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未上台前便声称欲夺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就职后,其国务卿鲁比奥随即访问巴拿马。
鲁比奥访巴拿马时声称,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现归中国,因此美国夺取运河旨在保障其国家安全。
未曾料到,他离开巴拿马仅4小时后,即遭该国政府公开反驳,颜面尽失。
【一、美国国务卿公开抹黑中国】
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就职后迅速访问巴拿马,目的是与该国商讨运河控制权的议题。
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为美国行动提出了一项看似合理的依据。
1月30日,他声称有中国公司经营着位于巴拿马运河入口处的港口。
在此情境下,中国具备随时关闭巴拿马运河的可能性。
他坚信中方备有预案,因此美国政府为确保国家安全,免受潜在威胁,必须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
此行为系向中国无端指责。中国外交部已回应,表示我们高度尊重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控制。
巴拿马运河是国际公认的中立水道,中国自始至终未参与其运营。
在此情境下,美国对中方的指责毫无根据。遗憾的是,巴拿马官方未能抵御住美国的压力。
鲁比奥访问巴拿马后,该国官方告知中国,决定不续签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或暗示将重新评估对华外交关系。
过去几年中,巴拿马与中国的合作保持密切,双方关系稳步发展。
巴拿马官方对华态度骤变,此巨变令人难信无政治因素介入,显然,鲁比奥的访巴之行已产生实质性影响。
【二、四小时后被公开打脸】
鲁比奥访问巴拿马结束后,美国国务院发布声明。
声明指出,巴拿马官方经与美国国务卿协商,已达成一致,允许美国船只无偿通行巴拿马运河。
此消息传出即引发热议,若巴拿马允许美船免费通行运河,则等同于部分放弃对该运河的管理与控制权。
美国国务院作为最高外事机构,其发布的消息通常准确且经官方认证。
有趣的是,巴拿马总统在美国国务院发布消息后不久,于新记者会上称该消息为假,并要求美国政府纠正。
这颇富戏剧性,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后,巴拿马总统随即公开澄清谣言,此举实则是对美国国务卿的直接反驳。
客观而言,巴拿马运河对美国国务院公告提出反驳,属合理现象。
若巴拿马官方草率承认,其影响将极为深远。
若美国能凭政治胁迫使船只免费通行巴拿马运河,其他有影响力的国家对此事又会如何看待?
部分国家或大型航运企业或许会认为巴拿马运河不再可靠稳定为通航枢纽,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巴拿马国内对运河控制权问题极为敏感,此议题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关注度。
特朗普表示欲夺取巴拿马运河后,该国多次举行游行示威,坚决要求官方不对美国妥协。
半个多世纪前,巴拿马人民为夺回运河控制权,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
上世纪60年代,巴拿马学生发起护旗运动,大量学生走上街头进行大规模游行示威,该活动声势浩大,甚至一度导致流血事件的发生。
上世纪60年代,巴拿马官方在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因一场流血示威活动,毅然决定与美国断绝外交关系。
巴拿马各方努力下,美国于上世纪70年代末与巴拿马签署了新协议。
上世纪末,巴拿马获得了全部的管理权和防卫权,相关权力移交工作顺利完成。
巴拿马官方或已主动向美国妥协,此举将如何影响国内民众观感?
因此,从这些方面考虑,巴拿马官方公开辟谣是符合常理的举动。
【三、美国没有理由抢夺巴拿马运河控制权】
特朗普就职前对巴拿马运河问题的表态,已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美方表示,存在使用军事手段夺取控制权的可能性,并未排除这一选项。
此行为构成对主权国家的军事威胁,明显违背国际法原则。且巴拿马运河已与美国无关。
历史上,巴拿马运河的建设有美国贡献,而上世纪近百年间,美国已通过该运河获取了巨额利益。
随后,美巴两国官方正式签署了运河控制权移交协定,该协定得到了双方的官方认可与保护。
美国总统特朗普欲重夺巴拿马运河控制权,此举构成对昔日协定的违背,无论理由为何,都将严重损害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若美国未来再与他国签订同类官方条约,其他国家何以信赖其国际信誉?
因此,期望美方在巴拿马运河归属权问题上,能恪守底线,不采取过激行动。
【结语】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声称巴拿马运河受中国控制,欲夺取其控制权,此理由毫无根据,完全不可接受。
中国企业或于巴拿马运河附近有投资,属正常民间商业行为。我国官方从未意图管理巴拿马运河,并已多次官方辟谣此类说法。
巴拿马运河向美妥协的消息发布数小时后,巴拿马总统即公开反驳美国国务卿,表明立场不一。
巴拿马官方拒绝给予美国特权合乎逻辑,因运河归属是巴拿马主权问题。任何国家在主权问题上都不会轻易妥协,这是理所当然的。
吕璐报道,2025年2月6日,美国未预警强占“中国运河”,四小时后即遭反击,计划落空。
北京日报2025年2月8日报道,巴拿马总统驳斥美国关于巴拿马运河的声明,指出其内容“完全错误且不可接受”。
鲁中晨报2025年1月31日报道,鲁比奥妄称若开战,中国或关闭巴拿马运河。此言论被指为泼脏水,旨在无端抹黑中国,煽动对立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