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主峰激战正酣,主攻营指挥所传来绝望呼救声:“没急救包,快送!”

映像老山 2025-02-10 09:44:02

1984 年 4 月 28 日,收复老山的战斗激烈打响,枪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在这场决定胜负的关键战役中,老山主峰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战士们的鲜血与牺牲。就在这最激烈的时刻,主攻营指挥所里突然传来一声带着哭腔的:“营长、营长,没有急救包…… 快送…… 急救……” 这撕心裂肺的呼喊,瞬间揪紧了所有人的心。

发出这声呼救的,是主攻营 3 营 9 连的卫生员张兴武。战斗伊始,9 连作为左翼攻击连,承担着突破 57 号高地、夺占 50 号高地并向老山主峰进攻的艰巨任务。然而,敌人的防御超乎想象的狡猾,他们埋设的地雷呈不规则分布,在隐蔽处和不易被火力覆盖的区域设下重重雷场,还在离阵地前沿 700 米和 500 米处设立火炮封锁区,进行地毯式轰炸。这使得 9 连还未靠近 57 号高地,就已出现不少伤亡,张兴武随身携带的 60 个急救包很快就用掉了三分之一。

战斗打响后,57 号高地的战斗异常惨烈。这里草深林密,地况复杂,2 排和 3 排的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拦阻,穿越雷区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张兴武的身影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哪里有伤亡,他就出现在哪里。罗光华胳膊负伤,他低姿匍匐过去包扎;郭从周腿部肩部受炮弹伤,他争分夺秒救治;炊事班班长文明勇眉骨被弹片击中,仍将重伤员送到他身边。一个个伤员,或是张兴武冒着炮火去救,或是战友们穿越火线送来。而令人动容的是,许多轻伤的战士不愿下火线,重伤员被包扎后也再次拿起武器投入战斗,如胯部负伤坚持战斗的粟多武、多处受伤仍不退缩的杨孝、左脚掌被炸断仍要战斗的秦安金等。

不仅如此,由于老山地况复杂,战前规定凡是掉队或迷失方向的官兵,哪里枪响就向哪里靠拢。所以,张兴武救护的不仅有 9 连战友,还有师指、无后座力炮连、1 营 1 连等其他连队的官兵,还有两个是战伤被俘的越军伤员。1营1 连一个班认错方向迷了路,听到这里枪声密集冲了上来,却遭炮弹袭击,班长和两名战士负伤,张兴武身上只剩一个急救包,危急之下,他和轻伤员一起到烈士身上搜寻。这边刚处理完,那边又传来呼喊,他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脱下衬衣撕成布条,挂在树枝上为担架队标记伤员位置。

在一处丛林中,重机枪 3 连副指导员熊友林胳膊挂彩,身边躺着三四个重伤员,他焦急地催促着。张兴武见状,赶忙上前为伤员包扎,并向熊友林报告急救包告罄的情况。熊友林焦急地通过步话机向营指挥所请求支援,张兴武再也忍不住,抢过话筒带着哭腔向营长呼救。9 连连长李玉成也在步话机里焦急催促,营长臧雷当即命令营指挥所出动所有能动人员,集中所有急救包,由通讯班班长熊自祥亲自送往 9 连阵地。

急救包及时送达,为 1 排和 2 排攻打 50 号高地提供了保障。然而,战斗的残酷仍在继续。代理副连长李金平左脚被炸断,2 排代理排长史光柱更是先后8次、几十处负伤,左眼球被炸出眼眶,右眼也被弹片击中。张兴武既敬重又痛心,他流着泪为史光柱包扎,战斗结束后,在连长和指导员的命令下,要将史光柱送往团卫生队。但担架队被炮火阻拦,没有担架,张兴武只能用背包带一头捆住史光柱的腰部,一头攥在自己手里,连背带拉,闯过雷场和炮火封锁区,将史光柱安全送达。

在这场战斗中,张兴武跑遍两大雷场,先后抢救 47 名伤员。他的英勇表现令人动容,战友们称赞他背下的是战友的生命,是老山的英雄旗帜。虽然上级因名额受限未授予他 “模范战地卫生员” 称号,只记二等功,但他毫无怨言,他说比起牺牲的英烈,自己没有什么不平衡的。张兴武在老山主峰战斗中的壮举,成为了这场战役中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无数人铭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铭记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

0 阅读:77

映像老山

简介:弘扬老山精神,传播老山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