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点赞近700万的视频,仅用23秒,就能让你不再做“烂好人”

韦康情情 2025-03-28 20:33:07

最近,我刷到一个点赞682万、转发334万的视频。

视频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一个叫“几分甜”的网友,去买面包——那种像油条一样的面包。

她叫店员小哥给她切成5份,因为她想跟舍友分着吃。

小哥听到了她的吩咐,就开始从面包的中间开始切。

此时,她非常疑惑,一个面包切成5份,为啥要从中间开始切呢?

结果,小哥把面包从中间一分为二后,又把其中一半平均分成了4份,剩下一半原封不动。

小哥表示,原封不动的那一半,是她的。

被平均分成4小坨的那一半,是舍友的。

老实讲,把一个面包分成5份,这种分法,我活了30多年,还是第一次见——估计几百上千万网友,也是第一次见。

可见其震撼程度。

要不然,就这么不起眼的一件事、短短23秒的视频,怎么可能会有近700万的点赞。

看到这个视频后,很多网友马上就悟了:

“分享的本质,是把你多余的东西给人家,不是把你需要的东西给别人。”

“他是告诉你要爱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再爱别人。”

我的问题是:

如果这个女生,带着这“一大四小”共5块的面包回到宿舍,当着4个舍友的面,自己吃大块的,4个舍友吃小块的,这样真的好吗?

我不知道。

如果没有看到过这个视频,我想要跟舍友分享面包,我会平均分成5份;

在看到这个视频之后,我感觉我还是很难做到当着4个舍友的面,自己吃大的,其他人吃小的。

我害怕得罪别人。

这类似的事,在我30多年的生命历程里,一直都在发生。

比如,同学结婚,我自己明明没有钱,却还要送一份大礼。

比如,朋友找我借钱,我自己明明一屁股债,但我还是会刷信用卡借给他。

还有,我以前每次打车,明明车是可以开到小区楼下的,但很多司机图省事,开到小区大门口就停了,我都没叫他们开进去——到底是不想、还是不敢,我不知道。

反正吃亏的事,我一直都在干,这很可能就是我大学毕业十年了,至今依然混得一塌糊涂的原因。

我基本上算得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烂好人”。

所有人都跟我一样吗?

不。

至少在我的生活里,就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反例——我的大学室友阿旭。

阿旭就是那种能干出买一个面包、分成“一大四小”、当着众人吃大块的人。

有件事,我至今印象极为深刻。

2015年,我大学毕业,去北京找工作。阿旭叫我住他家,他是北京人。

他对我很好——买菜回来做饭给我吃,跟我交流面试的经验。但晚上睡觉,他睡床(他的床是双人床),让我睡沙发——不知道你们会怎么看待这种行为,反正我觉得我干不出来。

如果是我,我会让同学睡床,自己睡沙发。

我没有吹牛,因为,后来我在北京租了房、稳定下来了,我有几个好哥们临时来北京找工作、来找我玩,我都是让他们睡床,我自己睡沙发。

需要说明的是——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要批评阿旭,也不是要抬举我自己——因为这两者没有孰好孰坏。

我只是好奇,为什么我跟阿旭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我的理解是——大概因为他是城里人,我是农村人。

我从农村来,我从小耳濡目染的事情就是,家里有什么好东西,要么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要么是有客人的时候才能吃。比如有两个苹果,一大一小,有个阿姨带着她的小孩来我家,我爸妈肯定会把大的那个给她的孩子,把小的那个给我。

在我们农村,不只是我父母会这么做,别人家的父母也这样——好的给客人,不好的给家人。

我们山里人、农村人都这样,宁愿亏待自己,也不愿亏待别人,这很可能也是我们这些人长大以后,很难在当代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的原因。

而让我睡沙发的阿旭,他是我所熟悉的人中,混得最好的,一年光纳税都是好几百万。

为什么阿旭能混得那么好,而我混得那么差?

我觉得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两者的价值观差异造成的。他是先考虑自己,我是先考虑别人。他做什么事,都在考虑挣钱;而我,帮别人做事,要收钱,总觉得不太好意思。

(这种现象,我在买菜的时候也发现了。去找农村老奶奶买菜,付了款,她会说,“哎呀,不好意思收你的钱了”;而找城里老奶奶买菜,她会说,“谢谢,好吃的话再来”。)

然而,宁愿自己吃亏也要讨好别人的价值观,只适合于农业社会、熟人社会。

一块面包分成“一大四小”,你要是个农村人,在几十年前,你这么干,你是不会有朋友的,你家有事情、遇到困难了,别人是不会真心帮你的。

在以前的农业社会,大家一个村,都是熟人、甚至都是亲人,彼此需要的时候非常多,同时大家都互相认识,众人的眼睛、众人的嘴,确保了在绝大部分时候,你的付出都能收获同样的回报。就像红白喜事随礼一样,你送人家100,人家也会还你100——谁要是敢不遵守这一套约定俗成的互帮互助,那他在这个村、在这个熟人圈子就混不下去。

所以农村人相信“山不转水转”“今天你不需要别人,总有你需要的时候”。

但是,现代社会,已经是商业社会、生人关系占主导了,今天你帮的人,别说他明天会不会帮你了,就是你明天还能不能再见到他都是个问题。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阿旭自己睡床、让我睡沙发那种“确保自己不吃亏”的做法,才是合理的。

我连打个车都不敢冒犯一下出租车司机,生怕我提要求他不开心——这本质上就是农业社会那一套价值观的惯性,跟现在的生人社会、商业社会严重脱节了。

在商业社会,你个人的状态,只有两种:

一种是你有钱,一种是你没钱。你有钱,到处都是讨好你的人;你没钱,再亲再熟也没用。

你遇到的事情,也只有两种:

一种是花钱就能解决,一种是花钱也解决不了。既然是花钱,那么找谁都一样;如果花钱都解决不了,那你找谁都没用。

如此一来,在商业社会去牺牲自己、宁愿吃亏也要讨好别人,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样,来自农村,害怕得罪人、宁愿吃亏也要讨好别人,那么,从今天开始,就要转变观念了——先看看自己的利益是否得到满足,在不吃亏、正当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再考虑要不要讨好别人。

作者|李弯湾

看他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

0 阅读:0

韦康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