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大使卢沙野获全新任命: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

前沿知识 2025-02-12 16:18:03

2025年2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法新社记者提问,关于原驻法大使卢沙野被任为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的报道,他表示将予以证实。

郭嘉昆称,中国政府已任命卢沙野为欧洲事务特别代表,接替吴红波。卢沙野将协调涉欧事务,与欧方磋商。作为资深外交官,他将积极履职,促进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今年1月,卢沙野卸任中国驻法国大使一职,由邓励接任,成为新的中国驻法国大使。

2024年12月中旬,中国驻法大使馆为卢沙野大使卸任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卢沙野回顾了任职经历,并分享了对外交工作的感想。

卢沙野指出,中法因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而多领域有共通语言,政治上两民族均自信自立,不畏强权,坚持独立外交政策,尽管具体内涵有所不同。

我坚信,这位被外媒和国际社交平台称为“战狼”的高级外交官尊重法国及其民族的自信自立、不畏强权,此观点或已让今日法国人感到陌生,实则体现中国人对主权国家外交立场的坚持。

卢沙野称,中国战略重点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坚持独立自主并尊重他国立场,即一体两面原则。而法国等西方国家外交观念与之有差异,与其历史背景相关,习惯俯视他国。

卢沙野大使表态委婉且犀利,彰显外交智慧,同时向倾听者传递了对法国人的别样“忠告”,中心思想明确,用词精准。

卢沙野卸任中国驻法大使后,其去向备受中外媒体关注,尤其在中国网友中支持度颇高。卢大使1964年10月生于南京,现已60岁,处于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

2023-2024年间,西方媒体及部分国内媒体人多次传言卢大使或因冒犯洋人的言论遭严厉批评、停职乃至勒令回国退休。这些谣言虽粗糙,却频繁出现,令人半信半疑。

现卢沙野卸任驻法大使后,再传佳音——晋升为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此举让众人皆感心安,犹如重负得释。

路透社评卢沙野新职,称此任命恰逢中欧关系转折,跨大西洋关系趋紧,以冯德莱恩为代表的强硬欧洲领导人,显露重新审视中欧关系的迹象。

本周,冯德莱恩于布鲁塞尔指出,欧盟与中国有空间开展建设性合作,寻求共同利益方案。她表示,双方能达成协议,解决现有问题,并可能扩大贸易投资关系。

这或源于特朗普任美国总统后,对全球多数国家含中国、欧盟等采取贸易敌视,挥舞关税大棒,自加拿大、墨西哥至中国,现目标已转向欧盟。

此外,丹麦作为欧盟成员国,同样在格陵兰岛问题上受到了特朗普的威胁。

这或为中欧提供再次“携手合作”的契机,尽管这并非双方本意。

卢沙野去年底卸任中国驻法大使前,频发对欧洲具争议言论。因此,他此次获更高职级任命,令一些反华西媒感到惊讶。

2021年,驻法大使卢沙野致信法国参议院友台湾小组主席里夏尔,要求取消访台行程。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学者邦达兹随后在推特批评此举干预法国民主,表示不可接受。

中国驻法大使馆发推文严厉指责邦达兹,引起法国舆论关注。法媒批评中国外交趋于强硬,认为中国外交官形象应如吴建民般温和。

2022年,卢沙野受访法国媒体时表示,统一后需对台湾进行再教育,他相信届时台湾民众会重拾对统一的支持。

2024年,卢沙野在采访中发表轰动性言论,称“前苏联国家不具备独立国家主权地位”,此番言论被视为对乌克兰主权的尖锐评论。

此后,近80名欧洲议员在《世界报》联名发表公开信,要求外交部长科罗那对卢沙野采取行动,迅速宣布其“驱逐”,此事已引起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关注。

结果如何?“情况并未改变,涛声依旧响彻。”

目前,卢沙野非但未离职,反而已晋升至与欧盟外交官相当级别的职位。

此外,受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重压,欧盟被迫重新评估其与中国之间的外交分歧。

卢沙野大使或能指导他们理解真正的独立自主之含义。

最后,比较两位前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新任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1964年10月生;吴建民,卸任后任中国外交学院院长,2016年6月18日于武汉车祸去世,曾受网络热捧及公知推崇。

在中国驻法国大使的历任中,吴建民是位著名人物。

吴建民生于1939年3月,曾任中国外交学院院长一职。

该机构专注于为中国培育外交人才,其职责在于专业地培养国家所需的外交官,确保外交队伍的专业性和实力。

卢沙野与吴建民年龄相差一代,两人之间存在明显的年龄差距。

中国驻法国大使吴与卢,两者风格差异显著。对比之下,可见其行事作风、外交手法各具特色,大相径庭。

众人应当明了,事物本质需明确把握,逻辑条理需清晰梳理,以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且表述精炼,避免冗余。

前年,我聆听了一位前中国驻印度资深外交官关于外交与政治的讲座。

过度吹捧印度,将其赞誉至极,

察觉下方众多听众已近乎难以克制情绪,显得躁动不安。

桌椅因愤怒而发出吱嘎声响,声响中透露出它们强烈的不满情绪,整个场景氛围紧张而明显。

我选择避开纷扰,于中途外出享用咖啡,以求心境宁静。

若吴建民先生仍在世,

目睹中国驻法新任大使,每日严厉反驳外国人言论,态度鲜明。

并且要讥讽外国人,他们的反应将如何,尚难预料。

若再闻卢沙野晋升喜讯,即知其职位已有所提升。

将会产生何种反应?

只能说,某些人的出现具有其必要性。

某些人适时地消失了,未留痕迹。

所有事情均为最佳布局,一切均恰到好处,逻辑清晰且安排得当,无需多言,皆是命运巧妙的布置。

0 阅读:55

前沿知识

简介:欢迎关注!欢迎点赞前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