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7)——镇中往事之“大米换饭票”

是夜吟知秋呀 2024-08-24 03:17:15
初中生活开始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但在上世纪80年代,却是无票寸步难行,国家统筹统购统销年代,粮票是计划经济的刚需。吃外婆粮的我,家里父亲虽然是消费户,可并没有多余的粮票供我外出读书所用。镇海中学的食堂饭票,材质已经开始用软塑料代替纸张,不容易复制造假,饭票面值仿小额人民币,有一两、二两、五两3种,用蓝、绿、红几种颜色加以区别,大小一寸见方,可以用橡皮筋箍住。饭票的购买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学生带大米兑换,带了多少米换多少饭票:另外就是按市价现金购买,当年对于绝大多数乡下学生而言,自带大米换饭票,自然是节省开支的不二选择。 开学后,父亲不定期地骑着28大杠自行车,后座捎上五六十斤大米,从家里送到学校。老镇中西部校区的门卫是一个精瘦的小老头,待人和善,也是大碶人,家住新湖岙水库边,似乎和我父亲有些许相识,每次我父亲捎着大米来到学校,总是客气的打招呼,帮忙一起扛上扛下。镇中的饭菜票售票窗口离门卫不远,是体操房边上的一排矮平房,隔着售票窗口的墙上开了一个一尺见方的孔,外面装了一个木质的米斗,直通售票窗口里面的储米柜。学校总务处的老师叫父亲打开米袋,伸手捧出一把米,检视米的干燥程度和质量,确认无误后,在旁边的磅秤上过称。售票窗口的工作人员之后开具一张收据,详细记录大米的重量、品种,父亲就把整袋的大米倒入米斗直通售票窗口里面的储米柜,父亲把换到手的一沓饭票交给我,叮嘱我别弄丢了。 三年下来,父亲每次往返学校与家中,也不知扛了多少袋米到学校,印象中饭菜票售票窗口里面的两位大妈永远绷着脸,特别是面对我们这些当时从大碶、柴桥、郭巨渡江过来的农村人更是面无表情。有时候父亲在大米换饭票中,因为米的质量稍有瑕疵,就要被她们颐指气使地指责一通,还是同为老乡的学校门卫从中讲好话而作罢。小小年纪的我从那时就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和为人父母的不容易……
0 阅读:0