月,被印度税务部门以“逃税”的名义要求“补缴”5.6亿元人民币的税款,这个数字,是小米当年在印度净利润的两倍。

如果不是小米在国内的布局较大,能反向对小米在印度的分部输血,印度税务部门这一下就能把小米印度分部搞破产。

这还没完,2023年6月,印度中央执法局以涉嫌违反《外汇管理法》为由,冻结了小米在印度的资金高达48.1亿元人民币,占当年净利润的57%。

我国其他手机品牌厂商也在不同的时间遭受印度税务局的“调查”,基本都是被冻结账户,VIVO的好几名高管还被抓进去了。

吓得荣耀在2023年7月的时候宣布:“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荣耀将退出印度市场”。

什么是众所周知的原因,欧美为了印度发明了一个新名词“Tax terrorism”,翻译过来就是“税收恐怖主义”,就是以税收为名,搞到你死。

是的,不止中企,在印度面前,不管哪国企业都一视同仁,任何一个外企都不可能在印度正常的活着。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经有沃尔玛、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IBM、戴尔等外国头部企业,在印度被“众所周知的原因”开出巨额罚单。

印度吸引外企就像我们农村养猪一样,养肥了就杀了吃肉,在印度的外企不管你是不是遵守印度法律,印度政府都有各种理由搞你。

如果由企业还没有被搞,只能说还没有被养肥!

莫迪曾引诱马斯克在印度建立生产线,但是马斯克考察之后,果断放弃,选择了来中国。

印度投资风险大,政策内向性强,哪个企业还敢去印度发展?

对外企不友好,无法获取外部技术支持来发展自身工业水平,内部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受教育水平低下,内部也无法完成突破,推动自身工业发展。

就工业化这一点,印度都玩不转,他世界第五的GPD根本就不牢靠,现在美国也在搞再工业化,各大企业更不会考虑印度了。

连美国都意识到工业不健全的社会,不管经济数据多好看,终究是基础不牢固的大楼,早晚要塌,印度却迟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中国能有现在的成就,绝对不是偶然,是顶着压力,忍辱负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结果。

看不到深层次原因,印度终究无法成为像中国一样的国家。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美媒:为何印度无法成为“下一个中国”》

0 阅读:15
评论列表
  • 2025-02-08 18:23

    印度要成为下一个美国

藏剑游侠儿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