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依据权威资料与个人观点撰写,于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支持,文献来源已文末标注,请查阅。
【前言】
特朗普就职后立即实施政治承诺,对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国加征关税。
特朗普决定对中国产品加征10%关税,同时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产品征收25%关税。
事发后,这些国家强烈反对,尤其是墨西哥,迅速执行B计划进行直接反击。
有人认为此事中国不敢为之,此说法是否正确?
【一、墨西哥的态度非常强硬】
墨西哥作为美国邻国,政治上本应受美影响,然而面对美方的经济封锁与打压,墨西哥展现出了坚定的立场。
美国在2月1日前决定对墨西哥加征关税,随后墨西哥总统公开表明,墨西哥将采取反制措施。
他指示墨西哥经济部门实施预备的B计划,对自美国进口至墨西哥的产品加征相应关税。
总统谈话时强调,墨西哥不会向美国屈服,双方平等,且墨西哥具备应对任何状况的能力。
2月4日有消息称,墨西哥除实施反向增强关税外,已开始向美墨边境派遣国民警卫队等军事人员执行巡逻任务。
据报道,墨西哥派兵系执行与特朗普协议,旨在阻止芬太尼类药物经美墨边境非法进入美国。
若美墨无法达成共识,这些部队是否可被视作与美国边境部队形成对峙状态?
墨西哥此次应对美国经济胁迫,展现出空前强硬态度。称此为中国亦难做到之事,该观点有失偏颇。
【二、中国比墨西哥更加强硬】
在关税与贸易争端中,中国立场比墨西哥更为坚定。中国将采取更强硬的态度应对相关问题。
墨西哥计划实施B方案反制美国,但并未中断与美国的高层沟通。
墨西哥经济部长曾表示,于特朗普威胁的关税生效前一个月内,他们将与美国达成协议。
墨西哥高层坚持认为,可通过对话协商及局部妥协,促使美国做出让步。
中国直接发起反制措施,该反制于2月4日已实施到位。
中国商务部2月4日宣布,将对美国进口的煤炭、原油、机械产品、大排量汽车等六类商品加征关税。
中国的经济反击直击美国要害,因中国恰为美国农产品、机械产品及大排量汽车的主要出口市场。
因此,中国的反制措施切实给美国企业家及政客带来了压力。
目前,中国反制措施已实施。加拿大、墨西哥等受制裁国虽声称将反制,但力度弱且具体反制措施尚未明确。
因此,从结果来看,中国显然表现得更为强硬。
在这场经济博弈中,中国相较于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拥有更为充足的底气。
这些国家与美国综合国力差距显著,因此即便偶尔表现出强硬态度,最终仍有可能选择妥协。
自特朗普首任期内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以来,中国始终未曾妥协。
中国以实际行动表明,美国对华贸易战只会损害其自身利益。
媒体曾分析,自2018年起,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确实提升了其政府财政收入。
实际上,加征的关税超过九成最终由美国本土的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中国能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而美国则难以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存,这是主要原因。
在中美贸易中,中国固有优势显著,难以撼动。
在面临美国经济战略封锁之际,中国产业升级计划仍稳步进行,各项任务均按计划有序完成。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8年的14%升至2024年的23%,即近四分之一,制造业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对比2018年,当前中国GDP总量已有明显增长,中国制造业增价值亦呈现倍数级上升趋势。
中国在光伏产品、锂电池及新能源交通工具等部分制造业领域,已取得全球主导地位,具备显著优势。
中国正快速崛起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力量,美国仅凭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企图迫使中国让步,实属不切实际。
【三、中美产业高度互补】
中美产业互补性强,中国制造业升级需更多高端技术人才及掌握核心技术的工业人才。
美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工业强国,在这方面的底蕴相对深厚。
对美国企业而言,本土制造业空心化致其缺乏科技产品转化能力,依托中国工业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最佳途径。
美国首富马斯克的特斯拉亦在中国设立了超级工厂。
中美均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超10万亿美元,仅此两国。因此,中美市场均展现出极为强劲的消费能力。
中国向美国出口制造业产品可赚取大量资金,而美国依赖中国廉价消费品维持其高生活水平,对两国而言,这种贸易关系均至关重要。
因此,美国可从另一视角审视中美关系,认为保持两国关系稳定,或许更契合其国家利益。
【结语】
特朗普向墨西哥加征关税,引发墨方激烈反制。墨西哥启动B计划应对,并计划派兵至边境。
然而,断言墨西哥反击力度超过中国且中国不敢采取类似行动,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中国对美反制力度更强且直接,彰显了在维护国家利益上的不妥协态度。期望美国能以理智客观视角审视中美关系。
证券时报2025-02-03报道,墨西哥与加拿大对“关税战”采取强硬反制措施。
北青网2025年2月5日报道,墨西哥为增强美墨边境巡逻力度,已开始向该区域派遣军队。
金融界2025年2月5日报道,墨西哥经济部长称,预计一个月内能与美国就相关事宜达成协议,时间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