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选战落幕:默克尔时代终结,新领导人承诺对华友好

视野风向球站 2025-02-24 19:21:16

德国政坛的一声惊雷炸响了选举日的沉寂——在刚刚落幕的2023年德国联邦大选中,极右翼政党“选择党”以20%的支持率冲上第二宝座,震惊了整个欧洲。尽管基民盟/基社盟联合领导的联盟党以29%的支持率领先,看似总理宝座非默茨莫属,但德国政治的“后选举时代”才刚刚开始。此刻,一个问题在许多国际观察者的脑海中盘旋:德国会被魏德尔领导的选择党彻底右转吗?还是默茨能够稳住阵脚,将极端右翼的影响力遏制在门外?

从选票的数字来看,默茨似乎是胜利者。但若我们深入了解,这场选举的背后是传统与变革的对立、温和与极端的较量,也是一场德国内政与国际影响的权力博弈。魏德尔领导的选择党从边缘走向主流,这不仅是一个政党排名的问题,而是极右翼势力试图深刻重塑德国政治规则的明确信号。

默茨和魏德尔的对决正演化为当今德国政坛最鲜明的冲突。默茨是“中规中矩”的传统政界人物,曾长期担任法官、律师及欧洲议会议员,一路稳扎稳打走向权力巅峰。他吸引了主流保守派选民,却也因强硬移民政策在党内引发争议。而魏德尔则像一位搅局者——她承诺退出欧盟,恢复俄气进口,驱逐非法移民,说话直击痛点,让公众对她的极右翼色彩既热情又惶恐。

但问题来了:一个无力单独执政的联盟党,真的能完全能压制这股极端右翼的力量吗?

选择党的崛起绝非一日之功。我们可以看到,魏德尔的政治打法精准且锐利。她瞄准了人们最为头疼的“民生三重奏”:能源成本飙升、移民问题失控、经济社会低迷。她没有拐弯抹角,而是列出了一套掷地有声的政策:重启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削减对乌克兰的援助,以及铁腕清理非法移民。这种“直给”的方式让一部分普通德国民众感到振奋,“终于有人愿意说出我们心底的话!”

记者采访中,一位从事小型机械制造的德国中产男士无奈地表示:“电价越来越贵,我们根本喘不过气来。选择党至少在这些话题上懂我们。”与此同时,魏德尔也借助国际背书撬动更多支持者——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世界首富马斯克,还有美国副总统万斯,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她站台。外界开始担心,这不仅仅是选择党在德国的崛起,还是极右翼势力在全球范围内的一次重要“胜利试探”。

然而,魏德尔的风头虽劲,却也伴随着隐忧和争议。一方面,她的极端立场仍让许多传统选民心存忌惮,特别是在欧洲一体化和国际责任问题上;另一方面,联盟党主张的温和保守路线还能否在这种激烈对抗中坚守?

从表面上看,默茨似乎稳操胜券。29%的支持率轻松超过了魏德尔的选择党和排在第三的社民党(15%)。外界预测,默茨执政后德国政坛可能会回归一种传统且温和的平衡。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一幕更让许多人心生希望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默茨在会议间隙会面后,默茨表达了对中德关系的重视。他强调,德国将继续推动两国合作,支持自由贸易,并希望双方能够解决分歧,这无疑给全球范围内正受经济挑战压力的中德贸易伙伴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但,平静只是表面现象。在德国国内,选择党的崛起意味着德国政坛日益对立化。而魏德尔的策略更是野心勃勃,她在竞选结束的演讲中明确表示:“我们正在拆除德国政治中那些不可触碰的禁忌,下个选战还将更精彩!”

此外,默茨在经济和移民政策上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尽管以较为温和的保守路线自居,默茨对移民问题的强硬立场其实与选择党有颇多相似之处。这种“右转”的趋势在中间派内部引发了分歧,许多原本支持基民盟的选民开始质疑,默茨是否会为了巩固执政地位而不得不与选择党进行某种隐形的妥协?

就在外界以为这场选举已尘埃落定时,一则消息让人们重新审视局势。德国《镜报》的深度调查发现,不少默茨的选票其实是首次“靶向移民法案”选民贡献的,即那些因为担忧移民问题而从温和派阵营转投过来的选票。而这部分人群,显然对魏德尔的观点更“对味”。换句话说,选择党的政策其实已经部分渗透到默茨的未来计划中去,无论他是否承认。

矛盾进一步激化于德国对乌援助的问题上。默茨支持继续援助乌克兰,强调这是欧洲安全不可妥协的底线。然而魏德尔却猛烈抨击这一立场,称政府花费德国纳税人的钱去支持一场“遥远的战争”,而普通民众却连自己的经济危机都无力应对。这番言论激起了普通民众的情绪,使得极右翼的舆论声量再次放大。

对于中德关系来说,默茨的未来执政态度将决定德国是否会在国际舞台上继续与中国开展积极合作。很明显,他并不像魏德尔那样呈现一种对抗性的态势,但在欧美整体更趋于保守的氛围下,这种“温和”是否能够站稳脚跟,还是未知数。

表面上,多数德国人对这次大选的初步结果已接受,政治论坛和街头辩论的火药味似乎在减退。但实际上,默茨政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被掣肘局面。选择党作为第二大在野党,将在议会中对任何“不够极端”的政策进行全力狙击。而绿党和社民党的选民,也不会轻易为选择党的崛起“买单”,指出德国政治正在失衡,呼吁警惕“极端化的幽灵”。

更加棘手的是,默茨倚重的“传统派联盟”也开始显露裂痕。一部分温和中间派声称默茨已经“背离了默克尔的中庸路线”,但默茨却无法明确反驳,因为他清楚,自己的某些立场正被选择党所深刻影响。如果撇开魏德尔的剧烈反对,默茨的上任之路仍需要面对内部派系斗争和国际复杂局势的双面压力。

默茨的胜利看似是德国政治的一次传统保守回归,但魏德尔的崛起颠覆了我们对德国政治的过往印象:那个以温和、稳定为代表的欧洲核心国家,正在经历极端化力量的入侵。对于与德国有着紧密经济联系的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场需要警觉的博弈。两国的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未来德国政府在国内外政策上如何权衡。

选择党的崛起是否意味着德国整体右转?默茨在与极右分子博弈时会否妥协?或许我们应该思考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德国能在极端化政治势力的夹击下,守住曾经的稳定繁荣吗?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222

视野风向球站

简介:用全新视野观察世界,发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