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武英殿大学士,李鸿章为文华殿大学士,谁更位重权高?

招财思史 2025-01-02 23:26:34

引言:曾国藩是武英殿大学士,李鸿章是文华殿大学士,他们在清朝晚期是极为出名的权臣。那时在朝廷和民间,大学士的级别到底有啥差别?武英殿和文华殿的地位孰高孰低呢?这个问题流传甚广,但也充满了不少争议。到底是曾国藩的武职地位更为突出,还是李鸿章的文职权势更强呢?这里面到底蕴含着啥意思呢?咱们就追根溯源,瞧瞧这段有意思的历史究竟是咋回事。

I. 说说大学士制度的起源

从古到今,每个国家都存在选拔人才的办法。在汉唐的时候,国子监是培育官员的关键地方。读书的人被称作“生徒”,意思是“学生徒弟”。然而,这个称呼并没有实际的官职。

在南北朝的时候,学士渐渐变成了一种官职的称谓。那时候有相关的说法。到了唐代,真正地设置了翰林学士,作为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开元二十四年,太宗让虞世南等人担任弘文馆学士,参与国家政事的决策,这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的“智囊团”了。

从这时起,翰林学士慢慢替代了中书舍人,变成皇帝的亲信与幕僚。他们把控着制诰的重要权力,给“内制”写文章;而中书省拟定的是“外制”。翰林学士们常常在皇帝身边随侍,随时应对各类重大的国家事务。等到了德宗朝的时候,翰林学士更是被视作“内相”,其影响力达到了最高程度。

不过,单靠翰林学士这一身份,想要有所作为可不太容易。通常得兼任中书舍人,甚至当上宰相大臣,这样才能够行使权力。能够爬到这种高位的学士,着实少见。一直到明清之时,学士制度才有了重大的变化,大学士这个职位才算是真正地确立了。

在明清时期,大学士的地位挺重要。明朝初期,大学士的职责主要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给皇帝提供建议。到了明朝中后期,大学士的权力逐渐增大,有时候甚至可以左右朝政。清朝建立后,也沿袭了明朝的制度,设立了大学士。不过,清朝的大学士权力相对明朝有所削弱,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荣誉称号,实际权力不如明朝的大学士那么大。总的来说,明清时期的大学士地位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

明朝刚建立的时候,朱元璋担心权臣过于专横,就把存在了好几百年的宰相制度给废除了。可是,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明太祖很快就感到力不从心了。所以,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仿照宋朝的制度,设置了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的职位,用来帮助皇帝打理国家事务。

这些大学士起初权力不大,不过是给皇帝当“顾问”罢了。然而,到了明成祖朱棣当政的时候,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挑拣翰林官进入内阁参与处理机要事务。从那以后,阁臣开始加入到国家决策之中,大学士的权力也渐渐变大了。

在明仁宗的时候,新增加了谨身殿大学士。从那以后,内阁大学士常常由三类大臣来兼任,他们不光能参与决定事情,还能够指导批改奏章,被称作“”。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首辅”,掌握着很大的权力。张居正当首辅的那段时间,大权都归到了内阁,六部几乎变成了它的下属部门。

满清入关之后,依旧沿袭明朝制度设立大学士,不过将其品级提升到了正一品。在清初的时候,因为八旗颇为兴盛,设立了六种“大学士”,分别是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以及保和殿大学士。在这当中,保和殿大学士的地位最为尊崇,堪称“首辅”。

清中期往后,保和殿渐渐不再被使用,内阁最终把文华殿大学士当作首领。文华殿大学士掌控国家政策,协助颁布诏令,对重大礼仪、政事进行裁决考量,朝廷内外的事情都要经由他们处理。而且,他们常常兼任监修官、领讲官、考试官等职务,其影响力涵盖了文、武、吏、礼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掌握着各种权力。

然而,在朝廷和民间的礼仪方面,武英殿大学士还是要比文华殿大学士稍微更胜一筹。在明清时期,内阁的权力虽说挺大,但也并非能够完全超越吏部、礼部、兵部等各部。有时候,大学士们也得听从部院的裁决。所以,就算是地位最为尊崇,也难以做到完全称霸。

III. 有关曾李之争背景的考证探究

首先得清楚,在满清时期的大学士制度中,有汉员和旗员之分。满洲旗人作为封疆大吏,肯定是掌握着核心大权的。而汉员多数是从事文职工作,地位确实有所不同。但是,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汉员也渐渐进入了核心决策层。

显然,曾国藩家族和武英殿大学士的关系由来已久。到了同治时期,曾国藩应召出征,去平定太平天国军,立下了极为卓著的功劳。在光绪初年,朝廷将他封为武英殿大学士,这真的是当之无愧。

与此同时,李鸿章的官职不断提升。一开始,他不过是个州县的小吏,后来花了大笔钱财捐纳,买来了文华殿大学士这个世职,这才得到了这个重要职位。有不少人议论说,李鸿章是“花钱”买了个大学士的头衔。

然而,实际情况可不是这么简单。李鸿章那可是清朝廷的重要大臣,在军事、外交这些重要事务方面有着不少的贡献。他不仅带领湘军,把太平天国的残余势力给打败了,还通过创建北洋水师,守护了沿海一带。而且,他还能够和西方列强进行交流,让中外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和。

因而,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曾国藩和李鸿章都被封为大学士。曾任职于武英殿,李负责文华殿,对于他们二人的职权是否相当,外界出现了诸多猜测。到底谁的地位更为尊崇,这是个值得人深入思考的问题。

IV. 权威之辨析以及历史之解读

首先,咱不能光看官阶品级就下判断。在清代,大学士虽说都是正一品,可这里面有主次之分,也有高低之别。武英殿大学士和文华殿大学士,虽说都是正一品,不过武英殿大学士要更胜一筹。

这主要是因为武职优先的传统理念。从古代开始,武职的地位一直很高。就算到了明清时期文职兴盛起来,武职也没有被贬低压制。不但这样,武英殿大学士常常还要监管军务,其职责甚至比兵部尚书还大。

从这个角度来讲,曾国藩的武英殿大学士好像确实地位要高一些。不过也有特殊情况,像雍正时期的岳钟霆,虽然担任的是文华殿大学士,可却掌管着军机大权,能够对兵部尚书发号施令。由此可见,地位的高低并不是一直固定不变的。

其次,就朝野礼仪来说,武英殿大学士比文华殿大学士稍微高上一等。要是碰到重大的时刻,武英殿大学士往往能够率先发言,在宗庙祭祀的时候也会处在领先的位置。不过这只是在礼仪方面,实际上在决策权力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此外,大学士们并非一定会终身任职。有时候他们会被临时派到外地,以满足临时的需求。在同治和光绪年间,这两人有的时候身兼多个职位,有的时候则职位有所变化,他们权力的增减实在难以判断谁高谁低。

最后,就学者们的研究来讲,这两人存在“”与“√”的差别,不过他们功劳极大,都是清朝末年的著名宰相。像唐德刚所说,虽说曾国藩声名威望很高,可李鸿章也是能和他相提并论的一代名臣。这二人谁轻谁重,着实难以分辨高下。注:原文中“;与;”表述不太明确,我用“”与“√”暂代,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或补充说明。

曾国藩和李鸿章的争执,乍一看好像仅仅是对大学士地位谁高谁低的单纯争辩。然而往深了说,这场纷争实际上反映出了晚清时期的一些社会特性与矛盾。

首先,这场争执体现出晚清时期权力运行的某些特性。大清王朝尽管还在掌权,然而为了招安汉臣,只得放开更多的权力范围。曾国藩虽是满洲旗人,可他也已然被汉化;而李鸿章则完完全全是汉臣。这两人都被封为大学士,这表明中央从此不再把权力过多地集中在旗人那里。

其次,这场争论反映出满汉矛盾在晚清时候的一些新改变。从康雍乾三个朝代起,汉臣渐渐替代旗人,变成了政坛的主要力量。等到了同光年间,满汉矛盾虽说有所缓和,然而在朝廷和民间仍旧有些影响存在。曾李之争,多多少少还存有这样的痕迹。

此外,曾李之争体现出晚清朝野舆论环境的细微转变。在这一前所未有的朝野辩论时期,臣民们逐渐不再盲目尊崇皇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能够毫不避讳地指责大臣。虽说这股力量尚未达到左右朝政的程度,但它已经在逐步改变着晚清的知识生态状况。

最后,这场争论还和另一种矛盾脱不开关系,那就是传统文人阶层和新兴实力派的矛盾。在过去科举积习占据主导的局面中,中央的文职按理说是要统领武职的。然而近代的时候,武职的实力不断增强,其地位说不定还会超过文职。曾李二人所代表的,大概就是这种传统和现实的较量。

实际上,这场论辩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它仅仅是给观众展现出了一种复杂的张力,反映出了晚清时期正在逐渐形成的新旧交替、中西融合的情况。通过这个,我们也许能够察觉到那个时代的诸多细节,还有历史重大变革的序曲。

2 阅读:1682
评论列表
  • 2025-01-13 14:40

    狗屁不通的小学生

  • 2025-01-12 10:19

    大学士靠买?张嘴就来的自媒体。曾国藩背后是湘军,李鸿章背后是淮军。后面是一大堆靠剿灭天平天国和捻军升上来的督抚。八国联军侵华,东南六省联保,直接不管中央,你觉得大学士是买来的?左宗棠不是进士出身,说是要辞职考试,老佛爷同意了?直接赐进士出身。有实力的不用要,人家得送。

  • 2025-01-03 19:45

    胡说八道!曾国藩怎么成了满人?

    冷眼看世界 回复:
    不要和狗理论
  • 2025-01-12 09:22

    狗屁不通曾国藩湖南人怎么到你这里就是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