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陈蕃,很多人可能不认识,但是说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典故,很多人都熟悉,这个典故的出处便是陈蕃。当时有个名叫薛勤的人来陈蕃家中做客,看到陈蕃家中十分凌乱,院中杂草丛生,就和陈蕃说你怎么不打扫打扫屋子呢?客人来了也没有个安身的地方。陈蕃却说大丈夫应该立志扫除天下,怎么能在意打扫屋子这小事情呢?薛勤后面讥讽了一句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意思是说连屋子都懒得打扫的人怎么能够做好扫除天下的大事呢?
这件事情被收录于课本,教育后代要从小事情做起,不要眼高手低,否则更谈不上扫除天下这种大事情。但在历史上记载却截然不同,薛勤在听完陈蕃的回答后,用了一句“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意思是,薛勤认为陈蕃有澄清天下的志气,十分赞赏他,更没有讥讽一说了。而立志扫除天下的陈蕃,到了80岁高龄,依旧做了一件十分热血的事情。得知宦官发动宫变,拿起武器率领自己手下80多位门生就冲入了宫中。
汉桓帝时期,由于皇帝对宦官的宠信,导致朝中宦官形成了一股独特的势力。与其对立的另一波人就是自称清流名士的陈蕃等人,称之为“党人”。陈蕃等人经常集体请愿,一边让皇帝缩减宦官开支,惩治贪污,一边约束皇帝的行为,告诉皇帝这不该做,那不该做,惹得皇帝很不高兴,所以陈蕃数次被贬,但又被重新提拔。而宦官则依靠皇帝的宠信贪赃枉法,肆意妄为,陈蕃一众便想除掉这些危害朝廷的宦官,但碍于汉桓帝在位一直都没有机会。
汉桓帝死后,年轻的刘宏继位,窦太后临时称政。窦太后的父亲窦武也十分讨厌宦官,于是秘密和窦太后合谋,打算根除这些宦官,但是这件事情被身边的宦官得知,这让这些个宦官怒火中烧,决定先下手为强,迅速入宫控制了窦太后,然后颁布了假命令以谋反罪逮捕窦武。窦武不相信自己女儿会下达这种命令,于是逃了出去。之后窦武组织部队反攻却因为部下的倒戈被包围杀死,宦官取得了宫变胜利。
在宫中,同样出现了极为悲壮的一幕,80岁的陈蕃作为太尉,得知宦官宫变,毅然决然的拿起武器和80位门生一起冲入皇宫,但哪里是这些宦官的对手,门生被杀,陈蕃也被逮捕入狱。80多岁的陈蕃被数名小啰啰扔到地上,边踩边踏,嘴中还骂骂咧咧,更是在没有上报的情况下私自处死了陈蕃。立志扫除天下,对汉室忠心耿耿的陈蕃最后却死在了一群宵小之徒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