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6日,证监会在官网上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到:
1、强化指数基金资产配置功能,稳步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
2、推出更多红利、低波、价值、成长等策略指数ETF,进一步提升ETF产品多样性和可投性。
3、建立股票ETF快速注册机制,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对成熟宽基指数产品实施ETF及其联接基金统筹注册安排。持续完善ETF注册逆周期调节机制。
4、适时适度引导行业机构调降大型宽基股票ETF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
这个方案主要有三大亮点:
第一,专门针对“指数”出台专门行动方案,说明监管对ETF为代表的指数产品非常重视。第二,行动方案对ETF为代表的指数产品大力支持,预计未来指数产品的规模将大幅增长。第三,春节前夕,管理层密集为A股派发利好,一方面原因是春节假期,外部存在太多不确定性因素,监管层在呵护市场,为年后赢得更好开局。另一方面是监管层正在慢慢构建和完善A股短期、长期机制,为打造一个健康、有活力的A股做好准备,总之,股市:真的变了!
Wind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是股票指数基金大幅增长的一年。股票型ETF规模升至2.94万亿元,相比2023年底的1.45万亿元,增幅超过100%。

2024年,在市场基金当中,指数型产品贡献了绝大多数利润,全年盈利达到4375.84亿元,占比在八成以上。
在这个背景下,证监会专门出台了《行动方案》,释放重要信号:
第一,为A股提供更多稳定的长期资金。
最近,证监会已经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
据富国基金测算,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为5.9万亿元,近3年滚动年化复合增速为-2.8%,在上述指标下,公募基金有望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并为A股市场带来万亿级的增量资金。
公募基金如何做到这一点?
指数基金的发力就是关键一环。指数基金是被动型基金,包括宽基、主题基、策略基等。买入指数基金相当于买入一揽子股票组合,不仅增加了公募基金在股票的规模和占比,而且为A股增加了大量增量资金。
随着市场上指数基金规模显著增加,一些在指数里面的成份股获得显著利好,而一些未在指数里面的成份股,如新股、次新股等,它们也将更有动力做大做强主业,为争取成为成份股而努力,同时在指数里面的传统成份股也不意味着可以躺平,会面临激烈竞争,如果不努力,一样被优胜劣汰。
第二,为投资人提供更多、更可靠的投资资产
“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投资里的基本要求,股票也一样,市场上单一持有某一只具体个股抗风险能力是非常弱的,市场上优秀的投资人一般是持有多只个股的组合,不仅能享受到市场或行业上行带来的收益,而且也能分散风险。
股票指数基金是一揽子股票组合,天生就具有组合的优势。所以国家鼓励指数基金实际上就是鼓励更有前景的投资方式。在此基础上推出更多红利、低波、价值、成长等组合,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人需要。
我在《股市:真的变了!》一文中提到过:1月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表明,A股真的变了。
这种变体现在真金白银上,这种变将体现在中长期上,在多种力量推动下,未来A股有望跳出常年3000点左右的循环,开启下一个节奏的行情。
这种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决心打造一个健康、有活力的A股。二是股市将是未来居民资产配置主要选择之一,为此为投资人提供更多、更可靠的投资资产。
注:本文只是个人观点,不是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