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靴子落地!一定是体制外受苦,体制内受益吗?

武汉北看事 2024-07-25 11:04:44

延迟退休,真的来了。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网络上有些人闲得蛋疼,又把“做60大寿还要跟孙子辈领导请假”的段子,拿出来炒冷饭了。

01 “延迟退休”的时间线

“延迟退休”从2012年首次被提出,到2024年准备实施,整整酝酿了12年。

2012年, 延迟退休首次被提出。

2013年,人社部开始深入研究,公开讨论。

2014年,广泛征集意见。

2015年,公布延迟退休初步设想,“渐进式”原则被提出。

2016年,细化方案,已具雏形。

2017年,部分地区试点实施延迟退休政策。

2018年,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完善政策。

2021年,公布《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意见》。

2024年,自愿,弹性原则首次成为延迟退休改革的前提。

老北简单汇总“延迟退休”从提出到落地的时间线,就是想说明:

1、这是充分酝酿研讨的结果,是一个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2、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与其发牢骚讲怪话,不如正确理解,做出更有利的选择。3、具体方案尚未出台,目前所有的传闻都没有官方依据,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02 “延迟退休”的背景

很多人不太赞同“延迟退休”,这很正常。

老百姓都有“趋利避害”的思想,愿意早点退休拿养老金的人不在少数。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呢?

很多的专家和自媒体人往往夸夸其谈:与国际接轨。

动不动就拿退休年龄、平均寿命等等与世界各国对比,来论证“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传播这种说法,就是想把矛盾转移到国际上去,这种人不是蠢就是坏。

老北认为,中国的“延迟退休”完全是建立在国情基础上的改革举措,与接不接轨没啥关联。

1、老龄化严重。

我们在2021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总人口14.2%。

从2022年开始的未来15年,建国以来的第二波人口出生高峰,即1962年后出生的这一拨人相继退休。

预计到2030年,老龄化超过20%,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这是现实,回避不了,“延迟退休”只是缓解老龄化矛盾的一种措施。

2、生育率下降

每年新生人口在持续减少,老年人的寿命则在不断延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年轻人不愿意生养孩子,原因非常复杂,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孩子抚养成本高等等,降低了适龄人口生育欲望。

这必然意味着,未来进入市场的劳动人口减少,社保养老金支付压力加大。

“延迟退休”采取“渐进式”原则,也算是一种未雨绸缪。

3、养老金线收现付制

我们的社保养老金,是用现在在职人员缴纳的钱,来支付现在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未来的退休者,同样也是在支取今后劳动人口缴纳的社保。

要维持这个体系良性运转,无外乎开源节流。

“延迟退休”的措施,既是开源,也是节流,实施只是早晚的事。

03 两个可能会挨骂的想法

针对养老金不足的开源节流,老北倒是有两个可能会挨骂的想法。

1、养老金不足的原因之一,很大程度上跟“视同缴费”有关。

而从计算方法上来看,“视同缴费”获取的养老金占比还非常大,也饱受诟病。

所以老北认为,“视同缴费”的计算比例可以适当降低。

同时,对于超高养老金人员,可以限高(比如10000元)超出部分不予计发。

既然大多数人3000元左右的养老金能过日子,那么拿10000元养老金,生活质量已经非常高了。

2、养老金不足的原因之二,是一些企业不给打工人缴纳社保,或者低保,或者延迟。

比较典型的就是,社保缴纳基数不跟收入挂钩,而是直接按照最低限额购买。

这种情况,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也就是一线体力工人聚集的企业特别突出。

所以,想解决养老金不足的问题,要花大力气彻查企业有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给员工缴纳社保。

这两个想法,一个节流,一个开源,都可以有力的缓解养老金缺口难题。

至少可以让“延迟退休”的“渐进式”原则对大家的影响更小一些。

04 如何理解自愿、弹性原则

提到“延迟退休”,自然不可回避一个话题:

“与其讨论是不是要延期退休,不如先考虑如何解决35岁以后找不到工作的问题。”

因为“延迟退休”的本质,不是你必须工作到60+岁(比如65岁),而是60+岁(比如65岁)才开始领钱。

很多人看到“延迟退休”四个大字,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未来要多工作好几年。

事实上,没有人保证你到60+岁都一定有岗位。

这是很多人非常担忧的一个问题。

这就是现在提出“自愿、弹性”原则的主要原因吧。

老北的理解是:

就是你可以根据身体状况工作能力等等,有选择多少岁退休的主动权。你完全可以60岁退休,也可以选择延长一定时间,国家按政策给你计发养老金。

所以,对“延迟退休”的抵触情绪是毫无意义的。

也就是说,按照现行的政策,你可以选择在60岁退休而不延迟。

05 哪些人愿意延迟退休

谈到“延迟退休”,很多人往往会迎合大众的情绪,说是给有编制的人员“量身定制”的。

理论上来说,工作比较稳定,工作压力有限的单位人员,更容易接受延迟退休。

比如公务员、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延迟退休”是相对友好一些。

但是,在这些单位的人员有多少呢?

根据民政部数据,大概占总劳动力人数的11%。

老北在此,想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真正遵照国家规定,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是不是也是这些单位的人员?

这些人的“延迟退休”对于缓解养老金不足才是有意义的。

他们“交的多,交的时间长,拿的时间短”,才能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

对于那些不能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单位人员,有网友说得可能比较极端,他们根本不配“延迟退休”。

事实上,民企私企的高管或高级技术人员,有几个是按照法定年龄退休的?

另外,据老北的了解,网友们还有一个误解。

并不是所有的有编制的人员都愿意“延迟退休”。

他们中有些人就说,看到“延迟退休”这四个大字,就种想哭的感觉。

那些在体制内,没有背景没有依靠也没有特殊技能的普通工作者,因为上升渠道已经被年龄堵死,却还要在基层多工作几年。

到时候,顶头上司跟自己孙子一般大,还要对自己指手画脚,想想都忍不住暗自神伤。

毕竟,他们60岁退休,拿到的养老金并不少,与其在基层“受夹板气”,既伤心又伤身体,还不如早点回家带孙子。

06 算经济账,也要算情感账

延迟退休,因人而异。

个人能力比较强,专业水平比较高,不管在什么企业,不管法定年龄退休是多少岁,都不会到点退休。

针对“延迟退休”的“自愿弹性”原则,有些人按照日美的做法,在给“老人”估算经济账。

他们认为,如果不选择“延迟”到法定年龄退休,会损失不少的养老金。

我们国家的政策还没出台,对养老金的影响有多大尚未可知。

老北认为,在算经济账的同时,还需要综合算一算情感账。

选择提前退休,少领一点钱,但也少交了几年的社保钱。

按同寿命活到80岁计算,还多领了几年养老金。

少交的+多领的,未必就吃了亏。

提前几年退休,身体状况更好,可以休闲旅游运动,多过几年惬意的日子,不划算吗?

提前几年退休,帮着孩子们带第三代,既体验天伦之乐,又帮孩子们省钱省心,不划算吗?

所以说,“延迟退休”不是什么“洪水猛兽”,犯不上谈“延”色变。

接近退休的人员,年纪不小了,活的就是一个好心态。

心态好,身体棒,多活几年,比什么都划算。

同时,老北也相信,经过12年的充分酝酿和研讨,从新增的“自愿、弹性”原则来看,国家一定会拿出一个符合国情、顺应民情的实施方案。

【老百姓立场,小市民观点】

1 阅读:7

武汉北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