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靠嘴皮子吃饭,能说不能说的自己心里得有数,毕竟任何国家的语言都有禁区,相声都是假的也不是万能免死金牌,一旦“砸挂”到了禁忌领域,那么粉丝再多也无济于事。
而在过去也就是解放前,相声演员不光得嘴皮子利索,胆子还得特别大,否则根本养不活自己。老艺人不但要有高超的技艺,三观不能歪曲,否则即使你有一时之火爆,但一朝失势,等待你的也就是万世骂名。
最有名的就是张杰尧张傻子,跟同行不对付也就算了,这人还没有民族气节,跟小日本搞亲善,跑去日本拍电影。等到日本人被打跑,等待张杰尧的就是“汉奸”骂名。侯宝林爱惜他的才华,亲自给他量活,但也只准录音不能去明地表演。他无奈之下回到天津,而张寿臣对他也是同样态度,最后张傻子只能在带着一身骂名离世。
有骨气的比如小蘑菇常宝堃,砸挂日本人有瘾,跟通天教主赵佩茹最爱用日本人抓包袱。结果被宪兵队抓了放,放了抓,就这么硬刚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小蘑菇这种气节跟勇气,也是他在新中国艺术领域地位如此之高的根本原因。
比较机灵一点的,就是李伯祥的父亲李洁尘,老先生敢于公然调戏日本人,这也是很危险的事情,万一遇到哪个从抗日神剧跑出来的残暴日本鬼子,说不定就丢了小命。但用李洁尘的话说,打不过你们也得气气你们。
当时日本人全面侵华,还在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惨案,作为一个跑江湖的艺人,李洁尘非常痛恨日本人的暴行。所以在他有一次返回天津的时候,李洁尘准备了一个包袱,准备好好耍一下小日本。
当时刘宝瑞跟李洁尘同行,看见他抱着一个大包袱,问他里面装的什么,李洁尘笑而不语。等到了天津火车站,日本人带着翻译随机检查乘客行李。李洁尘这时候戏精附体,故意在那里使相,抱着包袱躲躲闪闪,把日本人招了过来。日本人让翻译告诉李洁尘,要检查他包袱里的东西,李洁尘那个能演啊,一副舍不得又无可奈何的可怜样,让日本人更加警惕。
等他把包袱递给翻译官,翻译官像拆炸弹一样把包袱解开,结果里面是一个尿壶,还没带把,这就是双重讽刺了。结果围观群众一下就被这个“包袱”逗乐了,刘宝瑞也笑得前仰后合,翻译官气得大骂李洁尘,然后把他轰走了。
比李洁尘胆子更大的,就是班德贵,也就是德云社高峰的师爷。这老先生不是动嘴,而是直接对日本人动武。
1924年,24岁的班德贵去戏园子演出,看到有个拉黄包车的人,正跟一个穿西装的人争吵。穿西装的那位正在乱喷平假名,拉车的非常客气的向他要车钱,结果那货不但不给,还给了车夫一个大嘴巴。班德贵一下热血上头,冲过去就把那个日本人按地上暴打,这时候围观群众看见有人带头打日本人,民族气节一拥而上,都围过来打便宜手,把日本人打得哇哇乱叫。班德贵趁乱把身上所有钱给了车夫,让他马上跑路。
围观群众打累了之后也一哄而散,班德贵事后也很担心,毕竟他是那一片的名人,万一有哪个人嘴松把他捅给日本人,估计小命都保不住。于是他躲在家里一个月,没去园子演出,结果事实证明,人民群众还是值得信赖的,这事情虽然闹得很大,但并没有警察来园子问话,也没有人打听他的下落,那个日本人也白白挨一顿打。
班德贵虽然没被日本人找麻烦,但在江湖上却有了“功夫相声”的传闻,可见那个时代也有人专门炒作这些花边新闻,而且越传越神奇。
现在想想早年间高峰也经常在商演时用日本人砸挂,不知道是不是受他师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