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有三种状态:
第一种:互相拆台
看彼此都不顺眼,横竖都要指责对方,贬低对方,否定对方,看不见对方的需求,看不见对方的付出;夫妻关系好像仇人,聊不到3句话就要开撕。
第二种:互相嫌弃
沉默是这种婚姻的主旋律。
没有倾听,没有沟通,没有互动,只有关于孩子的问题才会产生交流,其余时间基本上是“互相封闭”的状态;对待朋友或陌生人的态度,也比对伴侣好,婚姻名存实亡。
第三种:互相成就
不会过度依附对方,也不会疏远;
不会否定对方,而是看见彼此的付出,赞美彼此的辛苦;
不会对立,而是在婚姻中寻求合作,建立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经营好婚姻关系。
同住屋檐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
和则越来越好,分则越来越差;
夫妻关系永远是一体的,当你好,伴侣也会跟着你一起好;
当你不好,或者说当你把本属于自己的责任寄生在伴侣身上,婚姻必定会困难重重。
回到婚姻本身,你觉得夫妻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是看见彼此。
我们说的“合作关系,价值交换”,其实都建立在“看见彼此”的基础上。
我看见你的需求,在你身上看见自己,在我们的感情里看见婚姻的意义;
有好有坏,有平淡有激情,有幸福和压力,也有对抗与和解。
-01
“被看见”,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当你为对方付出了,你希望对方给你反馈;
无论这反馈是物质上,是情绪价值,还是对方给你同样的付出。
你为家庭付出,为婚姻做出牺牲,同样希望对方看见;
希望得到认可,得到赞美,得到对方的心疼。
这个层次,更深入心灵,深入灵魂;
从表面看,婚姻是契约关系,是彼此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
在“婚姻契约”的约束下,好像两个人不得不为婚姻做点儿什么。
但从这个角度看,婚姻失去了本该有的“人情味”;
没有爱情,没有温暖,没有深度关系建立后的默契与心疼。
婚姻不仅仅是“围城”,也不应该是束缚彼此脚步和心灵的荆棘;
婚姻完全可以成为“理想国”,属于你们二人以及婚姻结晶(孩子)共同创造出来的理想状态。
换句话说:你们想要什么样的婚姻,希望以什么样的模式相处,完全是可以去创造出来的。
我看见你的辛苦,我心疼你的付出,我看见你的需求,我看到你的情感和情绪;
我见证你的脆弱,见证你的失败,更见证了你的成功和风光;
我们共同参与到彼此的生命中,这是一种缘分,也是一份因果。
但很多人在婚姻里,却变成了“怨偶”。
为什么?
永远忽略对方,永远否定对方,永远指责对方,永远嘲讽对方,永远自私自利……
当一方率先发起这种“精神攻击,情感虐待”,必定会触发对方的防御机制;
于是,婚姻变成了一场“对彼此的绞杀”,夫妻关系变成了“对抗关系”。
怨偶的状态,注定会把婚姻,把家庭搞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
-02
退一步讲,你是什么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伴侣
人都是在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修正自己的过程中成长。
你看见对方很糟糕,只看到伴侣的缺点,其实刚好验证了你身上也有类似的缺点;
你反感伴侣,指责伴侣,其实也是在不认可你身上同样的缺点与特质。
所以,大多数婚姻组合,其实是“相对公平,相对平衡”的。
芝麻配绿豆,乌龟配王八,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比谁低级。
就像很多人会感慨:
“果然是两口子,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这些话说明什么?
其实都指向这个问题:你是什么人,就会遇到什么人。
这是匹配问题,是平衡问题。
你从佛学的角度看,这不就是因果吗?
模糊——清醒——修炼与磨合——婚姻最终的样子。
现在,你们处于哪一步?
痛苦也好,幸福也好,怨念也好,赞美欣赏也好;
这些都会通过你对待对方的方式,最终反馈到你身上。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是婚姻的真谛;
你发出什么信号,就会收到什么信号;
你看见对方,对方也愿意看见你;
你赞美对方,对方也会给你善意和微笑。
抱着合作的心态经营婚姻,而不是对抗,这才是夫妻关系越来越好的正确的路。
话题:你觉得,夫妻关系的本质是什么?作者亦开怀:
关注我,每天都可以看更多两性情感,婚姻家庭,社交性格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