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泰晤士报》报道说,好几个西方国家的官员透露,欧洲一些国家的军队领导打算派3万维和部队去乌克兰,主要驻扎在除了东部地区之外的战略要地,好给俄罗斯施加压力。不过这个消息一出来,基辅的态度变得很不一样。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直接说:“不需要来。”甚至还建议欧洲国家“不如多送点武器”。看来,乌克兰对西方国家的“出兵承诺”已经不太相信了。而且现在泽连斯基政府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进行谈判。
英国和法国这次提议的增派三万军队的计划,看起来像是欧洲在全力支持乌克兰,但实际上却显得有点尴尬。这些军队并不会直接上战场,而是计划在俄乌停火之后,部署在乌克兰东部地区,主要靠空中力量来威慑俄罗斯。《泰晤士报》还透露,这个计划需要美国提供“空中保护”,就是把美军的飞机部署到波兰和罗马尼亚。更搞笑的是,泽连斯基之前要求北约派出十一万人,现在欧洲只承诺了三万人,结果还被基辅嫌弃。对于乌克兰来说,欧洲的这种“维和”方案更像是空话。乌军经过多年实战,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甚至被一些人戏称为“欧洲最强地面部队”。实际上,泽连斯基在2024年就提出要组建一百五十万国防军的计划,说明乌克兰不是缺人,而是缺武器装备。根据乌克兰官方的数据,俄军最近对乌克兰发动了自冲突开始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一周内使用了超过一千一百五十架无人机和一千四百枚制导炸弹,乌军的防空系统已经不堪重负。因此,泽连斯基更迫切需要的是远程导弹和防空系统,而不是一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位的维和部队。
欧洲这次大力推动派兵计划,其实是在面对美国战略收缩时的无奈之举。特朗普重新上台后,多次要求北约国家把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5%,还暗示说“美国不想再当欧洲的守护者”。为了应对俄乌局势的变化,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紧急访问美国,试图说服特朗普支持欧洲援助乌克兰的方案,但结果还是碰了一鼻子灰。乌克兰这次算是看透了欧洲的心思。历史上,外军以“维和”名义长期驻扎在他国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科索沃和叙利亚就是前车之鉴。如果这些部队打着保护旗号入驻,可能会占地盘,甚至为战后的利益分配埋下隐患。如果西方军队真的来了,未来很可能乌东会归俄罗斯,剩下的地盘恐怕会被英法美瓜分。此外,泽连斯基政府也意识到,西方的“慷慨”背后通常附带政治条件。欧盟最近提出了一项6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计划,但要求乌克兰改革司法系统、打击腐败;美国虽然继续提供武器,但也多次施压乌克兰在谈判中向俄罗斯让步。相比起来,接受外国驻军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俄乌冲突已经陷入了僵持状态。俄罗斯一直在用大量的无人机袭击来消耗乌军的资源,而乌克兰的军工生产能力又不够强,短时间内没法自己生产足够的弹药。另外,特朗普政府私下和俄罗斯接触,这让欧洲很不爽。而且,如果美国和俄罗斯绕过欧洲直接谈妥了,那乌克兰可能两边都讨不到好,反而会损失惨重。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婉拒欧洲出兵,这样至少能避免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