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原有机会进入国会的极左翼政党未过5%门槛,使基民盟/基社盟与社民党有望联合执政。然而两党在政策上严重分歧,且基民盟主席梅尔茨竞选期间对执政的社民党不留情面攻击,导致组阁谈判困难重重。
德国大选结果大致底定,选前被认为有望进入国会的极左翼政党「莎拉瓦根克内希特联盟」(BSW),最终得票率仅4.97%,差1.3万票未能跨过5%进入国会门槛。
BSW党主席瓦根克内希特(Sahra Wagenknecht)正考虑对选举结果提出异议,理由是海外德国选民未能有效投票,影响BSW过5%门槛机会。
宪法学者格雷齐克(Bernd Grzeszick)对此表示,尽管部分海外选民因技术问题未能及时收到选票,但不能就此判定这违反宪法保障的「选举权」,大选结果不太可能被推翻。
BSW的落败也影响德国国会席次分配。得票率合计约45%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仍能取得国会过半席次,成为当前最有可能的组阁选项。
由这两个中间政党组成的黑红大联合内阁,在德国历史上并不罕见,特别在梅克尔主政16年期间,是相对稳定的联合政府。
综合德媒分析,此次由可能总理当选人、基民盟主席梅尔茨(Friedrich Merz)主导的组阁谈判将遭遇极大困难,因为保守派的梅尔茨与中间偏左的社民党,不管在移民、财政纪律、社会福利等政策都有巨大分歧。
此外梅尔茨选战期间时常重砲抨击执政的社民党与绿党,选前之夜称社民党是「左翼疯子」、「精神不正常」等言行,更惹怒不少社民党人士。
根据南德日报(SZ),许多社民党人认为,选举结果已经是历史性惨败,却马上要和梅尔茨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组阁,「简直比牙齿做根管治疗还难受」。
而最令社民党人无法接受的是,梅尔茨接受另类选择党(AfD)支持,在德国国会提出且通过限缩移民的「五点计划」决议案。
普遍认为梅尔茨这个行为,打破德国中间派政党长期奉行的「不与极右翼合作」原则,破坏德国「防火墙」,是对中间派与民主价值的背叛,让部分社民党人士坚决反对加入未来的梅尔茨政府。
不过,南德日报评论也指出,社民党内的反对声浪或可增加党主席克林拜耳(Lars Klingbeil)等党内高层与基民盟/基社盟谈判的筹码,对想要组建大联合政府的社民党人来说不见得是坏事。
根据德国宪法,新当选的国会必须在选后30天内召开第一次会议。梅尔茨向媒体表示,希望能在新议期开始前完成初步的组阁谈判,并在4月下旬复活节前完成联合政府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