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陈永贵提醒邓公别再出问题了,邓公巧妙回答让其尴尬不已

观点视频 2023-02-16 13:26:58

邓小平的一生可谓是几经曲折,能够最终坚持下来并且再次获得重用,是相当不容易的,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们足以看出邓小平的能力所在,正是靠着自己过硬的能力,他才能够一次次复出工作。

1975年到1976年期间,邓小平工作十分认真,可是却遭到一些不怀好意之人的针对,因此第三次遭遇挫折,一直到1976年末不稳定因素解决之后,邓小平才在叶剑英等人的支持下再次恢复工作。1977年,陈永贵见到邓小平后,提醒他别再出问题了,邓小平反问了他一句话,让其瞬间尴尬不已。

陈永贵为何提醒邓小平别再出问题

想要搞清楚当时陈永贵为何提醒邓小平,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陈永贵和邓小平之间的关系等等,只有搞清楚了这些,方才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当时两人之间谈话的重要意义。

陈永贵是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副总理,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农民总理”,他的人生经历和邓小平比起来,实在显得过于简单。最初阶段,陈永贵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不仅没有邓小平那种带兵作战的经验,也没有邓小平那种在军队以及党内担任领导的经验,他就是从一个农民,不断被提拔,最终成为主管农业的副总理的。

至于说为何当时会提拔一个既没有作战经验,也没有政治经验,甚至连文化水平也一般的人,担任副国级领导人呢?实际上这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想必“农业学大寨”大家都是听说过的,陈永贵就是从大寨走出来的,得益于大寨取得的突出成绩,陈永贵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后来多次亲自接见陈永贵,并且不断提拔他成为副国级领导人。

在当时那种历史背景下,国家需要陈永贵这样的人物,需要一个能够带领百姓吃饱饭的重要人物,刚好陈永贵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所以才会得到毛主席的重用,最终官至副国级。可以说在副总理的职位上,陈永贵也确实为农业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但是在这个职位上,他的很多缺点也逐渐暴露了出来,比如没有政治经验以及文化水平低等问题,都在工作以及生活中逐渐凸显了出来。

由于政治经验不够丰富,因此陈永贵在特殊历史时期,尤其是邓小平第三次被针对之际,陈永贵受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煽动,对邓小平的态度比较不友好,说了很多不太讲道理的话语,对邓小平造成不小的影响。

又因为文化水平不高,所以陈永贵虽然经常阅读一些诸如《毛泽东思想》等文章,但是却始终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无法深刻理解到其中精髓,这是陈永贵和邓小平等人之间比较显著的差距。

1977年,在叶剑英等领导人的支持下,邓小平逐渐恢复工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再次遇到陈永贵,当时陈永贵才看到邓小平,就对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能再次出来工作,很不容易的,希望你以后能加强对毛主席思想的学习,不要再出问题啦!”

陈永贵说的这句话,只是从表面来看,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从他和邓小平之间的关系,以及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来看,就显得意味深长了,那么邓小平会如何回答他呢?

邓小平的巧妙回答

邓小平不仅身经百战,而且经过多次挫折之后,他的政治经验已经相当丰富,面对陈永贵说的话,邓小平显得十分心平气和,丝毫没有什么情绪,他只说了一句话,就让陈永贵瞬间不知如何是好。

邓小平对陈永贵说:“请多指教,陈副总理读了毛主席的理论后,觉得其中最精髓的思想是什么呢?”邓小平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一句话已经戳中要害,陈永贵一时间有些语塞,只能支支吾吾回答自己一时不好说。

事实上邓小平十分清楚陈永贵的文化水平,他虽然读了一些有关毛主席思想的文章,可是毕竟理解水平有限,从之前他受人煽动对邓小平说了那些话的情况来看,邓小平就可以明白陈永贵还没有真正理解毛主席思想的精髓所在,因此这样反问他,他必然不知道如何回答。

果不其然,看到陈永贵有些尴尬后,邓小平又接着指出了毛主席思想的精髓所在,他告诉陈永贵毛主席思想的精髓就是群众路线以及实事求是,陈永贵听完之后连忙点头,附和着说“是”。

确实如此,毛主席思想的精髓中,群众路线以及实事求是,绝对是不容忽略的,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特殊年代,往往很多人忽略了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因此才会发生那么多不愉快的事情。

陈永贵听完邓小平的话后,也就没有继续说什么了,他只是沉默着离开。不久后,邓小平完全复出工作,在邓小平的带领下,新中国正式步入改革开放时期,而陈永贵等人,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缺陷,在1980年9月主动申请辞去副总理的领导职务。

结语

实事求是说起来并不难,但是真正落实起来,实在是存在太多困难,可往往现实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不得不佩服诸如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的魄力,正是在他们的坚持下,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留下有趣的思想。

4 阅读:2310
评论列表

观点视频

简介:笑看天下风云,做具影响力的泛资讯、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